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释义拓展:槟榔细菌性条斑病
问答拓展:槟榔的病虫害怎样防治?
(1)叶斑病类槟榔叶斑病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叶点霉叶斑病、多毛孢属叶斑戚和病、炭疽病和茎点霉叶斑病。防治方法:注意清园、经常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生期用1∶1∶150波尔多液喷雾,或用瑞毒霉等防治;苗期注意通风透光,不宜过密或荫蔽过大。
(2)果腐病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烂,导致落果,防治方法,同叶斑病。
(3)果穗枯萎病为害果穗、果实,使其呈褐色腐烂。防治方法:及时清除地面落果落叶,集中烧毁,在幼果、青果期用炭疽福美、多菌灵喷雾防治。
(4)红脉穗螟是槟榔重要虫害高拦盯。幼虫蛀食花果,可把花穗吃光,果仁吃空,以花期、幼果期为害最重,造成落果,大大降低果的产量,重者可造成损失40%以上。在海南1年发生8代以上。防治方法:注意随时拾起落果,尤其是秋冬收果后,结合清园,把落果和枯枝落叶清除出园外烧毁,以减少虫源;在发生严重的地块,于春季3、4月份结合施肥每株施3%呋喃丹颗粒剂0.25千克(小树酌减),施药方法,可在根际挖深约10厘米的半环沟,将药施入并覆土压实,或于4、衡枝5月和8、9月喷药两次,药剂用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剂100倍液加10%灭百可乳油10毫克/升喷雾防治。
问答拓展:槟榔的病虫防治
槟榔树易发生的病害拦悄有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果穗枯萎病、叶细菌性条斑简毕渣病、芽腐病、黄化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脉穗螟、叶蝉、蚜虫、粉虱,蚧壳虫、红蜘蛛、椰心叶甲等。槟榔病虫害防治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即在治病的同时兼治虫害,在杀虫的同时兼治各种病害,同时,要及时清园,方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蚧壳虫、叶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同时并发烟煤病、炭疽病等,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g+70%甲基托布津20g+200万IU农用链霉素3g对水15kg喷雾,7-10天喷1次。
红脉穗螟咬食心叶及花、花苞、果实,同时并发果穗枯萎病,造成落花落果,可用锐劲特数孙12毫升+30%爱苗5毫升对水15kg喷雾于心叶、花、花苞、果实等部位,湿透为好。
椰心叶甲虫咬槟榔心,在不影响生长点的情况下,用利刀自下向上斜45°砍除心叶,然后用布包20g敌百虫放在生长点上,滴注杀虫。
疫病、炭疽病同时有粉虱、蚜虫等,可选用30%爱苗10毫升+72%克露可湿性粉剂20g+200万IU农用链霉素3g+10%吡虫啉10g对水15kg喷于叶片及树干。
叶斑病、细菌性条斑病、叶枯病并发,同时有蚜虫、蚧壳虫、粉虱危害时,可用30%爱苗5g+20%叶青双20g+10%吡虫啉20g对水15kg喷雾于叶片,以湿透为宜,间隔10天喷1次。
若发生生理性黄化,如叶斑病、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或天气干旱、缺水缺肥等造成的黄叶,或已经染病的植株,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可用根腐硝30g+枯黄超能肽30g对水20kg灌根,促进根系生长,后培塘泥或火烧土,逐步恢复长势。
问答拓展:想问一下,如何对槟榔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呢?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槟榔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细菌性条斑病、干腐病、黄叶病、根腐病、椰心叶甲、红脉穗螟(蛀果虫)等。
1、炭疽病
症状:感病初期,叶片呈暗绿色水渍状小圆斑,随后变褐色。之后病斑进一步扩展,形状变化较大,呈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长0.3~20.0cm。病斑中央变褐色,边缘黑褐色,病斑微凹陷,有时俱云纹状,发病后期病斑产生少量小黑粒,重病叶整叶变褐枯死,幼芽受害导致腐烂或枯萎。
农业防治:
①加强槟榔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适当提高苗圃荫棚高度,切记不要用病叶作荫棚。
②搞好田园卫生。清除园中病死叶片和落指罩洞地花枝、果实,集唯枯中烧毁。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波尔多液喷雾保护,也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防。
2、叶斑病
症状:叶片上出现橄榄色至淡**的圆形或卵圆形病斑。后期变为褐色或黑色,能合并成大病斑,致整个叶片干枯,最后脱落。防治方法:选用代森锌800倍液、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有良好防效,7~10d喷1次,连喷2~3次。
3、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平行的宽1~4mm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叶背面接近叶片基部有**白色渗出液,潮湿时有黏性,干燥时为蜡质。后期扩展为不规则形状或长条形褐斑。无光泽,有少量透明区,引起局部或整片叶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每2周喷1次500mg/L链霉素或四环素,连喷5次。
4、黄叶病
可引起黄叶病的具体原因如下。
①营养缺失且发生黄叶病的槟榔园,土壤常缺少氮、磷、钾;在氮、磷、镁缺乏而钾、钙含量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黄叶症状。
②缺少微量元素。如缺少镁、铁、锰、铝等微量元素亦能导致植株出现黄叶症状,通过叶片喷施补充微量元素能有效控制褪绿。
③在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叶片常变黄。防治方法:必须正确诊断起因,再有针对性地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