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在甜瓜上的使用方法(多效唑在水稻上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早熟,适宜稀植,亩栽150株左右,无需整枝,粗放管理,省工;果高圆形,果皮黄色,肉质乳白,单果重800克左右,高甜度,哈蜜瓜香型。
种植者说:省工108,省工也能发。
棚室、露地均可栽培;多雨天气不易裂瓜,耐运输。
开始成熟的省工108
充分成熟的省工108
甜瓜栽培常见问题12问问1为什么甜瓜苗势生长特别好,就是不结瓜?
答:原因就在于苗势生长特别好,也就是说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农民说的“疯长”),从而影响到植株的生殖生长(即影响开花坐果),其坐果明显推迟,直到营养生长衰弱时才开始坐果,这样,产量明显下降、品质下降,并错过赶早上市的时机。
品种有生长势强、较强、弱之分,生长势弱的品种不容易出现“疯长”,但产量也低、抗逆性也差;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所以,取其中才是最佳方案,以生长势较强、甜瓜品质好、上市早、产量高为最佳。
棚室栽培出现“疯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棚室内湿度相对较高,光照相对不足;二是嫁接,嫁接后根系更发达,吸收肥水的能力更强,植株生长更旺盛。
露地栽培出现“疯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营养生长期(长苗期)阴雨天气多,土壤经常湿度高;二是对生长势较强的品种栽培密度过大,或没有按技术要求整枝。
解决的方法:
1.1肥水的科学管理
棚室栽培要尽量增加光照;嫁接苗最好选择小籽南瓜砧木,因为大籽南瓜砧木的根系更发达,更容易造成“疯长”。
看苗施肥水,苗势的生长以中等正常苗为好,甜瓜在开花坐果前需要的水分少,肥水的重点供应是果实膨大期,当一批幼果有乒乓球大小时要重点加强肥和水的供应。
1.2必须化控,预防为主
在小苗生长期,结合防病,每桶15公斤的水用“多效唑”5克加多菌灵或百菌清一起喷施,7~10天1次,根据苗势情况,喷3~5次,这样少量多次化控,苗势健壮而不“疯长”,坐果提早,坐果率提高,产量增加。
如苗期生长出现明显过旺时,每桶水可用“多效唑”10~15克与杀菌剂一起喷施,根据苗势情况,5~7天1次,喷2~3次。
当苗势生长到了坐果期而没有坐果,这说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疯长”,这时可以说是没有办法了的办法,每桶水用“多效唑”20克,4~5天喷1次,连喷2~3次,同时加强整枝,把弱枝、老叶、病叶剪除。注意:在防治“疯长”的措施中,首先要停止肥和水的供应;杀菌剂按说明使用。
请认真阅读《良种与良法》这本小册子,重点要明白甜瓜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加上实践和总结,您就会成为种植高手。
问2甜瓜幼苗为什么没有生长点?
答:这是苗期较常见的生理病害,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一是育苗过程中某一时段遇寒冷低温,生长点分化受抑制;二是幼苗生长过程中遇有毒气体或不恰当施药等伤害;三是螨虫危害。
解决办法:加强育苗期间温度、湿度管理,小苗期少浇水;避免有毒气体或药害伤苗;防治好螨虫。
问3温室大棚甜瓜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答:主要原因:1、苗期管理不当,影响花芽分化;2、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花粉不能正常受精,引起落果;3、偏施氮肥,引起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到抑制;4、种植密度过大,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
解决办法:施足底肥,苗期科学管理,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开花坐果期防止植株徒长,保证合理的叶果比。
问4甜瓜为什么会化瓜?甜瓜为什么达不到应有的单果重?
答:化瓜的原因,一是低温和光照不足,植株制造的养分少,不能满足每个瓜生长发育所需养分;二是温度高,尤其是夜温高,植株制造的养分被呼吸作用大量消耗;达不到单果重的原因是植株供给果实发育的养分不足,特别是在果实发育阶段,遇上干旱,表现明显。
解决办法:棚室甜瓜要尽量增加光照,提高昼夜温差,按要求整枝;调节好肥水供应;特别是露地栽培,在果实发育期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肥水供应。
问5为什么会出现畸形瓜?
