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灰霉病发生条件 大葱灰霉病发生条件有哪些
大葱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给大葱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治大葱灰霉病,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一、发生条件
大葱灰霉病的发生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
大葱灰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病菌生长繁殖速度较快,容易导致大葱感染。
2.土壤条件
大葱灰霉病的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因此土壤的病原菌含量也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大葱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大葱感染病害的风险。
3.病原菌感染
大葱灰霉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工具、虫害等途径传播,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就容易导致大葱感染病害。
二、防治措施
针对大葱灰霉病的发生条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大葱灰霉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2.加强土壤管理
通过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做好病害监测
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4.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可以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相关问题
1.大葱灰霉病的危害有哪些?
大葱灰霉病会导致大葱的叶片变黄、凋萎,严重时会影响大葱的生长和产量,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2.大葱灰霉病的症状有哪些?
大葱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灰色霉层,逐渐扩散,最终导致叶片凋萎。
3.如何进行大葱灰霉病的诊断?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症状、采集植株进行病原菌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4.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可以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加强土壤管理、做好病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5.如何预防大葱灰霉病的发生?
可以采取合理轮作、清除病株、加强土壤管理等措施,预防大葱灰霉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是怎么出现的?如何用药防治呢?
葱灰霉病寄生在葱上,引起叶枯病。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鉴定大葱叶主要有三种症状:白斑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较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淡褐色的斑点,扩大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斑点上有灰棕色毛霉层,后期斑点相互连接,造成大部分叶片甚至整片叶片腐烂死亡;干尖病叶的叶尖先涝渍,后由淡绿色变为灰褐色,后期有灰霉层;湿烂的叶子沾了水,病斑微绿,像滚烫的水。斑点上或疾病与健康的交界处有浓密的绿色绒毛。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有难闻的气味,变成褐色并腐烂。
病原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冬,菌丝和菌核在田间和土壤中的发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冬,成为下一季侵染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和降雨量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在秋季苗期即可感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蔓延,达到高峰。冬春多雨,降水多,病情重。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作为苗床和种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浅耕会分散水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大田种植中的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中的病株,运出田间焚烧。
合理密植和轮作。及时清理农村,减少传染源。生病和***的植物应该及时焚烧,以防止细菌的传播。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增加磷钾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经常耕作,以确保洋葱地里良好的通风和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高湿低温。病虫区应进行轮作,病虫残体收获后应彻底清除。在多雨地区可以推广实施毁地、垄作、高畦栽培,雨季可以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当需要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轮换或交替混合使用。
问答拓展:洋葱灰霉病发生特点有哪些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squamosaWalker侵染引起,在大葱上发生的灰霉病病原还有灰葡萄孢B.cinereaPers.。
主要危害韭菜、洋葱、大葱等葱蒜类蔬菜。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的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鳞茎表面越冬。但在气候温暖地区,多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反溅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进行再侵染。深埋土下15厘米的菌核,经21个月,成活率仍达79%。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21℃,相对湿度8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葱灰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节3~5月。葱灰霉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问答拓展:我们这边的洋葱灰霉病特别难治疗,用两个灰霉药效果都不佳,求专家给个配方尝试
灰霉病:低温,高温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如低温阴雨天,雾水大,湿度持续时间长,光照不足等容易发生)大棚控温,控湿,适当通风降湿能有效地降低和减轻病害的发生。防治灰霉病尽量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防治灰霉病可用:腐霉利,异菌脲,咯菌腈,啶酰菌胺,嘧菌环胺,啶菌恶唑,嘧菌环胺咯菌腈,唑醚.氟酰胺等交替使用。避免抗性。
建议:多抗霉素+腐霉利或异菌脲。或咯菌腈+腐霉利喷雾防治。6~7天一次,连用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