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黑穗病的防治,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16 次
玉米黑穗病的防治,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黑穗病是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给玉米产量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玉米黑穗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玉米黑穗病的危害

玉米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病害的初期症状是玉米穗部出现黑色霉斑,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会扩大并渗出黑色液体,导致玉米失去营养和水分,最终导致玉米穗的死亡。黑穗病还会导致玉米的品质下降,降低玉米的市场价值。

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针对玉米黑穗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良种选育

选用抗黑穗病的良种玉米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黑穗病的发生。抗黑穗病的玉米品种一般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土壤管理

在种植玉米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改良,以减少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还应注意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湿度,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3.病害监测

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如果发现玉米穗部出现黑色霉斑,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4.农药防治

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福美双、氧化锌等。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Q:什么是玉米黑穗病?

A:玉米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病害的初期症状是玉米穗部出现黑色霉斑,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会扩大并渗出黑色液体,导致玉米失去营养和水分,最终导致玉米穗的死亡。

Q:如何预防玉米黑穗病?

A: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选用抗黑穗病的良种玉米进行种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改良,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Q:如何治疗玉米黑穗病?

A:发现玉米穗部出现黑色霉斑时,可以采用多菌灵、福美双、氧化锌等农药进行治疗。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玉米病害防治技术与实践》
  • 《现代农业技术》

释义拓展:玉米黑穗病

Sphacelothecareiliana(Kuhn)Clint.

属真菌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轴黑粉菌属,丝轴黑粉菌

问答拓展:玉米黑穗病如何预防啊?

 1、种植高抗丝黑穗病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安排轮作,病重地块实行与非玉米或高粱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期播种,避免不适宜的早播。土壤深翻、精细整握薯胡地,提温保墒。3、拔除病株残体,减少菌源。 4、化学防治。播前选用戊唑醇种衣剂处理种子或用25%**酮(粉锈宁)可湿性粉手哗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段拦种。在使用时不得任意加大药量,以免造成药害。
供您参考下

问答拓展:请问老师,水果玉米黑穗病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2)栽培管理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精耕细作,适时抢墒播种或薄膜覆盖,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应做到坚持苗期剔病苗、怪苗、可疑苗,早期拔除病纤派株。田间发现病株在未散苞前及时拔除病穗并集中销毁。③轮作倒茬。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必须进行轮作倒茬(3)药剂处理①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是防治玉米黑穗病的最简便易行、省工高效的方法。可选用对丝黑穗病防效好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速保利)粗局等农药拌种。具体方法:10千克玉米种子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30克或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种,病害严重地区可适当增加药量。也可用12.5%烯唑醇粉剂均匀拌种,具体方法:在春播期前将精选好的玉米种子放入拌种器具内,加入种子质量1%的水先把玉米种子拌湿润,然后把种子质量0.1%-0.2%的12.5%烯唑醇粉剂倒入搅拌,稍晾干后即可播种。在拌种时拌药一定要均匀,确保防治效果。②土壤处理。可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土盖种,每50千克细土拌药粉50克,播种时每穴用药土100克岩竖让左右盖在种子上。
可以参考借鉴一下欢迎评价关注祝老师天天好心情
不客气互相学习
感谢好评鼓励[可爱]

问答拓展: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一)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一般双亲抗病,**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二)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1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20%萎锈灵1kg,加水5kg,拌玉米种75kg,闷4h(小时)效果也很好。
2速保利按40~80g有效成分与100kg种子拌种。
3用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4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嫌拦。
5用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6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拨除病株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隐团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四)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1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灶者橘3年以上轮作。
2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3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4施用净肥减少菌量禁止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减少土壤病菌来源。 另外,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1)选用抗病杂交种如丹玉2号、丹玉6号、丹玉13号、中单2号、吉单101、吉单131、四单12号、辽单2号、锦单6号、本育9号、掖单11号、掖单13号、酒单4号、陕单9号、京早10号、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冀单30、长早7号、本玉12号、辽单22号、龙源101、海玉8号、海玉9号、西农11号、张单251、农大3315等。
(2)实行3年以上轮作f、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3)药剂防治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g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酮。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还可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5)早期拔除病株在病穗白膜末破裂前拔除病株,特别对抽雄迟的植株注意检查,连续拔几次,并把病株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对苗期表现症状的品种或杂交种,更应结合间苗完苗拔除。拔除病苗应做到坚持把“三关”即苗期剔除病苗,怪苗,可疑苗;拔节、抽雄前拔除病苗;抽雄后继续拔除,彻底扫残,并对病株进行认真处理。
(6)加强检疫,各地应自己制种,外地调种时,应做好产地调查,防止由病区传入带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