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日光温室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农业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161 次
日光温室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农业防治

日光温室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草莓是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水果,但是草莓种植过程中,灰霉病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在日光温室中,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率更高。为了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防治措施。

草莓灰霉病的症状和危害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病原菌寄生在草莓叶片、花朵和果实上,会导致草莓发生腐烂,极大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最好方法。在品种选育时,应该优先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率。同时,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草莓的环境卫生,保持草莓生长的健康状态。

2.草莓的管理

草莓的管理也是防治草莓灰霉病的重要方法。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给草莓进行适量的施肥和浇水,同时及时清理草莓叶片和果实上的杂草和枯叶,以减少病菌的繁殖。草莓的管理还包括定期对草莓进行修剪和疏果,以保证草莓的生长环境良好。

3.药物防治

在草莓灰霉病的防治过程中,药物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选用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和用量,以免对草莓的生长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使用,以保证药物的效果。

4.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防治草莓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草莓生长环境的卫生状况,注意清理草莓周围的杂草和垃圾,保持草莓生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问题拓展

问题一: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回答: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霉菌。

问题二: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回答: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草莓的管理、药物防治和环境卫生。

问题三:草莓灰霉病的危害是什么?

回答:草莓灰霉病会导致草莓发生腐烂,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问题四:草莓灰霉病的防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回答:草莓灰霉病的防治需要注意草莓的品种选择、草莓的管理、药物的种类和用量、草莓生长环境的卫生状况等方面。

问题五: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中,选用抗病品种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选用抗病品种可以减少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率,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问答拓展:防治草莓灰霉病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有效措施?

灰霉菌一般从花蕾感染开始,初期在花萼上有一点粉红色斑,斑点逐步扩大变红,花梗开始变红。中期花萼产生菌丝而枯,后期花梗被灰霉病菌丝包裹,干枯腐败,此时病菌大量扩散青果和叶片。第二,在发病时起大透风,将温度降低到50%以下后,棚门关闭,将温度再提高到35度,关闭棚2小时左右,然后放风降温,连续关棚两三次,有很好的作用。草莓灰霉病是一种病菌引起的疾病,它的病原菌是灰霉菌,这种病菌可以在其危害的植株组织中越冬生存。

草莓灰霉病是病菌侵染所致,是温室种植比较常见且难防治的一种病害。草莓一旦得了灰霉病,就会造链族蚂成草莓变软腐烂,萎缩或者倒伏,最后病苗穗源腐烂枯萎病死,防治防治,就是要连防带治,且预防大于治疗。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从灰霉病的发病特征,发病规律,以及对草莓的危害部位和情况认识灰霉病, 草莓灰棚埋霉病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

草莓灰霉病主要发生在结果期,也会为害花、花蕾、叶、叶柄和匍匐茎。在果实染病后,明显特征就是初始产生暗褐色油渍状病斑,扩大以后病斑褪绿,呈现不规则形。摘除老叶、病叶、枯叶、病果,并且销毁或深埋;种植前进行全园彻底消毒,大棚内可用高温、熏蒸消毒,减少病菌来源。灰霉病病菌扩增迅速,致病能力超强,一旦侵入进植物器官就会迅速表现症状,快速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病害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菌原数量很容易爆发式扩增。

问答拓展:草莓灰霉病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

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2.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

选用紫外线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开花前期、开花坐果期和浇水前喷药防治,配合喷施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重点保花保果,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浇水后加大放风量。

3.发病处理方法

一旦发病,应及时小心地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放塑料袋内带棚、室外妥善处理。发病后应适当提高管理温度。

4.药剂防治

问答拓展:大棚草莓盖膜后如何防治草莓灰雾病?

草莓在市场上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如果得了灰霉病(也就是灰雾病)是很难维持高产,因此做好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工作极其重要。

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北方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南方露地亦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生最普遍。一般发病率20%-40%,产量损失8%-20%,严重时病株达80%以上,损失达50%以上,最重可达100%。此病还可侵害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梨科、伞形花科等数十种蔬菜。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叶片染病,产生褐色水渍状大斑,微具轮纹,果柄变紫色,干燥后缢缩。果实染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空气潮湿时,表面布满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全果腐烂。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1、草莓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该菌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孢子细长。菌丝可在3~31℃范围内生成,20~25℃最适,低温干旱影响孢子形成,后期菌丝体可生成扁平鼠粪状菌核。

2、18-20℃、高湿条件下病菌会大量繁殖。始花期开始发病,浆果生长至成熟期盛发,近地面易发病,连阴天及多雨天容易爆发。病残物多的连作田、过量施用氮肥、栽培密度过大、田间积水、棚室内通风、湿度过大等情况发病较重。

草莓灰霉病的预防方案

1、品种选择草莓品种间对灰霉病抗性有差异。选择抗病力高的品种。

2、对温室、土壤进行消毒,减少温室及土壤病原基数。推荐种植移栽前进行高温闷棚处理,闷棚后进行土壤改良,可用奥农乐2-4袋,奥土沃6-10袋,添加中微量元素肥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

3、田间管理控制栽培密度,及时摘除枯叶、老叶、病果,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铺设地膜,采用膜下滴灌;及时采收浆果,防止过熟;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室空气湿度。

4、草莓定植后,浇定植水可用青枯立克2-4瓶+哈茨木霉菌1袋灌根,生长过程中用青枯立克300倍+大蒜油1500倍喷雾,15天左右喷雾1次,其中可复配沃丰素600倍或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3-4次。

草莓灰霉病的治疗方案

如果生长过程中发生灰霉病,及时药物防治,可用青枯立克、大蒜油喷雾2-3次,每次间隔2-3次,第一次可复配化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