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 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为什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605 次
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 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为什么

戊唑醇能否有效防治小麦锈病?

戊唑醇的作用机理

戊唑醇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锈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防止锈菌生长繁殖,达到杀菌的效果。戊唑醇还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迁移性,能够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形成抗性,增强植物的自我防御能力。

戊唑醇的防治效果

研究表明,戊唑醇对小麦锈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使用戊唑醇进行喷雾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锈菌的生长繁殖,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率和病害指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戊唑醇对小麦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植物造成明显的毒害和副作用。

戊唑醇的使用方法

戊唑醇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在小麦生长期间,可在小麦叶片和茎秆上进行喷洒,每次喷洒间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戊唑醇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拓展问题:

问题一:除了戊唑醇,还有哪些杀菌剂可以防治小麦锈病?

回答:除了戊唑醇,还有氧化锌、硫酸铜、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可以防治小麦锈病。不同的杀菌剂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问题二:戊唑醇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何影响?

回答:研究表明,戊唑醇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使用戊唑醇进行防治,能够降低小麦的病害指数,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戊唑醇能够增强小麦的自我防御能力,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品质。

问题三:戊唑醇的安全性如何?

回答:戊唑醇的安全性较高,对植物和人体的毒性较小。在使用戊唑醇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问题四:如何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

回答: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要注意小麦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病穗和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病菌的传播和繁殖。还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防治。

问题五:小麦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回答:小麦锈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小麦的经济效益。另外,小麦锈病还会导致小麦的品质下降,影响小麦面粉和面包的质量和口感。及时防治小麦锈病,对于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六:如何正确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回答: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根据病害类型、严重程度和发生时期等因素进行选择;2.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注意药剂的保存和保管,避免药剂过期或者受潮变质;4.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问题七: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锈病?

回答:小麦感染锈病后,叶片和茎秆上会出现黄白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棕色,最终形成黑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及时观察小麦的叶片和茎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噻呋酰胺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

噻呋酰胺不能防治小段此麦锈病。
噻呋酰胺,一般指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噻呋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噻唑酰胺类除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掉。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适用作物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使用技术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悬浮剂20至25毫升,枯察对水30至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
防治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稻抽穗前30天,亩用24%悬浮剂15至25毫升,对水50至60千克喷雾。
注意事项
1、有良好的内吸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
3、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没燃茄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
4、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
5、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问答拓展: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比较好的药剂

小麦锈病雀耐,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谈宽施一次。
尽量避开花,一喷三防,用三唑酮,戊唑醇加功夫,阿维菌素,或含岁亮联苯菊酯,加二氢钾,氨基酸肥喷施,预防白粉,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螨虫吸浆虫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液衫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灶芦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隐埋带,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