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甘薯病虫害防治介绍 甘薯病虫害防治介绍最新

2024-07-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905 次
甘薯病虫害防治介绍 甘薯病虫害防治介绍最新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病害防治

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死亡。防治措施如下:

  •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藤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

甘薯炭疽病

甘薯炭疽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茎部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措施如下:

  •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藤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

虫害防治

甘薯螟

甘薯螟是甘薯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甘薯叶片和藤部。防治措施如下:

  • 选用抗虫品种种植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虫害部位
  • 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雾

甘薯象

甘薯象是甘薯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甘薯块茎。防治措施如下:

  • 选用抗虫品种种植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虫害部位
  • 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雾

甘薯病虫害的防治是甘薯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保障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介绍的甘薯病虫害防治图谱能够对甘薯种植者有所帮助。

相关拓展:

问:这到底是甘薯的什么病害啊!!

我国甘薯病害的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30余种,有甘薯真菌***害(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软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疮痂病等)、甘薯细菌***害(甘薯瘟病)、甘薯线虫病害(甘薯茎线虫、明燃戚甘薯段渣根结线虫)、甘薯病毒病。北方薯区主要病害有茎线虫病、病毒病激陵、根腐病、黑斑病,长江中下游薯区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薯瘟病、根腐病、病毒病、茎线虫病,南方薯区主要病害有薯瘟病、病毒病、蔓割病、疮痂病等。

问:甘薯常见的***及防治

在种植甘薯的时候你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的,这些***会影响到甘薯的生长的,常见的***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甘薯常见的***及防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甘薯疮痂病的防治
  甘薯疮痂病,又称甘薯缩芽病,俗称“麻风病”、“硬秆病”等。
  〔病原菌学名〕SphacelomabatatasSawada.
  〔寄主作物〕甘薯。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嫩梢、叶片、茎蔓,也可为害薯块。叶片多嫩叶发病,多是叶背粗,细叶脉初时出现棕红色稍透明的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表面组织木栓化,粗糙,突起,状如疮痂,呈灰白色至黄白色。受害叶脉弯曲,叶片皱缩、卷曲。茎蔓和叶柄发病,形成圆形或长圆形疮痂状病斑,严重时连合成大疤。病茎蔓皮层粗糙,木栓化,失去柔性,以致病蔓先端硬化僵直,不再伏地蜿蜒。嫩梢发病,产生密集淡紫色病斑,嫩梢皱缩不能生长,称之缩芽。薯块染病,芽卷缩,薯块表面产生暗褐色至灰褐色斑点,干燥时疮痂易脱落残留疹状斑或疤痕。病薯小而多变形。致病菌田间常见的是其无性世代,为甘薯痂圆孢。病菌分生孢子梗着生于孢子盘上,短小,不分枝,圆筒形,顶端较尖细,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种薯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种薯和薯苗可以传播。田间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人手接触和田间昆虫也能传播。病菌多由皮孔和伤口侵入。病害再侵染频繁,条件适宜病害在田间发展很快。气温20℃以上开始发病,最适温度25~28℃。雨露,特别是持续降雨和暴风雨有利于病害蔓延和盛发。雨天翻蔓,病害扩展蔓延更快。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背不起、红红1号、广选16、不论春、新大紫等。(2)选用无病薯(蔓)育苗。栽前薯苗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苗5分钟。(3)重病田与粮食作物进行4~6年轮作。(4)施足腐熟粪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雨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蔓延。(5)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6)发病初期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甘薯褐斑病的防治
  甘薯褐斑病,也称角斑病。
  〔病原菌学名〕CercosporabatatacZimm
  〔寄主作物〕甘薯、蕹菜、牵牛花等。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展,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多呈角状,也有不规则形。病斑初时黄绿色,后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中间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淡灰色稀疏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致使叶片黄枯脱落。致病菌为甘薯褐斑病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成束生出,淡褐色,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鞭状,无色至微淡黄褐色,有4~6个分隔。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翌年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至甘薯叶片上侵染引起发病。发病后病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田间再侵染,病害不断扩展蔓延。病菌喜高温多湿条件,病菌发育适湿25~28℃。在高温季节遇上阴天多雨或云雾重时,病害往往严重发生。
  〔防治措施〕(1)精细整地,起垄栽培,注意栽植密度不要过密。(2)施足腐熟粪肥,注意磷、钾肥施用。(3)适时、适量灌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4)重病地块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轮作。(5)发病地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并随之深翻土壤。(6)发病初期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百霜净胶悬剂600倍液,或40%抑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红薯的栽培经验
  选种移栽:利用春薯或夏薯地区的薯藤,可在地里割薯藤,剪用薯藤顶上部5节,45度斜插基部3节入土,外露顶部2节,亩栽5500株左右。随即将苗子周围的土压紧并浇水。
  科学施肥:栽前要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栽插后5―7天,每亩追施5―8公斤碳酸氢铵;栽插后40―70天,看苗追施催薯肥以钾肥为主,配合追施适量氮肥,每亩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6公斤,尿素5公斤,对有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追施长蔓肥,每亩施人畜粪500―600公斤,施肥方法是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抗旱排涝。
  适时收获,提高商品薯的优质率,保证品质。

问:大豆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大豆大约有滚告26种病虫害。
防治方法:科学耕种:及时翻耕,平整细耙,减少田间积水,适时中耕培土,改善土壤通气状态,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
调整播期:应根据土激岁壤温度回升情况决定播期,寒冷地区要避免早播。
选用健全种子:选用饱满、无伤的高质量种子播种,可减少幼苗出土前大铅明的侵染。
种子处理:如35%多克福、50%大豆微复药肥1号和30%呋多福等,田间防治效果均较好。

问:水稻病虫害防治图谱的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