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如何预防倒伏水稻倒伏的防治措施要点
水稻如何预防倒伏——水稻倒伏的防治措施要点
水稻倒伏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如何预防水稻倒伏,是农民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土壤管理、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灾后抢救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水稻倒伏的防治措施要点。
土壤管理
1.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适量的肥料可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在种植前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合理施肥。
2.深翻土壤。深翻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增加土壤的持水性,减少水稻倒伏的风险。
品种选择
1.选用抗倒伏品种。选择抗倒伏品种是预防水稻倒伏的重要措施。抗倒伏品种具有粗壮的秆、强健的根系、较大的基部茎径和较短的秆高。
2.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在品种选择时,要结合当地生产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比如,南方湿润地区可以选择秆粗叶宽的品种,而北方干旱地区可以选择秆细叶窄的品种。
田间管理
1.适时插秧。水稻插秧时间不宜过早,过早插秧的水稻生长过快,导致秆子过于细弱,容易倒伏。适时插秧可以保证水稻生长平稳,增加抗倒伏能力。
2.间隔适宜。适当增加行距和株距,可以增加水稻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秧子之间互相支撑的情况,减轻秧子的重量,降低倒伏的风险。
3.浇水合理。水稻浇水要均匀,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秧子生长不良,易发生倒伏。
灾后抢救
1.及时扶正。发现水稻倒伏后,要及时扶正,避免秧子长时间压在泥土中,导致秧子缺氧、死亡。
2.加强支撑。发现水稻倒伏后,可以在秧子旁边加支撑杆,支撑秧子,防止秧子进一步倒伏。
3.施肥增强抗倒伏能力。灾后可以适当施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A1:水稻倒伏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全面减产。因为倒伏后的秧子生长不良,耗费大量营养,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A2:秆子过细弱、过高、茎秆过于柔软的品种更容易倒伏。
A3:观察水稻秧子是否倾斜或者倒在地上,是否无法自行恢复正常状态。
百科知识
农药: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杂草、鸟害、鼠害等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制剂的总称。
水稻:水稻(学名:OryzasativaL.)是禾本科植物中的一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誉为“世界粮仓”。
参考来源:
1.《水稻倒伏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如何预防水稻倒伏》。
问答拓展:防止水稻倒伏的主要措施
采用浅、干、湿科学的灌溉方法管理水层,在水稻的分蘖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抽穗前4-5天可适当晾田,促进根系发育;齐穗后再适当晾田防治倒伏。不要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给稻田灌水,否则会促怎样预防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会造成水稻产量受影响,水稻千粒重、出米率、品质降低。倒伏还给我们的收割带来困难,使收割费用增加。所以对于我们稻农来说预防水稻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水稻的倒伏与种植品种、水层管理、肥料的施用方法、种植密度、水稻的病害、急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倒伏的预防上我们也要从这些导致因素上入手。
①选择抗倒品种
现在历枣水稻的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抗倒伏性强弱不一样,我们要选择那些秆强抗倒伏,适合本地区积温的品种。
②种植密度控制
这个要从盘播量就开始,因为盘播量大稻苗细弱密度大,培育不出壮苗,插秧时这种苗下苗量也大。
根据种子千粒重,控制好盘播量,然后栽插壮秧每穴不易超过8颗苗;插秧时还要注意深度在2-3厘米,过浅容易后期出现根倒伏。
③合理施肥
施肥上氮肥不易过大,增加硅肥、钾肥的施用。在水稻插秧后3-5天施返青肥,施返青肥过10天后分蘖肥,在水稻拔节幼穗分化时施剩下的氮肥+氯化钾4-5公斤。
④合理灌溉适时晒田
采用浅、干、湿科学的灌溉方法管理水层,在水稻的分蘖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在抽穗前4-5天可适当晾田,促进根系发育;齐穗后再适当晾田防治倒伏。
⑤统防水稻纹枯病、秆腐菌核病
这两种病害发病原因相似,都会造成水稻倒伏,而且近几年,随着秸秆还田的推广有扩大蔓延趋势,今年发生就比较重了!
对于病害我们主要于防为肢和拆主,重点在水稻的分蘖末期这个时间点做第一次药物预防;破口前第二次药物预防;齐穗第三次预防。
⑥急风暴雨自然灾害
这个虽然是自然灾害,我们难以控制。棚镇但是我们前几项预防措施做的好,普通的风灾暴雨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我们农户主要是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早知上,不要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给稻田灌水,否则会促进倒伏。
问答拓展:请问我们怎么去防治水稻的倒伏现象呢?
