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南方锈病孢子 玉米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的区别
玉米南方锈病孢子图片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可以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南方锈病的主要症状是在玉米叶片上出现***或棕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形成锈色。南方锈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它的孢子可以通过风、水和昆虫传播。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南方锈病对于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防治南方锈病的方法
一、采用抗病品种。选择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二、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茬,保持田间通风和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使用化学药剂。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可以有效控制南方锈病的发生。但是需要注意,使用化学药剂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药剂的说明书进行使用。
四、利用生物防治。比如使用一些天敌或者植物提取物进行防治南方锈病,可以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高玉米的品质。
玉米南方锈病孢子图片相关问题
问题一:南方锈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南方锈病是一种严重的玉米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玉米产量明显下降。据统计,南方锈病的发生严重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可以下降20%以上。
问题二:如何判断玉米是否感染了南方锈病?
可以通过观察玉米叶片上是否出现***或棕色的斑点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南方锈病。如果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锈色,那么就可以确认玉米感染了南方锈病。
问题三:化学药剂对环境有影响吗?
化学药剂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药剂的说明书进行使用。
问题四:生物防治是否可以完全替代化学药剂?
生物防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化学药剂,但是它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弱。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问题五:南方锈病孢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南方锈病孢子可以通过风、水和昆虫等途径传播。在田间管理时,需要注意保持田间通风和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危害叶鞘、茎秆和苞叶。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症状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穗旦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
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毁迅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纤族此,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问: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危害叶鞘、茎秆和苞叶。2、植株在染病初期,叶片两面会生出淡黄白色小斑,随升衫后形成突起的疱斑,里面便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后,会散出铁锈状夏孢子。3、发病较为严重的病株上,整片叶片上都可形成锈褐色的病斑,从而导致叶片枯黄和笑袜,对苞叶、果穗和雄花造成危害。
一、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
1、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还可以够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
2、在玉米锈病侵染初期,叶片的两面会生出淡黄白色小斑,且四周有***晕圈,后有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斑,散生或聚生圆形或长圆形,这些便是病菌的夏孢子堆。等到病菌的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会散出一些铁锈状夏孢子。
3、锈病后期,病斑或其附近还会出现黑色的疱斑,着便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它们呈长椭圆形,疱斑破裂时,会散出黑褐色粉状物。
4、在玉米锈病较为严重时,整张叶片都可能会布满锈褐色病斑,还会造成叶片枯黄,危害苞叶、果穗和雄花。
二、玉米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黄淮海地区玉米锈病为南方锈病,一般为气传病害。这一类锈病的孢子一般由台风传播带来,其菌源主要来自菲律宾和我国台湾。
2、近菌源地的南方玉米区在发病后,菌源会跟着北上的台风向其它区域传播。通常会在8月份天气转凉后发生,在平均温度为26℃-28℃且湿度高时,锈病发病较为迅速。
3、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其中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
4、玉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高湿、叶面结露的气候,适宜夏孢子形成和侵入。
5、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玉米锈病多在5-10月发生,在夏秋高温、多湿及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较重。
6、玉米锈病在田块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中发唤激病较重。
7、玉米锈病在种植过早熟品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中,发病较重。
问:玉米锈病喷什么农药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其中,普通锈病遍布世界各玉米栽培区,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热带锈病主要分布于美洲,秆锈病仅在坦桑尼亚和美国有报道。我国发生的为普通诱病,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他地区虽有分布,但危害很小。玉米锈病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
普通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
防治要点:发病初期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天达裕丰15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液,连喷2次,每次间隔10-15天。
问:玉米锈病应该如何防治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其中,普通锈病遍布世界各玉米栽培区,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热带锈病主要分布于美洲,秆锈病仅在坦桑尼亚和美国有报道。我国发生的为普通诱病,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他地区虽有分布,但危害很小。玉米锈病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普通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
防治要点:发病初期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天达裕丰15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液,连喷2次,每次间隔10-15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