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亮盾拌种用量(苯醚甲环唑拌种用量)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187 次

近日,广州、江西、湖南等多个南方稻区被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侵袭”,甚至出现了气温低于10℃以下的普遍中度和重度“倒春寒”天气,对早稻秧苗生长以及大田水稻直播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倒春寒”已成为威胁早稻生产的恶劣天气之一。那么,“倒春寒”导致的早稻烂种、烂秧、死苗等问题,有什么补救办法吗?

精心管理,善于观察,及早防治

根据往年实践经验,一般低温过后出现大量烂秧死苗的时间多为升温后2-3天,若及时观察到秧苗早晨叶尖没有水珠或出现零星卷叶死苗,可选用甲霜·恶霉灵、恶霉灵、丙森锌、敌磺钠等药剂,并加入芸苔素内酯、碧护等生长调节剂及能促进生长的微肥,采取喷雾方法进行防治。

及时补救,加强管理,合理补种

不同地区“倒春寒”给秧苗带来的伤害也不相同,农户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田间管理,将减少降到最低。

精心管护存量秧苗:对于有条件继续盖膜的苗床,可以选择中午温度稍高的时间盖膜保温。不能继续盖膜保温的苗床,应抓住气温开始回升的时机,合理追肥,促长壮苗,精心管护存量秧苗。

对于旱育秧苗床,叶龄在3叶左右的,可以采用农家肥2公斤对水15公斤,再加尿素2两进行追肥。对于湿润育秧秧田的,由于秧苗弱,有些才出苗,不要急于灌水。

抓住晴天晒田:早上放水晒田,促进弱苗生长。也可以采取早上放水晒田,傍晚灌浅水保温的方法促进秧苗生长。

同时,本着杀菌和生理调节双重作用的原则,推荐亩选用“30%乙蒜素”8毫升加“1.6%胺鲜酯”10毫升对水15公斤手动叶面均匀喷雾,实现保苗促生长,并注意防治一代螟虫、蚜虫、稻蓟马等虫害。

加强苗床薄膜的管理:对于未揭膜炼苗的苗床,即使秧苗出苗,也不要急于揭膜炼苗。等气温稳定回升到13度左右,选择晴天近中午时间开始揭开两头,下午4点前盖膜,逐渐缓慢炼苗以适应环境,避免冷害。

合理确定补种:针对出苗状况,合理的确定补种与否。由于倒春寒期间气温低,发芽率和出苗势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刚刚开始出苗的苗床,一些种子还可能继续发芽生长。

对于出苗差的苗床,可以暂缓决定补种。等气温回升后再调查出苗状况,如果烂种,即可及时补播。

延迟播种对策:倒春寒如果持续,将直接影响播种,导致播种期延迟。迟播的苗床,坚持合理密植,最好不要加大播种量,以提高秧苗素质。

重点预防秧苗立枯病

预防水稻立枯病应以提高育秧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加强苗床管理,增强秧苗抗病能力为主,适时开展药剂防治。

水稻种子处理:要精选水稻品种,选用正规的水稻种子,不可用散装种子,播种前认真晒种,能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浸种催芽应掌握在气温稳定在12℃以上进行,催芽至破胸后可选用精甲霜灵悬浮种子处理乳剂进行拌种,晾2-3小时后播种。

也可用福美双浸种,对秧苗立枯病的预防效果良好,或选用禾姆、亮盾等种子包衣剂进行稻种包衣处理,对水稻秧苗期的病害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具有提高秧苗的成苗率及壮苗的作用。

提高育秧技术:因地制宜选用湿润薄膜育秧、旱育秧,秧田位置要选择土壤肥力中等,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离大田近的田块,播种育秧前将地块整平、整细;有条件的可选用工厂化育秧,可为秧苗调控合适的温度、湿度,有效避免低温导致水稻秧苗出现烂秧,提高秧苗的素质,培育壮苗。

加强秧苗期管理:一般在播种后至出苗前以通气供氧为主,保持秧田湿润,以利于扎根出苗,二、三叶期以保温防冻为主,浅水勤灌,防止死苗,若遇连续阴雨时要及时排水。旱育秧田要施足基肥,或提前培肥苗床,保持土壤疏松。

薄膜育秧田和旱育秧田要注意苗床温度的变化,秧苗期间的温度控制在30℃以内,若超过30℃以上,应适当揭开农膜通风口降温;若低温阴雨天气,要注意修复破损薄膜或加盖薄膜保温,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过长宜隔三五天于中午揭开两头通风换气。

适时通风炼苗,有利于提高秧苗的抗病抗逆性,一般掌握以下原则:晴天大风适当少炼,久雨初晴缓炼;弱苗少炼,壮苗多炼。

药剂防治:采取旱育秧的育秧方式,苗床需要用敌磺钠、甲霜灵、恶霉灵等进行苗床消毒。秧苗发病初期或在秧苗1叶1心至3叶期,用精甲霜灵、恶霉灵、甲霜·恶霉灵等喷施防治。

.

本文系种植大户参考订阅号发布

文章来源:农产品期货网、北方农资

警报!小麦条锈病为近十年来最重,也将大流行!(附防控技术方案)急转!多地麦苗枯死,到底咋回事?注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5月1日起施行!(点击查看《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