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越高越好的吗
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越高越好的吗
有机肥是指由动植物残体、粪便、农作物秸秆、沼渣等有机物质经过发酵、堆肥、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而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有机质。那么,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含量是否越高越好呢?
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好的原因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强,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会更高。有机质还能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机质含量过高的影响
虽然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好,但是如果有机质含量过高,也会对土壤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一方面,过高的有机质含量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有机质含量过高还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流失,从而影响作物的吸收利用。
如何合理使用有机肥
为了合理利用有机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选择合适的有机肥。不同类型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不同,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
2.控制施用量。有机肥施用量过大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适量施用。
3.合理施肥。有机肥和化学肥料的配合施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有机肥施用量应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适量施用。一般来说,有机肥的施用量应该在每亩2000-3000公斤之间。
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可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情况进行合理搭配。一般来说,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可以交替使用,或者混合使用,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强,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会更高。有机质还能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机肥发酵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将动植物残体、粪便、农作物秸秆、沼渣等有机物料堆积在一起,进行堆肥、腐熟等处理,待有机物料分解成为腐熟有机肥后,即可使用。
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各有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但是施用效果较慢;化学肥料可以快速地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但是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应该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情况进行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现代农业技术指南》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导报》
《农业信息》
问答拓展:有机肥的有机质指的是什么,越高越好吗
有机质是衡量有机肥的一个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
碳表现在土壤中即有机质。目前我国耕地有机质普遍很低,平漏察均1%左右。通过有机肥养地,大幅度提高土壤含碳量,进而提高产量。这里的有机肥,指自然界中的所有光合产物及其衍生物,不仅仅是传统理解的人粪**和动物排返誉茄泄物。高效生态农业中的有机肥将以植物源肥料如绿肥、秸秆肥、杂草肥为主。
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在暖温带湿润地区,当生态农田有机质提高到5%时,在这样的土壤肥力下,即使空白对照(不施肥)的作物产量,也能超过吨粮(小麦玉米周年产量)。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处于不同分解阶段死亡的各种动植物残体,也可以说是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土壤肥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一般耕地耕层中虚伏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人们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可以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比较低,除东北黑土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2.5%~7.5%外,像华北、西北地区大部分低于1%,华中、华南一带水田有机质含量稍高,达1.5%~3.5%。
问答拓展:有机肥的国标是什么?有机质含量
生物有机肥国标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有机肥标准(NY525-2024)规搏旅定了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30%。
扩展资料
国标有机肥可根据当地的原料进行制作,如城市生基伏凳活垃圾和各种农作物秸秆、杂草、瓜藤、稻草、松壳、花生壳、锯木屑、谷壳粉、统糠、糖渣、醋渣、淀粉渣、油渣、油饼粕、糠麸、棉菜粕、霉变饲料、污泥、糖厂啤酒厂渣泥、屠宰下脚料、潲(泔)水、剩饭菜、人动物粪便等废弃物。
视水分多少增减配比,发酵混合物的总水分应控制在60~65%。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厅亩温慢并产生臭味。水分合适与否,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如果按每吨添加1公斤**素或10公斤过磷酸钙发酵效果更好。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问答拓展:有机质含量越高的有机肥效果就越好吗?
很多人认为,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好,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不要轻易被忽悠被骗了,反而多花钱哦:
我册磨国规定,商品生物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40%。为什么是40%?而不是60%、80%呢?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有机原料经过腐熟后,有机质含量应该在35%-45%之间,过小,说明原料纯度不够,其中掺入了沙子、粘土等过多杂质;过大,说明腐熟不彻底。
为什么有机质含量过高是腐熟不彻底呢?
这就需要了解有机肥料腐熟原理了:
有机肥料腐熟过程,是在微生物菌作用下,将有机物降解,同时产生热量并放出二氧化碳,形成腐殖质。这个过程是不断地消耗分解有机物,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的,所以有机肥重量和有机物质会随着这个过程减少。
有机物料初始C/N(碳/氮)一般在30左右,腐熟结束后一般控制在18左右。碳氮比降低了,也就是碳和氮减少了;而在腐熟过程中,氮元素只有微量损失,所以腐熟过程中,是碳物质损耗更大(碳减少,形成二氧化碳了)。也就是说,要腐熟,碳是肯州棚斗定会损耗的,也就是有机质含量是下降的;腐熟完全后,剩余的有机质含量应该在35%-45%之间,过大的说明还没完全腐熟。
为什么说**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料,反而是花了冤枉钱呢?
如果**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有机肥,又重(重就要多花钱),又没完全腐熟,施用到土壤里后,绝大部分有机质都要继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和或分解腐熟,有机物还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最后是少量腐殖质、腐植酸残存于土壤中。
也就是说你**的有机肥料有机质越高,重量还越重,最后这个重量还要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就是花钱**的二氧化碳了,有效腐殖质最后是一样,白花钱也多花钱了。
而且有机肥施到土壤里继续腐熟的过程中,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会产生热量,容易烧伤根部;而且有机肥的腐熟过程也是一个高温杀死其他有害菌和虫的过程,如果之前没有完全腐熟就施到土壤里,这些病原菌虫就会在土壤里繁殖为害。
也有的厂商会为了迎合用户追求有机质高的心里,不把有机肥彻底腐熟,这样制成的有机肥重量损失少,有机质含量高又好卖,重量损失又少,生产周期短,成本也低,两头赚钱。
所以我们该如何选择有机肥呢?
作为用肥的我们来说,不了解这点,就会想当然地首选有机质很高的有机肥,甚至愿意花高价去买。这次的冬肥,就不要花错钱了,花同样的钱一定要**有机质含量适当的肥料,不要让有机质白白在土壤中散失掉,要选经过较彻底腐熟,有机质含量在35%-45%的有机肥吧,从经济上可以节省成本,使用效果又好。
另外,还要尽量选择大厂,或者是自己有过合作,能信赖的厂家,有机质含量不是衡量有机肥效果好的唯一标准,还要看原料来源。有很多便宜的有机肥,看似实惠,实际是废物垃圾制成的,成本并不高。相比之下,大厂的原料来源更可靠。选肥料时所使用的原料及其含有的中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糖类、酶类等有益物质,像粮食发酵、豆饼等饼肥、秸杆发酵或碳化物、海藻或贝壳等海肥,合理添加腐殖酸生产的都是比较好的有机肥。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