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树枝病害(桔子树病害大全)
柑橘树脂病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园毁灭,或在贮运中造成大量烂果。认识柑橘“树脂病”
一、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枝干及青果。新梢、嫩叶和未成熟果实感染病害后,在病部表面散生许多黄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故又称沙皮病。
1、枝干:有2种类型。
(1)流胶型:多发生在主干或主干分杈处,病部初呈灰褐色水渍状,组织松软,皮层具细小裂缝,后流有褐色胶液,边缘皮层干枯或坏死翅起,木质部裸露。
(2)干枯型:病部红褐色,皮层干枯,略下陷,不剥落。病健交界处,有一橙黄或黄褐色带,流胶不明显,病部发展绕树干一周并深入到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器。
2、叶片:叶片表面散生黑色硬质突起小点,有的很多密集成片,呈砂皮状。
3、果实:果实受害又称蒂腐病,发生在成熟果实上,以贮藏期较多。先是果蒂处产生小渍状圆形褐色病斑,随后病斑扩大,向脐部发展,边缘呈波纹状,果心腐烂比果皮快,当果皮1/3~1/2腐烂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又叫“穿心烂”。二、发病规律
病原在枯枝及病死树皮上越冬,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冻伤、虫伤、剪口伤等处入侵。5~6月份雨水多,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到9~10月份份雨水再次增多,病害再次蔓延为害。遇冻害、涝害,引起树势衰弱,发病重。管理粗放,肥料供应不足,施肥不及时或配合不当,园中积水,以及,天牛、吉丁虫等为害重,均利于发病。
三、药剂防治参考
0%中生·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800-1200倍液喷雾
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5000-7000倍液喷雾
60%甲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800-1200倍液喷雾
25%代锰·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500-750倍液喷雾
48%丙森·戊唑醇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
21%过氧乙酸水剂(低毒)使用140-235克/亩喷雾
80%乙蒜素乳油(中等毒)使用800-1000倍液喷雾
40%戊唑·腐霉利悬浮剂(低毒)使用42-56毫升/亩喷雾
16%己唑·腐霉利悬浮剂(微毒)使用800-1000倍液喷雾
来源:柑橘产业联盟,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