答:畸形果中有扁形果和长形果,造成扁形果的原因是植株营养生长太弱,叶片面积不足,另一原因是低节位坐果;造成长形果的原因是坐果节位过高,果实膨大期植株早衰;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果实发育不良,造成不同式样的畸形瓜。
解决办法:控制坐果节位,使其在适宜节位坐果;在果实膨大期加强肥水供应,全株始终保留1~2个生长点,但留的生长点又不能过多。
问6成熟甜瓜为什么着色不好?
答:留瓜节位过低或过高,整枝过度,造成功能叶片太少,养分供应不足,植株早衰,加之湿度过大,或病虫害没控制好,这些都是造成着色不好的原因。
解决办法:在生产中解决好上述问题请详见栽培技术。特别要提示的是,不要在坐果后使用过多的氮肥,更不能单独施氮肥,而应补充钾肥和磷肥,如7天左右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加杀菌剂。
问7为什么甜瓜成熟后出现苦味瓜?
答:一是氮肥使用过量,二是低温和光照不足,三是高温干旱,四是“坐瓜灵”使用浓度偏高,有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苦味瓜。
解决办法:在生产中注意和解决好上述问题,请详见栽培技术。
问8甜瓜不甜是怎样造成的?
答:品种因素,栽培管理因素,如光照不足、给水不当、施肥中氮磷钾比例失调,昼夜温差小。
解决办法:一是选择高甜度的品种;二是注意施肥的比例调控,特别是氮肥量不能过多,而应加大钾肥量;三是在达到甜瓜生长的基本温度条件下,尽量加大昼夜温差;如果是棚室栽培,在采收前7~10天要停止肥水供应;如果是露地种植,遇到雨天不宜采收,否则,因水分过高,甜瓜会不甜,必须晴5~7天后才适宜采收上市。
问9为什么出现甜瓜外表正常而瓜瓤变腐?
答:原因有三,一是有的瓜农使用了乙烯利催熟剂,而浓度不当引起生理病变;二是氮肥偏多的植株影响钙素的吸收而造成失调;三是果实膨大初期土壤太干旱,影响了钙素的吸收,或在果实膨大期湿度过高而造成沤瓜。
解决办法:甜瓜最好不使用乙烯利,适量补充钙素。
问10为什么甜瓜会出现裂瓜现象?
答:一是幼瓜膨大期遇低温;二是在结瓜初期,激素的浓度使用不当;三是在果实生长后期,当果实皮层硬化后,遇到雨水过多或浇水过多,造成果实内部发育剧烈而引起裂瓜,此情况在露地栽培中易出现。
解决办法:坐果后7~20天是果实膨大最快的时期,应加强肥水供应,以促进果实的膨大,果实生长后期应控制肥水供应。
问11同一植株为什么结出不同形状的瓜?
答:瓜形是反映品种种性的主要特征,只有在果实膨大期所需的综合因素都适时、适量、均衡的情况下,膨大后的果形才能代表该品种的果实特征;同一植株在不同生长期结的果实形状会有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早期结的瓜要扁一些,中期的瓜为标准果,晚期结的瓜要长或高一些。
解决办法:肥水管理要合理,同时保留合理的功能叶片,注意选择适宜的坐果节位(详见栽培技术)。
问12为什么出现瓜的大小不一致?
答:一是植株生长过于衰弱;二是低节位结的果实;三是放任生长,植株坐果太多,养分分散;四是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应坐果时没坐果,后期在高节位结的果实,以上情况造成瓜小,达不到正常果重;反之,因气候等原因造成坐果少,而肥水又充足,在此情况下,出现超大果,即远超正常果重。
解决办法:一是在栽培管理方面,前期应促进正常生长,不能让苗势衰弱,也不能出现“疯长”,如植株生长过弱,可釆取摘除幼果,促进营养生长;如发现营养生长过旺时,应控制肥水供应,同时喷“多效唑”;二是合理整枝和尽量控制好坐果节位,三是控制好坐果数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