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除草剂能把大树弄死吗

2024-06-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907 次
除草剂能把大树弄死吗

导读: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近些年来,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新型的农耕器具,有了化肥,农药,把农民从繁重的田地劳动中解脱出来。

过去,一户农民家有十亩八亩土地,需要一到两个壮年劳动力留在家里,去庄稼地里干那些繁重的农活,只靠妇女根本无法完成。

我是农民,对庄家地里的活非常熟悉,说句实在话,那都是力气活,没力气的女人,根本干不好,劳动一会儿就会腰酸背痛,满头大汗。

如今,农民有了先进农耕用具,一个农村妇女就能种十多亩土地,甚至能种更多。

过去,庄稼地里有杂草,需要人工除掉,农民家里都会有几把锄头,在炎热的夏天,去地里除草非常难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从远古时代,劳动人民对除草感触很深,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不易。

除草剂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的发明和应用,农民再也不去田地里除草了,农民把这个“坚巨”任务交给了除草剂。只需在庄稼地里喷洒除草剂,就能解决杂草问题。

最早的除草剂叫草甘磷,上了年纪的农民都知道这种除草剂。

当时,有一部分农民对草甘林除草剂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不相信,在庄稼地里撒一些药水,杂草就能够死掉?这怎么可能呢,祖祖辈辈都是靠锄头去除掉杂草的。

有些农民使用了草甘磷除草剂以后,发现自家田地里的杂草很快枯死,幼草也不会再生长出来。

事实最有说服力,农民看到了草甘磷除草剂的显著效果,很高兴地放心使用。

草甘磷是最早一代除草剂,具有使用方便,除草广泛,效果显著等优点。直到现在,草甘磷也是一种广泛除草剂,很多农民习惯使用它来解决庄稼地里的杂草问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农民发现,把草甘磷和其他除草剂混合使用的效果更好。草甘磷除草剂有五个黄金配方,用这五种方法配置的草甘磷除草剂,除草效果非常显著,就连让农民头疼的竹子大树,也能杀死。

一,草甘磷和二甲四氮钠混合使用

把草甘磷和二甲四氮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使用,除草效果非常显著,杀草能力强,三天之内,被喷洒过该溶液的杂草基本全部枯死。

使用方法:最佳时机是在杂草丰盛期,用80%2甲4氮钠和草甘磷可溶液120~150g,对清水30~50公斤,可根据杂草的茂密程度来适当勾兑,把勾兑好的水溶液均匀的喷洒在杂草上面,对于那些顽固性的杂草,适当多喷一点。

有些杂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那种杂草地下有根,把地上部分杀死以后。地下根部还能长出新芽,这种杂草比较顽固,比如白茅草,牛筋草,空心莲子等杂草。对这种非常顽固的草,要适当多喷一点药液,显著才会效果。

二,草甘磷和高氟吡混合使用

把草甘磷和高效氟吡混合使用,能彻底除去多种杂草,扩大除草范围。把这两种混合液融合在一起,对一些阔叶草和多年生禾本植物有显著的效果。

在每亩范围内,用30%的草甘磷盐水和10%左右的氟吡甲禾灵乳油90毫升,加入一定量的水,看杂草的茂密程来勾兑清水,一般在30~50公斤之间。

三,草甘磷和乙羧混合使用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接把草甘磷和乙羧直接混合在一起,然后对一定比例的清水就可使用。

把勾兑好的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在茂盛的杂草上,当天可看到杂草枯萎。三天后,杂草地方部分基本死亡,五天到七天以后,可以看到被喷洒过除草剂溶液的杂草全部变黄枯干。

四,草安磷和氯吡混合液

把草甘磷和氯氟吡按照一定的比例勾兑清水,对一些特殊杂草有显著作用。根据自己的需要,在需要除草的地方,按照一定比例喷洒农药,浓度可大一些,也可小一些。根据自己平时使用除草剂的习惯就可以。

五,草甘磷和甲嘧混合液

用这种混合液,也要根据杂草的茂密情况。如果杂草茂盛。除草剂混和液浓度就大一些,如果杂草稀薄,浓度就小一些。如果地边有一些顽固性植物,比如,常见的竹子,这种东西很难根除。

竹子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生长速度相当快,最让农民头疼。

在每亩地的范围内,用30%的甲嘧和草甘磷悬浮剂300到450毫升,兑水40公斤左右,然后均匀的涂洒在杂草和竹子上。

对于长成大树的竹子,要先把是地上部分砍掉,然后把药液涂在砍掉的地方,有些竹子长得比较高,很难喷洒在树头的叶子上面,可以先把枝干弄断,然后在树干上喷洒,在竹子树的根部多喷洒一些,这样效果会好一点。

一个星期以后,可以看到竹子大树逐渐枯萎,如果药液喷洒得合适,竹子树会逐渐死掉。

有些顽固植物,让农民头疼,可以在实践经验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办法。

喷洒除草剂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天,在大风天不要喷洒除草剂,最好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喷洒除草剂,在这个时间段,效果会更好。

有些公路和地边,长满各种顽固性杂草,在那样地块喷洒除草剂时,浓度大一些会最好,不用担心伤苗,给地竹子喷洒除草剂时,浓度要大量要大。

农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可能效果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