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槐怎么育苗山槐育苗方法及造林技术
如何育苗山槐及造林技术
一、育苗技术
1.选苗
选苗应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1年生山槐苗。
2.营养土配制
育苗营养土的配制应以河沙、腐熟的牛粪、土壤为主,比例为:河沙(50%)+腐熟的牛粪(30%)+土壤(20%)。
3.种植密度
山槐育苗的种植密度为3-5颗/盆,每盆直径为20厘米左右。
4.浇水
在育苗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以免导致根部烂死。每周浇水1-2次,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
5.施肥
在育苗过程中,可以适量施用复合肥,每月一次,肥料用量以每盆10克为宜。
二、造林技术
1.选地
山槐适应性强,生长条件较为宽松,但选择地块时仍需注意土壤肥力、排水条件、日照情况等因素。山槐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为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
在造林前,要对选定地块进行整地,除去杂草、树根等杂物,进行平整土壤。
3.育苗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选苗、配制营养土、种植密度、浇水和施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以培育出生长健壮的山槐苗。
4.栽植
在栽植时,要注意栽深、栽距和栽后浇水等技术要点。山槐树苗一般栽深以根颈与地面平齐为宜,栽距一般为3-5米。
5.养护
在栽植后的养护过程中,要加强施肥、浇水、松土、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提高山槐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用户关心问题:
1.山槐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什么?
山槐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蛀干蠹、叶蝉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管理、疏枝修剪、喷洒农药等。
2.山槐的生长期是多久?
山槐的生长期一般为20-25年左右。
3.山槐的经济价值是什么?
山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作木材、炭材、花生油、药材等方面。
4.山槐的生态价值是什么?
山槐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可以改善环境、保持水土、防沙固沙、增加土壤肥力等。
5.山槐的树皮颜色是什么?
山槐的树皮颜色为灰色或灰褐色。
参考来源:
《山槐栽培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山槐栽培与利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问答拓展:花楸如何育苗
花楸(SorbusdomesticaL.)属蔷薇科花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6~12米,树干端直,树冠呈卵圆形,成熟时呈球形。春天花朵为白色,叶片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原产地欧洲和亚洲西部。喜光、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性强、抗风性强,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喜湿润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可耐-40℃低温。生长速度中等偏快。
花楸春夏季叶片为深绿色,秋季变为鲜艳的紫红色,蠢旁有光泽。八月下旬到九月结橘红色浆果,果实可挂码档穗到冬季。是优良的园林树种,也是很好的遮荫树种,可作庭院、公园、广场、小区绿化。繁育方式为种子繁殖。
(1)种子采集
采种时间为9月中、下旬,选择植株健壮,长势旺盛,无病虫为害的优良母树采种。浆果采收后,将果实搓碎,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除去果皮杂质,晒干,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
(2)种子处理
首先将种子用高锰酸钾浸泡3~5分钟后捞出,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按种沙1∶3混合置于木箱内。箱内温度控制在17~20℃,湿度控制在60%~70%,每3~5天翻动1次。待120~150天即可发芽,如不到播种季节发现种子30%裂口时,应该立即置于1~5℃的条件下控制发芽。