一、我们要想族老知道防治水稻倒伏的方法,首先便要知道水稻倒伏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那么水稻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密度过大,通风不好
插秧密度过大,株距过小,没有控制分蘖株数,惜苗心态严重,整田密度大,株数多,通风不好,引起大面积倒伏。
2.插秧过浅
这样的水稻根系伸展不好,根系不发达,抓地牢固性差。
3.不晒田,氮肥施用过量
氮肥施用过量,大家舍不得晒田,使得根系不发达,新根数量少扎根浅,水稻节间过长,水稻表面长势旺盛,但杆壁过薄茎秆组织不紧密,水稻过高抗倒伏力低。
4.水层管理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如果稻田中总保持水层,*壤通透性不好,根系不发达,易中毒,根力弱,长期有水,水稻生长过高,秆软,水稻抗倒伏能力下降,如有外力侵袭易倒伏。
5.病虫害侵袭,如纹枯病形成倒伏。
二、水稻倒伏的预防措施
1.选用抗性品种,合理密植选用茎秆粗壮、株型较矮、抗倒性强的水稻品种。合理密植,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关系,种植密度过大,倒伏机会也多,尤其是直播稻田,更要把握好播种量和田间分蘖苗数。
2.做好水肥管理,预防病虫草害合理施肥,多施磷、钾肥,生物菌肥,施用硅肥,增强水稻抗倒性。氮肥不宜食用过多、过晚,以免握竖倒伏。及时开沟排水晒田,深泥田、烂泥田多晒、早晒、重晒,晒至脚踩不陷泥、田间开裂为度。浅沙田则勤晒、轻晒、多次搁水。抓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杜绝因害成灾。
3.加强水稻生长期管理工作搞好生长调控,主要是缩短茎节间长度,使水稻重心降低,茎秆健壮,根系发达,提高抗倒性。
4.遇不良天气及时处理暴雨来临时,要开沟排水,使田泥不发软,并常观察动态。一旦有倒伏,可以人为扶起来,2~3蔸一丛并用稻草拦腰扎稳。
三、水稻倒伏的急救措施
1.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都有兆皮升积极作用。
2.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穗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问答拓展:水稻倒伏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防治?
近年来,由于受水质、病虫害和台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水稻大面积倒伏,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具体原因与防治措施如下:
(1)水稻倒伏的原因。水稻倒伏的类型有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种。其中:①水稻根倒伏的原因是由于灌水过深,没烤田,田间长期渍水,土壤糊烂,造成根系发育差,扎根浅,根系支持力差,形成头重脚轻,稍经风雨等外力侵袭,就很容易发生倒伏。②水稻茎倒伏的因素是由于施肥不当或密度过大,片面重施氮肥造成叶面积过大、群体过大、茎秆柔软,穗肥施用过早过重,造成基部第1~2节间拉长,茎秆变细,茎鞘储藏物质少,承担不起上部重量而导致茎倒伏。
(2)防止水稻倒伏的措施。①清历品种选择。选择株形直立、较矮、抗倒伏的优良品种。②合理稀植。稀植有利于通风透光,保证温光条件,达到茎秆粗壮。③科学灌水。实行浅水插秧,寸水分蘖;适时搁田、晒田,土质好的田块,当每亩茎蘖数达预期穗数90%时开始搁田。灌水要前水不见后水,即灌1次水后,待其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第2次水。但在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田间必须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到成熟。④配方施肥。在答隐搜水稻肥料氮、磷、钾的配比中,从经济效益来看,以1∶0.5∶0.5为好。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施氮10~12千克、磷4~7千克、钾4~8千克。具体原则有:a.早稻。大田营养生育期短,秧苗小,移栽时温度低,早活、早发是关键。早施氮肥,重施磷肥(施肥上限)。b.晚稻。秧龄长,秧苗大。氮肥深施,多钾(施肥上限)少磷(施肥下限)。c.单季稻。生长期和大田营养生长期长,重在壮秧、浅栽和适当密植,而不是栽后的猛促分蘖;施肥的重心在基肥和穗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拔节期叶色淡时酌施促花肥;抽穗后若叶色变黄,施粒肥。⑤综合防携氏控。稻飞虱、纹枯病严重的田块易倒伏,所以要着重综合防治这一虫一病,根据田块的病虫情况,适时用药防治,保护稻茎健康。⑥喷施水稻吨田宝。水稻一生中喷施水稻吨田宝2~3次,促根、壮秆、健苗、促进稻穗发育,保障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籽粒饱满,产量高,品质好。
(3)水稻倒伏后的补救。水稻倒伏后要及时补救,一是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这可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二是轻倒伏后不宜扶稻扎把。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穗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三是重倒伏后可以扶稻扎把,同时注重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四是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促进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籽粒灌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