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叶锈病由什么引起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64 次
小麦叶锈病由什么引起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那么,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这是一种真菌。小麦叶锈菌的形态特征是菌丝呈***至棕色,有许多分枝,形成了菌丝网。

小麦叶锈病的传播途径

小麦叶锈病主要通过风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和人工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小麦叶锈病的传播速度会加快。

小麦叶锈病的危害

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出现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枯死。这样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甚至无法收获。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小麦叶锈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
  • 选择优良品种,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 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
  •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拮抗菌等;
  •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小麦叶锈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叶锈病有哪些危害?

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甚至无法收获。

问题二:小麦叶锈病如何传播?

小麦叶锈病主要通过风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和人工传播。

问题三:如何预防小麦叶锈病?

农民可以采取合理施肥、选择优良品种、加强病害监测等措施进行预防。

问题四: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使用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问题五: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这是一种真菌。

相关拓展:

问:叶锈病是缺什么元素?

叶锈病不是缺元素。
如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病源主要闹历是锈病孢子,发病原因主要是田间高温高湿,植株密度过大造成的。
小麦叶锈病的起因有以下4点:①越冬的叶锈病病菌量过多;液穗搜②入春之后气温族宽回升快;③降水量多;④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比较低。
小麦叶锈病的发病的原因主要与品种、菌源、温度、湿度、栽培管理、苗株长势等密切相关。

问:小麦的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防治?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24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

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自也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冬小麦产区。

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对小麦影响并不大,但碰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这句话形象地区分了三种锈病的区别,目前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方式

小麦的条锈病主要是由病毒孢子(主要为夏孢子)侵染扩散产生的,当病毒(夏孢子)落在小麦叶片纯档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和有水的条件下,夏孢子开始产生菌丝、吸收叶片养分、萌发繁殖,最后形成夏孢子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黄斑,从而为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危害冬小麦,病菌为害完麦苗以后,随气流在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在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再次随气流来到广大小麦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幼苗上越冬,第二年再次危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持续性危害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时,会破坏叶笑裤毕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影响。

病毒繁殖需要吸收小麦细胞的养分,会破坏小麦植株细胞,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小麦植株内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快,生长到灌浆期时,导致灌浆受阻,一方面会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小麦锈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最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症的发生;

2、对于去年有锈病发生的麦田,在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农药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已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或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拌种: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种子质量回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2、喷药:对于已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之后视病情严重程度,最高使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小麦锈病是一种危害较强的病症,但是发病周期较长,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问:能够引起小麦叶锈病的生物是

A

解析:

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据此答题.解答:由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小麦等植物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小麦患小麦叶锈病.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关键点:小麦叶锈病是真菌引起的.

问: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什么时期是高发期

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什么时期是高发期: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2月中下旬是高发期。叶锈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20℃。造成叶锈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当地越冬菌量、春季气温和降雨量以及小麦品种的抗感性。小麦秆锈病秆锈菌以夏孢子传播,夏孢子萌发侵入温度要求为3—31℃,最适18--22℃。小麦秆锈病可在南方麦区不间断发生,这些地区是主要越冬区。主要分布区域:条锈病: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南、云南、青海冬麦区菌源逐步向北传播,由南向北造成为害,所以大多数地区秆锈病流行都是由外来菌源所致。除大量外来菌源外,大面积感病品种、偏高气温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