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是怎样形成的
小麦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由锈菌引起,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或棕色斑点,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那么,小麦锈病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锈菌的传播方式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而锈菌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包括空气传播、种子传播、土传播等。其中,空气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锈菌通过风媒传播,从一个小麦田传到另一个小麦田,从而导致小麦锈病的传播。
二、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条件是小麦锈病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这样有利于锈菌的生长和繁殖。当气温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锈菌的繁殖速度最快,容易引发小麦锈病的发生。
三、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也是小麦锈病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小麦品种对小麦锈病的抵抗能力不同,一些品种即使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也不容易感染锈菌,而另一些品种则容易受到锈菌的侵害。
四、农业管理措施的影响农业管理措施也会影响小麦锈病的形成。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都可以减少锈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率。
小麦锈病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全面了解小麦锈病的形成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相关问题:相关拓展:
问:什么是小麦的抗锈病
小麦锈病担子菌中几种锈菌寄生在小麦上所引起的病害闷敏桐。受害小麦在生长发育期主要病状表现在叶子或秆上出现鲜***或红褐色的粉泡状病斑。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病斑中为很多单细胞的夏孢子,称夏孢子堆。它们是由侵入到小麦植株内的菌丝体上产生的。小麦锈病在整个生活史中,除了产生夏孢子外,还产生其他类型的孢子,最多的可产生5种孢子,但仍以夏孢子危害严重。夏孢子侵害和蔓延得很快,它从侵入新植株到产生出新的夏孢子只需8~12天。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小麦锈病有3种:一为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的条形柄锈菌(小麦条锈病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和穗上,夏孢子堆小,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虚线状,鲜***。该病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和淮北等地蚂坦的冬麦区。另一种为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夏孢子堆红褐色,长椭圆形,散生,不排列成条。该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生活史中有2个寄主,一为小麦,在其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再侵害另一类植物,即小檗或十大功劳的叶片上,在其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以后锈孢子又再侵害到小麦上,进行新的循环。但这5种孢子中,对小麦危害最重的仍是夏孢子。全国各地均发现过此病。第3种为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引起的病拿枝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孢子堆圆形或近圆形,桔红色。
问:小麦的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防治?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24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
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自也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冬小麦产区。
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对小麦影响并不大,但碰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这句话形象地区分了三种锈病的区别,目前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方式
小麦的条锈病主要是由病毒孢子(主要为夏孢子)侵染扩散产生的,当病毒(夏孢子)落在小麦叶片纯档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和有水的条件下,夏孢子开始产生菌丝、吸收叶片养分、萌发繁殖,最后形成夏孢子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黄斑,从而为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危害冬小麦,病菌为害完麦苗以后,随气流在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在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再次随气流来到广大小麦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幼苗上越冬,第二年再次危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持续性危害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时,会破坏叶笑裤毕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影响。
病毒繁殖需要吸收小麦细胞的养分,会破坏小麦植株细胞,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小麦植株内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快,生长到灌浆期时,导致灌浆受阻,一方面会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小麦锈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最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症的发生;
2、对于去年有锈病发生的麦田,在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农药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已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或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拌种: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种子质量回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2、喷药:对于已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之后视病情严重程度,最高使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小麦锈病是一种危害较强的病症,但是发病周期较长,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问:小麦锈病由菌类引起,该种菌与小麦的关系是
A小麦锈病由真菌引起,对小麦生长具有伤害作用。
问:是小麦锈病吗?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是小麦锈病,入常见病害。冶疗锈病、白粉病的药剂有:
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三唑酮、腈菌唑、嘧菌酯、醚菌酯、四氟醚唑、乙嘧酚磺酸酯等药剂,
加入芸苔素内酯和叶面肥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