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你还不知道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70 次
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你还不知道吗

2024年~2024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大受欢迎,导致各地水稻收成下降甚至绝收。今年,我们警惕水稻病毒病再次流行!快速识别病毒病症状,早期用药,早期防控!

以下小系列将介绍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希望能帮助稻农朋友尽快开展病害防治工作,为水稻优质高产保驾护航。

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及用药指南

种子消毒:

①85%强氯精浸种消毒:先用清水浸泡稻种6―12小时(常规稻种预浸12小时,杂交稻种预浸6小时)―8小时),捞起干水,放入85%强氯精300―在500倍的药液中消毒12小时,捞起用清水洗净催芽;

②25%百克浸种消毒:25%百克2500―3000倍药液浸种消毒100倍―12小时后捞起(不清洗)直接发芽。以上方法可以预防真菌性和细菌性种子传染病。

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

重点保护水稻苗期和本田前期两个关键时期的安全,采取杀灭传毒害虫、切断毒源、保护秧田、保护前期、治疗后期、治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降低传毒虫源基数,降低传毒风险,背飞虱、叶蝉传毒前的防控工作。

1.种子催芽露白后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高渗吡虫啉有效成分1克或噻嗪酮有效成分3克,先与少量细土或谷糠混合,再均匀混合1公斤种子(以干种子计重),即可播种。可大大降低叶蝉、稻飞虱等传播上述病毒病害的风险。

2.推进防虫网育苗

水稻播种后,用20多目防虫网覆盖育苗,有效阻断有毒白背飞虱和叶蝉传播病害。

3.晚稻秧田施药,切断传毒虫源

水稻一叶一心到两叶一心期,幼苗移栽前3~每5天喷洒一次农药,防治稻飞虱和叶蝉,大大降低秧田和本田早期的白背飞虱和叶蝉基数,用速效和长效对口杀虫农药和防病毒剂混合喷洒。建议使用吡虫啉或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醚菊酯、噻虫胺、呋虫胺、噻嗪酮等杀虫剂。病毒防病毒剂毒氟磷或病毒A阿泰灵等。

4.防治稻飞虱、叶蝉

大田移植后20天内,是本田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时期,要求每8天、15天喷洒一次防治稻飞虱、叶蝉。

5.加强水肥管理

前期浅水勤灌,薄水促梓,中期水肥,适时露田晒田,后期干湿;及时施用磷肥、钾肥、农家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水稻抗病虫害能力。

6.及时拔除病株

苗期和本田早期,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橙叶病感染的植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泥土。发病特别严重的田块应及时翻耕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