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最怕什么地方 条锈病能治好吗
湿度是条锈病的“温床”
条锈病喜欢潮湿的环境,如果农作物周围的环境湿度过大,那么就会极大地助长条锈病的繁殖。农民朋友们在种植作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排水,保持农田的干燥。在播种前,可以使用草木灰、腐熟的有机肥等物质,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掉,从而降低环境的湿度,减少条锈病的发生。
气温是条锈病的“催化剂”
条锈病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在20℃左右的温度下,条锈病的发病率最高。夏季高温的环境对于防治条锈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农民朋友们可以在种植作物的时候,适当地调整作物的种植密度,让作物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加,这样可以增加作物之间的通风量,降低气温,从而减少条锈病的发生。
其他防治方法
除了控制环境湿度和气温之外,农民朋友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播种前,可以使用含有高氮成分的化肥,增加作物的抗病能力;在发现条锈病的早期,可以使用含有硫元素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关问题
Q1:条锈病会对作物产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A1:如果条锈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导致作物的产量大幅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作物的死亡。
Q2:除了环境湿度和气温之外,条锈病还有哪些“害怕”的因素?
A2:条锈病还害怕光照不足、土壤缺氮等因素。
Q3:条锈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A3:条锈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控制环境湿度和气温、适当增加作物之间的距离、使用含有高氮成分的化肥等。
Q4:如何判断作物是否感染了条锈病?
A4:感染条锈病的作物会出现叶片变黄、干枯、裂缝等症状,农民朋友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症状来判断作物是否感染了条锈病。
Q5:条锈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A5:条锈病的病原体是真菌。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随着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小麦也进入了快速生长阶段,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条锈病是需要多注意的。
那么,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是什么呢?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培拆清。
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1、条锈病喜凉怕热,在我国,有一些地区非常适宜条锈病病菌的越冬,所以往年经常发生条锈病的地区,土壤中存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来年容易引起条锈病的发生。
2、选种的品种,属于不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
3、3到5月份,下雨比较多,适宜锈菌孢子的生长和蔓延。
小麦锈病中,除了条锈病,还有叶锈病和杆病。
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
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2、小麦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
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3、小麦种子播种先用种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0.15%的2%烯唑醇湿拌种御巧剂拌种。
4、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喷施药剂防治。
药剂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配前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问答拓展:怎样防治锈病?
蔷薇科的苹果、海棠、贴梗海棠、玫瑰、月季等;桧柏、松树等;杨树等均为感病植物。病原是担子菌亚门的多种锈菌。植物种类不同,感病菌可能不同。
(1)症状
叶片为主要受害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片上下有橙***锈层(冬孢子堆主要分布在叶背,颜色偏黑)。严重时造成早落叶,果实畸形,生长势极其衰弱。芽子、茎部也可感染。导致叶片褪绿、卷曲,早期脱落。桧、柏等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即冬孢子角(菌瘿),菌瘿吸水后涨发成橘***胶状物,如“开花”状。病原以菌丝体或冬孢子堆在病株上越冬。当气温17~22℃,空槐姿蚂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氮肥施用过量均可促使发病。北方地区3~4月、9~10月发病严重。其中苹桧锈病可侵染龙柏、刺柏、沙地柏、圆柏等。
(2)防治方法
①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选择好圃地,避免海棠等仁果类阔叶树与桧、柏等针叶数混植;考虑寄主植物的方位,把针叶树种在下风口。
③减少侵染源册让,休眠季节及时清除枯枝败叶,喷洒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枝病叶。
④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控制发病条件。
⑤铅埋药剂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200~300倍敌锈钠;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小麦条锈病危害及病症图片)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神亩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小麦条锈病,这几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大范围发生,而且发生的严重程度逐年递增。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梁敬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发生面积1327万亩。2024年的发生面积预计还要大。
如何防治?推荐使用戊菌唑+吡唑醚菌酯防治。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特性和危害:
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俗称“黄疸病”。主要是在叶片和叶鞘上危害,有生锈状的病斑,延叶脉依次排开呈条形,所以称为条锈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
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游渣森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
近几年使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菌唑比较多。
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另外农户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病不打药预防,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严重了。
小麦条锈病推荐防治用药方案
(1)每亩地使用:10%戊菌唑乳油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叶面喷雾。吡唑嘧菌酯既有治疗作用,还有保护功效,使持效期更长。
(2)每亩地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32%唑酮乙蒜素乳油40毫升叶片喷雾。有条件的话,建议加入20毫升植物精油,以提高展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
(3)如果严重发生,适当加大药量,另外5天左右重喷一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