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克隆抗纹枯病
报告会上,刚刚在《科学》杂志发表小麦赤霉病重大科研成果的农学院院长孔令让教授,讲述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来的奋斗故事。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储昭辉教授介绍了在《自然-遗传学》发表高水平文章的艰苦历程,同时围绕克隆玉米纹枯病基因科研进展,分析了其对水稻、玉米等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徐剑波强调,今年是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攻坚年。接连实现重大科技突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要把这种态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写好“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山农篇章。他同时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要始终坚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战略导向,聚焦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卡脖子”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土、肥、水、种等各个领域产出具有前瞻性、实用性成果,突破一批制约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主动融入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二要坚持引育并举,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高地。要继续坚持以全球视野延揽人才,栽好梧桐树,吸引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来干事创业。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
三要坚持突出实绩,完善科技考核评价机制。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不断调整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牢固树立鲜明的实干导向、实绩导向,引导广大专家教授埋头苦干、砥砺奋进。
张宪省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3位教授的重大科研成果让全体农大人都心潮澎湃、倍感振奋,不但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还要学习他们“从生产中寻找问题、成果再回到生产中去”的科研方法,更要学习他们有胸怀、有视野的协同合作精神。全体教职员工要以学校连续取得科技突破为契机,总结规律、凝练经验,进一步明确方向、抢抓机遇,进一步集中优势、用好资源,扎扎实实做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力争在“双一流”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成绩,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