(3)选地和整地
育苗地宜选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且比较肥沃的轻壤土。切忌在黏重土壤上育苗。播种前细致整地和作床,一般在4月末作高床(床面高于地表8~10厘米),床宽1米,床长10~20米,苗床宜南北方向。向床面匀撒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千克/米2,复合肥40克/米2,翻动床面,深度为25厘米,将肥均匀混在土壤中。为了防止病虫害,向床面匀撒五氯硝基苯+代森锌4克/米2,最后细致做好床面。
(4)播种
处理后的混沙种子应适时早播,当平均地温达到8~9℃时,即可播种。将床面开沟,且沟底平,再向沟内均匀撒种,边播种边压实,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以利保墒。播种量为20克/米2,最后向沟内覆土1~1.5厘米,立即向床面喷洒清水,浸湿深度为15~20厘米,以后浇水多次少量。
(5)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要保持表土湿润,使含水率在60%左右。6月末,由于幼苗茎细嫩,地表温差较大,为防止遭受日灼和病虫为害,要少量多次浇水,以调节床面温度和湿度。7~8月一般为幼苗的生长旺盛期,必须***充足的水分,每隔2~3天浇1次透水。经常进行除草松土。8月中旬以后,控制浇水,除非特别干旱,平时不浇水,降低土壤温度。为了培育壮苗,在7月初开沟施复合肥15~20克/米2,每年施2次,但施肥时间不能过晚,促使苗木木质化,安全越冬。
(6)病虫害防治
苗出齐后用敌克松迟卜500倍液喷洒苗床,每7天喷洒1次,持续3~5次。
花楸育苗技术简单,出苗整齐,生长良好。留苗密度为每平方米110~140株,1年生出圃苗,苗高可达50厘米,地径0.5厘米。春季起苗,即可作为绿化苗木定植或上山造林。培育成大苗可作为城市绿化树种。
问答拓展:花土的制作方法和种类
1、菜园土
基本上不用再添加物质,菜园土长期种植蔬菜,从肥力、疏松度、透水保水性都不错,有条件又不想自己配制土壤的,找一些菜园土是最合适不过的。
2、池塘泥
将池塘淤泥挖出来风干后碾碎,当需要种花时,取出来加祥搏尺入普通土壤里拌匀即可使用,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银族腐殖质。
3、腐叶土
出门游玩时,可以在山上直接挖取腐叶土,也可以自己收集落叶、枯草后,找一个大小合适的容器或直接倒入土坑里,再撒点淘米水,一层落叶一层土,再盖上盖子压实发酵成熟后,就可以使用了。
4、杂骨粉
将畜禽骨及角、蹄等煅烧后碾成细末,其内含丰富磷肥、钙质,是优质花肥,拌入盆土即可。
6、烟烤肥
用禾秆或枯枝败叶与园土相间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用泥土盖顶,但要谨高能透气,然后点火慢烧,至色黑土干,碾碎过筛备用。
7、蛋壳、鱼鳞渣
将蛋壳或鱼鳞及鱼腹废弃物发酵腐熟即成含磷、钾、钙质丰富的花土肥,肥效持久。
问答拓展:冬季种植松花菜为什么会有水浸斑
一、高温高湿环境及叶片积水时引起水浸斑。二、松花菜的温度:
松花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属于半耐寒性蔬菜,既不耐炎热又不耐霜冻。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宜20-25℃。25℃以上花粉丧失发芽力,种子发育不良。花球形成,要求凉爽,适宜17-18℃左右。温度过高,花球松散且容易发生苞片,形成“毛花”,品质下降。气温低至8℃以下,花球发育缓慢,至0℃花球有冻害危险。通过花芽分化的植株,顶芽遇到冻害,不能形成花球,而成所谓“瞎株”。植株从茎叶生长到花球发育,需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不同品种对花球发育的温度要求差异很大,早熟种要求不严格,22-23℃的温暖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中熟种要求较低,约13-14℃;晚熟种要求更低,约10℃以下;四季种要求温度约15-做销17℃。
三、松花菜栽培技术:
(一)栽培田块选择:
田块选择要土壤疏松肥沃,土壤稳定性好,保水、供水和供氧能力强。田间有完善的水利设施,能排能灌。高山栽培不宜选用低洼地、粘渍地种植花菜,否则,植株长势不良,易得黑根病。平原地区早春栽由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可以适当选用,但应做成宽沟高畦,并盖地膜栽培以防潮防湿。重茬地应加强病虫防治和补充微肥。番薯地等斜坡旱地,保水能力较差,易干旱,高山栽培上半年时尚可采用,下半年种植如无浇水条件,一般年份不能选用。高山区栽培宜选择海拔高度在600米—1200米之间。海拔纯穗游800米以下的地带种植高山花菜,应避开高温季节,或选用更耐热的品种,如“庆农70天青梗松花菜”等。
(二)生产季节:
①在海拔350米以下低山区栽培
