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什么韭菜种杭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打什么农药最管用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332 次
什么韭菜种杭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打什么农药最管用

韭菜种杭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质量。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杭灰霉病的病因

杭灰霉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该病害主要通过空气、土壤和种子传播。病原菌侵入韭菜体内后,会在植物体内繁殖生长,导致韭菜叶片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死亡。

二、预防和治疗方法

1.合理施肥

适量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增强韭菜的抗病能力。

2.清洁田间环境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物,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3.合理用药

病菌侵染初期可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严重时可使用割除病株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如何提高韭菜的抗病能力

1.选择健康种苗

选用健康的种苗进行种植,减少病菌的侵染。

2.加强管理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保持植株健康生长。

3.种植适宜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韭菜的抗病能力。

四、相关问题

1.韭菜种杭灰霉病应该如何预防?

合理施肥、清洁田间环境、合理用药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韭菜种杭灰霉病的发生。

2.如何治疗已经感染杭灰霉病的韭菜?

病菌侵染初期可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严重时可使用割除病株的方法进行治疗。

3.如何提高韭菜的抗病能力?

选择健康种苗、加强管理、种植适宜品种等方法可以提高韭菜的抗病能力。

4.韭菜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韭菜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适当施肥、及时浇水、清除杂草等都是种植韭菜的关键技巧。

5.韭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韭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和钙等营养成分,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问答拓展:韭菜种植以后叶片有好多白点,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

韭菜叶片上有好多白点是因因为韭菜得了灰霉病。

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温度15℃~21℃、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发病重,相对湿度低于60%发病轻或不发病。夜间韭菜受冻,白天高温且湿度大,发病重。早春或秋末冬初遇连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该病易流行。

治疗措施毁早:适时通风降湿,防止湿度过大,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湿。对已发生病害的大棚,可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已经发生病害可用哈茨木霉菌(真菌清)连喷两次可以治愈。在韭菜没有得病时每7天熏1次药,可预防发病。

扩展资料:

韭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韭菜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的病害类型,具有容易爆发流行的病害特征。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韭菜从零星出现灰霉病点到蔓延全地只需2-9天的时间,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在短期内迅速造成韭菜大面积的腐烂死亡。

从韭菜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上来说,病害菌可以寄生在地表下15-20公分的土壤中、田间的病枝残体以及鳞茎表面进行越冬,到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病菌孢子会大量繁殖,主要侵返山害韭菜的新生组织(如幼嫩的叶片和根系)而发病,它主要通过气流、雨水、浇水、农机具以及田间农事劳动进行传播蔓延,而且对于发生灰霉病的地块,田间的病害菌可以长期累积、反复发病危害。

从韭菜灰霉病的温湿纤世雀度环境上来说,病菌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它喜欢生活在高湿、冷凉的环境中,最适合的繁殖环境是15-21度,最有利的发病温湿度是15-30度的温度和85%以上的湿度,当温度达到15度以上、湿度达到75%左右即可发病,但当温度达到22-28度、湿度达到90-95%以上时,便会大面积的爆发流行,但当温度低于15度或者湿度低于60%以下时,灰霉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减少、病害情况会大幅减轻。

从韭菜灰霉病的发病时间上来说,对于露地种植的韭菜来说,在温凉多雨的春季和秋季最容易感染病害;而棚室和保护地种植的韭菜,在低温高湿的11月-次年5月最容易发生病害,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开始发病危害,到次年1-2月达到病发高峰期,发病危害期高达5-6月之久。

韭菜长期重茬种植,会导致田间土壤中的病害菌持续增加、病情逐年加重。一般来说,同一块地连种韭菜2-3年,就应当及时进行轮茬种植,轮茬作物可以选择十字花科、葫芦科作物,但一定要避免与韭菜、洋葱、大蒜、大葱等作物连种,以防导致交互感染病害、加重病害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韭菜灰霉病

