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益虫的资料卡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532 次
益虫的资料卡 一、益虫的定义

益虫是指那些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昆虫,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控制害虫、传播花粉和促进土壤肥力等。益虫的分类很广泛,包括蜜蜂、蚜虫、蝴蝶、甲虫等。这些昆虫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益虫的分类

益虫的分类很广泛,根据其作用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授粉昆虫:如蜜蜂、蝴蝶、飞蛾等,它们能够帮助植物进行授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天敌昆虫:如蚜虫天敌、蜘蛛、甲虫等,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控制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 土壤昆虫:如蚯蚓、蚂蚁等,它们能够帮助土壤保持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
  • 其他益虫:如蝴蝶的幼虫能够帮助我们控制松毛虫,蜜蜂的蜜和蜡等也有很多用途。
三、益虫的作用

益虫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体来说,益虫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控制害虫:益虫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 促进授粉:益虫可以帮助植物进行授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提高土壤肥力:益虫能够帮助土壤保持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
  • 保护生态环境:益虫能够帮助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四、保护益虫的措施

为了保护益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益虫的死亡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建立生态林带:建立生态林带可以为益虫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可以提高益虫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益虫的生长和繁殖。
拓展百科知识:

1、蜜蜂(mi2feng1):蜜蜂是一种授粉昆虫,它们能够帮助植物进行授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蜜蜂的蜜和蜡等也有很多用途。

2、蚜虫天敌(ya3chong2tian1di2):蚜虫天敌是一种天敌昆虫,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蚜虫等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3、蚯蚓(qiu1yin3):蚯蚓是一种土壤昆虫,它们能够帮助土壤保持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

参考来源:《农业生态学》

相关问答拓展:


益虫有哪些?

益虫主要种类有:蜜蜂、蜻蜓、瓢虫、螳螂、草蛉等。

扩展资料

1.益虫可协助农作物生长。还有许多益虫,如蜻蜓、螳螂、瓢虫、赤眼蜂等也能消灭害虫,以虫治虫,这就是“生物防治”。

2.有些可直接改善环境卫生。蚯蚓(不是昆虫)将生活垃圾、枯草败叶、生物粪便等作为食物,它们吃掉生活垃圾等废物后,排出的粪便成为土壤中的肥料。在改善环境卫生方面,蚯蚓既是“清洁工”,又是“小肥料厂”。

吃害虫的益虫资料?

1.蜜蜂

蜜蜂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昆虫,当然也是益虫,它白天采蜜晚上酿蜜,能够帮助花朵授粉繁殖。

?

2.蜻蜓

在夏天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蜻蜓,它是一种益虫,夏天的时候吃蚊子的幼虫。不管是对植物还是人类都没有威胁。

?

3.七星瓢虫

对于植物来说它也是一种益虫,它会捕食植物上的蚜虫,能够有效的防治蚜虫,芥虫螨虫等害虫。

一年级益虫和害虫有哪些?

一年级的益虫和害虫有,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蜜蜂,螳螂,蜻蜓等,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蚂蚁是害虫,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

蚂蚁是益虫,占20%,有人说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者治序帮助,害虫,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红蜘蛛等,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

益鸟和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给它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适当的减少天敌;适当供于食物。

对益虫,不要打农药就是很好的保护方式,因为很多益虫死于农药,对于益鸟,不要破坏他们生活的环境,比如他们生活的树木他们生活的池塘。对于自然界的生物,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要干扰他们的生活。

扩展资料

益虫的作用及意义

益虫可协助农作物生长。还有许多益虫,如蜻蜓、螳螂、瓢虫、赤眼蜂等也能消灭害虫,以虫治虫,这就是“生物防治”。

有些可直接改善环境卫生。蚯蚓(不是昆虫)将生活垃圾、枯草败叶、生物粪便等作为食物,它们吃掉生活垃圾等废物后,排出的粪便成为土壤中的肥料。在改善环境卫生方面,蚯蚓既是“清洁工”,又是“小肥料厂”。

能够识别这些昆虫并了解它们在害虫种群调控中的作用对农民及与作物生产有关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知识可使他们在整个害虫防治策略中充分利用益虫。

马铃薯主要检疫性害虫是?

一般来说,每年的检疫性病害会有所变动,这要看我国农业部每年的公布名单。

马铃薯检疫病1、马铃薯癌肿病,2、香石竹环斑病毒

3、马铃薯帚顶病毒病;有的资料把马铃薯黑粉病也列入。

具体参考农业部资料

防治法:

(1)建立无病留种基地(品种基地应建立在冷凉地区,繁殖无病毒或未退化的良种。

(2)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

(3)一季作地区实行夏播,使块茎在冷凉季节形成,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二季作地区春季用早熟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早播早收,秋季适当晚播、早收,可减轻发病。

(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申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5)现代农业绿色无公害生物防治:预防:在病害常发期使用《蔬菜病毒专用》40g+纯牛奶250ml或有机硅5克,兑水15kg喷雾,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控制方案:初发现病毒病株,使用《蔬菜病毒专用》40克+有机硅1包或纯牛奶25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连用2天,间隔5天,再用1次,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后转为每个疗程用一遍药预防进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