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纹枯病或稻曲病像判断

2024-06-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734 次
水稻纹枯病或稻曲病像判断

8月中下旬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的一季中稻陆续破口抽穗期,近期降雨多、温度较高,有利于稻曲病、穗颈瘟、细菌性条斑病(俗称细条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稻曲病、穗颈瘟是可以预防但很难防治的病害,等齐穗灌浆时出现症状就比较晚了,细菌性条斑病能防治但普遍发生后难打住,纹枯病相对好防治,发病严重也会导致减产。建议种植户在破口抽穗期多到田里观察,在关键时期选高效适用药防治,以取得更好的防治和保产效果。

水稻抽穗

1、水稻基本齐穗了,天天下雨,预报说还有3-5天的雨,待晴后不知稻谷有什么病发生,用什么药防治?2、什么是稻曲病,怎样防治?

稻曲病俗称“丰产病”,有的地方叫“灰包”,一般病粒比普通谷粒大3-4倍,颜色初呈黄色,后转墨绿色。水稻破口期前后如遇适宜的天气极易引起病害流行,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过迟的田块容易发病重。预防稻曲病可选用井冈霉素、戊唑醇、氟环唑及其复配的肟菌酯·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稻瘟灵等药防治,施药关键时期是破口前5-7天和抽穗初期用药。

稻曲病

根据以往的观察,甬优12、春优84、浙优18、甬优538等籼粳杂交稻品种比较容易感稻曲病,一般籼粳杂交稻预防稻曲病的第一次用药要稍早一点,重点把握抽穗破口前7-10天或10-12天(判断指标:主茎剑叶和倒二叶叶枕平齐时),第二用药在破口抽穗期,宜选用好药严防,用足水量科学防治,确保防效。

3、易感细菌性条斑病的品种要重视防治

因近期大风大雨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反映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判断方法是摘取病叶,对光检查,可见半透明的条斑;或者清晨有露水时,稻田间用手摸病叶,会有粘乎乎的感觉,病斑上可见露珠状黄色菌脓。药剂防治:在田间观察到病株后,要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噻霉酮、噻菌铜、噻森铜、噻唑锌、中生菌素等药剂,用足药量、水量,对发病中心应由外而内进行喷药,避免因施药方式不当而造成病害进一步蔓延。发病较重的田块,宜间隔5-7天连续打2次,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特别提醒:在水稻抽穗期用药要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扬花时段用药。用药后如遇大雨淋刷,要及时补打农药,药后4小时遇雨可不补喷,根据水稻所处生育期和天气情况间隔一周左右再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