春栽在12月下旬至1月初播种,大棚套小拱棚保温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盖地膜加小拱棚定植。如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大棚或小拱棚保温育苗。可在3月下旬至4月初露地定植。4月或5月中旬至6月上旬均可采收上市。秋栽6月中旬至7月播种,遮荫育苗,7月上旬至8月定植,可在8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上市。
②在海拔800~1200米高山区栽培
2月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3月中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中旬至6月采收。庆农65天3月下旬至7月播种,苗龄20~35天,4月下旬至8月中旬都可定植,5月底至11月上旬采收。高山育苗皆用设施保护(多为小拱棚),春季可起到保温防寒作用,夏秋可达防雨保湿目的。
(三)田间管理:
①追施肥料
苗期以氮肥为主,做到薄肥勤施,促发莲座叶。现蕾前后以磷钾肥为主,重施蕾肥,一般用肥料兑水浇施,可延长膨蕾期,促进花球发育膨大。在高温干旱情况下,常见土壤水分不足而使植株吸收养分受阻,施肥必须与供水有机结合,兑水浇施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速效性。在生长过程中,还要增施硼、钼、镁、硫等中微量肥料,纠正植株缺素。其中硼素对族桐花球产量和质量影响十分显著,必须叶面追施2~3次,尤其在花球膨大期必不可少。在中后期追肥过程中,要拒绝使用碳铵或含碳铵的肥料,以免花球产生毛花。以腐熟粪尿水为主,配合施用速效化肥,进行平衡施肥,根据植株长势和目标产量确实施肥量和施肥次数。一般在定植活棵后、莲座叶形成初期、莲座叶形成后期、现蕾时各追肥1次,共3次~4次,同时,配合施用镁、硼、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收获前20天内,不得施用任何化肥。
②培土雍根
松花菜根系由主茎发生,具有层次性,在生长过程中,深层根系不断老化,近地面茎不断发生新根,总体分布较浅,须根主要分布在主茎附近。观察发现,在冷凉季节根系分布较深,暖热季节分布很浅,这可能与根系生长对地温的向性有关。另一方面,在农事操作时,多数基肥和追肥施得比较浅,也促进了根系向地表生长。花菜生产一般都需要培土,通过培土,促发不定根,稳定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增强植株长势和抗倒伏能力。在高山花菜发生多雨沤根和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培土的作用特别明显,增强抗逆性,对增产效果显著。生长过程一般应结合锄草、松土、施肥,培土1~3次,不进行培土的花菜,最起码应该深栽,生产上不培土而又浅栽的,花菜长势和产量都不好。培土的方法是将畦沟泥土和预先堆在畦中间的泥土培于定植穴和株间,最终形成龟背型匀整的畦面。有的培土后在一畦上形成二小畦的做法是不对的,田间表现定植穴过浅的培土往往会形成这种情况。
③水分管理
松花菜叶片多而薄,生长中后期可达17~23张,比普通花菜品种多6~8张,蒸藤量大,在田间失水萎蔫现象经常发生,特别在连续阴雨后突然放晴,暴水后放睛,或在高温干旱强光条件下,萎蔫现象尤其明显。松花菜种植的菜地土壤既不能过湿而导致沤根,又不能太干而导致缺水。一般生产上采用清沟排水、适时浇水、培土雍根、割草覆盖、地膜覆盖等方法措施,及时调整土壤水分状况,力求供水均衡,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干旱时灌跑马水和浇水,禁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禁止田间积水。夏季定植活棵前,遇旱应每天傍晚浇水1次,高温强光时最好遮荫。
④束叶护花 无论在春季或盛夏,花球经阳光照射都会发黄,在夏秋强光条件下变色更深,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商品外观,也影响花球的鲜嫩品质,故花球护理是高山松花菜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与一般花菜的花球护理不同,松花菜多采用束叶护花而不采用折叶盖花方法,在以稀植培育大球为主的生产过程中尤其如此,因其花球蓬松硕大,内叶叠抱性差,并具花球发育和叶片抽生同时进行的特性,折叶盖花常被花球膨大和内叶生长挪移,遮阳效果不好。
束叶护花的具体做法是:在花球长至拳头大小时,将靠近花球的4~5张互生大叶就势拉扰互叠而不折断,再用1~2根2~3毫米粗、7~10厘米长的小竹签、小草杆或小柴杆等作为固定连接物,穿刺互叠叶梢串编固定在主脉处,被串编固定的叶片呈灯笼状束起,罩住整个花球,使花球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免遭阳光直射,并留有足够的发育膨大空间。遮阳护花越严越好,严密的束叶护花,能完全避免阳光照射到花球,即使在盛夏环境中,仍可使整个花球都保持洁白鲜嫩。与通常的折叶盖花方法相比,束叶护花一次性完成,免除了多次折叶盖花的麻烦,省工省时,效果更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