问答拓展:冷棚韭菜如何防治灰霉病,韭菜病害防治方法

灰霉病又称白斑病,是大棚韭菜的一种重要病害。随着韭菜的生长发育,病情逐渐加重,并可持续到次年4月下旬,一般严重减产20-30%。而且,病叶常伴有发霉味,使病叶质量下降。
病虫害疾病表现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运简片上。侵染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至浅灰褐色斑点,且正面多于背面。斑含饥点从叶尖向下生长。斑点扩大后呈梭形或椭圆谈悄返形。当湿度较高时,病变表面出现稀释的霉菌层。后期,病斑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直至半叶或全叶枯萎。有时,病叶不产生白斑,并从切割边缘向下腐烂。一开始,它们浸泡在水里,然后是浅绿色的棕色轮纹。病变部位多呈半圆形至V形,向下可延伸2~3cm。病叶黄褐色。当湿度较高时,形成灰褐色或灰绿色的绒毛状霉菌层。
防治方法
1、筛选出黄苗、科美1号、中九2号、雪九等抗病品种。
2、采用无滴膜降湿,及时通风、降温,降低空气中的湿度,防止棚内温度过高。
3、及时清除病叶,深埋或焚烧。
4、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次,50%速克灵1500次,70%甲基托布津800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次,50%氯苯那津可湿性粉剂1500次,40-50kg/亩,每5-7天1次,连续2-3次。注意交替用药。连续阴天时,最好用百菌清或苏克林熏蒸剂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韭菜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韭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灰霉病的出现严历团做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商品性。
那么,韭菜灰霉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韭菜灰霉病发病原因1、品种选择不当。
一些韭菜品种比较容易感染灰霉病,所以在种植之前要提前了解好这方面的知识,做好选种。
2、菌源丰富。
种植韭菜时间长,品种单一,加上农户轮作意识淡薄,土壤中残留的灰霉病病菌多,病菌繁殖快,这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3、施肥不当。
施肥氮磷钾肥不足,特别是磷、钾肥料用量不足,降低了韭菜的抗病能力。
4.栽培管理不当。
灰霉病的发生与田间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地势低洼、开沟浅、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土壤瘠薄或板结缺氧,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过分密植的植株,叶片旺长,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植株徒长,有利于发病;连作田块,尤其是与豆类连作的田块,发病重;若遇十旱。
又采取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湿度过肢衡大,易发病;如遇降温,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5.软化物件带菌。
由于种植时间长,农户生产韭黄的软化物件使用次数多,且未经过消毒杀菌再次使用,直接带菌侵染,引起发病。
韭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葱鳞葡萄孢菌侵染引起。
主要危害韭菜、洋葱、大葱等葱蒜类蔬菜。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的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鳞茎表面越冬。
但在气候温暖地区,多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反溅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深埋土下15厘米的菌核,经21个月,成活率仍达79%。
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21℃,相对湿度80%以上。
韭菜灰霉病防治方法药剂防治韭菜灰霉病在冬春季节头刀韭菜株高4-7厘米时,二刀韭菜在头刀韭菜收割后6-8d时,应及时采用药剂防治。
在阴雨天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分放6-8个点,用暗火点燃,关闭棚室,熏蒸3-4h。
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杀霉灵粉尘剂,或6.5%多菌。
霉威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000克;在晴天可用40%二甲嘧啶胺悬浮剂1200倍液。
或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6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新生叶片和周围土壤,视病情连续防或碰治2-3次。
喷药后晴天应通风散湿。
7d喷1次,连续与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农业防治韭菜灰霉病适时通风降低湿度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为控制湿度扣棚前浇足水,扣棚后控水,特别在每次收割后不能浇水;棚室内严禁放底风;中耕培土要细致,避免损伤叶片,要及时收割韭菜,其后彻底病、残叶,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形成叶片柔嫩易感病;夏季韭菜要除草、追肥、浇水养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