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为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高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将介绍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控制。这种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防治方式,对环境污染小,效果明显。其中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有:
1.天敌防治利用各种昆虫、蜘蛛等天敌对小麦吸浆虫进行防治。常见的天敌有瓢虫、蝇蜂、蜘蛛等,它们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减轻其对小麦的危害。
2.微生物防治利用各种微生物对小麦吸浆虫进行防治。常用的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等,它们能够在小麦吸浆虫体内繁殖,导致其死亡,从而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控制。这种方法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谨慎使用。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有:
1.杀虫剂喷洒利用各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进行喷洒。常用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使用时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喷洒,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2.熏蒸法利用熏蒸剂对小麦吸浆虫进行熏蒸。常用的熏蒸剂有氰化物、甲醛等。使用时必须注意控制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影响,但是效果相对较弱,需要多种手段结合使用。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有:
1.拍打法利用手或工具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拍打,将其打下并捕捉。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小麦田地,效果较好。
2.清洗法利用水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清洗,将其冲走。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地中虫子数量较少的情况。
拓展百科知识:小麦吸浆虫,又称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吸取小麦汁液,导致小麦叶片萎黄、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等。小麦吸浆虫的繁殖速度很快,一般每年可以繁殖3-4代,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1.《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
2.《农业生态学》
3.《农业生态环境与健康》
相关问答拓展:
小麦叶子上有小红虫是什么虫?
是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俗称麦蛆、小红虫等,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主要害虫。其以幼虫危害为主,成虫将卵产在小穗上。卵孵化后,从颖缝处钻入麦壳内附着在籽粒上,吸取籽粒内的浆液,造成小麦籽粒不能正常灌浆。被害籽粒干瘪,甚至空壳,千粒重降低等,从而造成严重减产,其是小麦生长中后期的一种毁灭性害虫。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有图片描述更直观具体?对准备播种的小麦田土壤进行处理,选用辛硫磷乳油拌上干土,均匀撒入小麦田,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杀死小麦田里面的害虫,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上干土,均匀撒入小麦田,可以杀灭小麦田里面的病菌,然后耕地,把地表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埋入土中,对藏在土壤深处的害虫和病菌能有效的杀灭和防治。(关于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农资经营部或者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来做,切不可多用或者少用,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要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小麦品种,在适合播种的季节尽量靠后播种,培养小麦根肥苗壮,增加小麦自身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再次,选好小麦种子后,用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辛硫磷乳油拌种,等种子干了后即可播种,这样能起到防止害虫或鸟类在种子播下去的时候去吃种子,如果病害严重的地块,可以使用硅噻菌胺悬浮剂拌种,能有效的防止病害的发生。
希望时间年华的回答能够帮助您,喜欢的话点个赞,谢谢!
金钻9号小麦管理技术?适宜播种期为10月3日-18日,亩播种量11-12.5千克,晚播适当加大播量。足墒播种,播后镇压。亩施磷酸二铵40千克、尿素15千克做底肥,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20千克。全生育期在起身拔节期和灌浆初期灌溉两次为宜,忌灌浆后期浇水。
加强中后期小麦吸浆虫、蚜虫危害,以及赤霉病和锈病的发生,做好统防统治。
如何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方法有多种,但从实践经验来看,综合使用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效果最为显著。化学方法可以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式,但要注意选择安全、环保、不会留下残留的杀虫剂,并按照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生物方法可以采用引入天敌的方法,如寄生蜂等,或者使用生物农药等天然的防治方法。还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整,如合理施肥、轮作等方式,提高小麦植物的抗病能力。通过采用综合的、多种防治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