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粉百菌清的测定 百菌清对辣椒的疫病防治效果
辣椒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但是由于其易受污染,所以需要进行百菌清的测定,以保证其安全性。
实验步骤
- 取一定量的辣椒粉样品,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合。
- 将混合好的样品进行稀释,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到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 将琼脂平板培养基放置在恒温箱内,进行培养。
- 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统计菌落数目。
结果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辣椒粉样品中的菌落数目。根据国家标准,每克辣椒粉的菌落数不得超过100,000个。如果超过这个标准,说明辣椒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对辣椒粉样品的百菌清测定,我们可以得出:该样品中的菌落数目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使用。
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
- 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差。
相关拓展:
问:辣椒粉检测标准
目次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品分类1
4要求1
5试验方法3
6检验规则3
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4
前言
辣椒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寿椒牌辣椒粉制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以干辣椒为主要原料,经人工干燥或自然日晒风干、粉碎、过筛精制而成制成的寿椒牌辣椒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89.3-20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20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20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10-20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11-20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亮慧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4789.15-20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5009.3-2024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1-2024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2024食品中总铅的测定
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4-1997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
3产品分类
辣椒粉依辣度分为若干品种,以瓶装或袋装。
4要求
4.1原料要求
干辣椒色泽鲜红,不腐烂变,无杂色,异味及其他杂质,符合GB/T.1-91国家标准。
4.2外观
装有产品的包装袋及容器,不应有裂口、通底、破袋、封口应完好,标签内容应清晰。
4.3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见表1。
感官指标
项目指标
色泽大野键州红色,鲜艳
气味有辣辣的辛辣香气
滋味辣味高、中、低(依品种而异)
体态粉末均匀,根据产品要求粉末可粗可细,无杂质、无霉变
4.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水分(%)≤13.5
砷(以As计,mg/kg)≤0.5
铅(以Pb计,mg/kg)≤1.0
4.5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见表3。
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
菌落总数(个/g)≤100
大肠杆菌(个/100g)≤30
霉菌计数(个/g)≤100
致病菌不得检出
4.6净含量
各种规格包装零售的单件品种净含量允许负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批量包装件(抽取10单件)的评价净含量应不低于表明量。
单件包装净含量允许负偏差
产品包装规格(净含量,g)正负偏差(%)
50~100±4.5
100~200±4.5
200~300±3.0
300~500±3.0
500~1000±3.0
1000~±3.0
~±1.5
5试验方法
5.1感官指标
外观、感官指标用目测、嘴尝、手感方法检验其色泽、组织状态、滋味和气味及杂质(原料投产前进行检验)。
5.2理化指标
5.2.1水分含量按GB/T5009.3-2024规定的方法测定。
5.2.2砷按GB/T5009.11-2024规定的方法测定。
5.2.3铅按GB/T5009.12-2024规定的方法测定。
注5.3卫生指标检测
细菌指标中大肠杆菌按GB/T4789.3-2024进行检验,霉菌按GB/T4789.15-2024进行检验,致病菌按GB/T4789.1~4789.29-2024中致病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生产单位以每班生产的产品为一检验批次,产品须由厂质检部门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方可出厂。
6.1.2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合格在大包装中附以产品合格证。
6.1.3出厂检验应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少颂蔽于20袋(瓶)产品作为检验样品。
6.2型式检验
6.2.1常年生产的产品每6个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2)当工艺改变可能影响质量时;
(3)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4)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2.2型式检验抽样应在出厂检验合格批次中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瓶)产品作为检验样品。
6.3判定规则
所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为合格。若检验结果中出现不合格项目,可从该批产品中再次随机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
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销售包装:按GB7718规定执行。
7.1.2产品运输包装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执行标准编号、公司名称、地址、生产日期、规格、毛重以及“防潮”等图示标志(按GB/T191标准执行)。
7.2标签
产品合格证明应标明:产品名称、检验合格印章、检验员代码、出厂检验资格证号、检验日期。
7.3包装
7.3.1产品销售包装:采用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塑料袋、玻璃瓶)。
7.3.2产品运输包装:采用纸箱。
7.4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止挤压和碰撞,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7.5贮存
注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贮,防晒、防雨淋。库房内保持通风、干燥、清洁。
7.6产品在符合上述运输、贮存条件下,保质期塑料袋包装6个月,玻璃瓶装8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24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The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Sudandyesinfoods-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2024-03-29发布2024-03-29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024
I
前言
本标准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4-202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写规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炜,王春燕,李鹏,董广彬,于利军.
GB/T—2024
1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最低检测限: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均为10ug/kg.
2术语和定义
2.1苏丹红
属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料.
3方法要点
样品经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
外标法定量.
4试剂与标准品
4.1乙腈色谱纯
4.2丙酮色谱纯,分析纯
4.3甲酸分析纯
4.4乙醚分析纯
4.5正己烷分析纯
4.6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4.7层析柱管:1cm(内径)×5cm(高)的注射器管.
4.8层析用氧化铝(中性100目~200目):105℃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每100g中
加入2mL水降活,混匀后密封,放置12h后使用.
注: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号氧化铝的活度有差异,须根据具体购置的氧化铝产品略作调整,活度的调整采用标准溶液
过柱,将1ug/mL的苏丹红的混合标准溶液1mL加到柱中,用5%丙酮正己烷溶液60mL完全洗脱为准,4种苏丹红在层析
柱上的流出顺序为苏丹红Ⅱ,苏丹红Ⅳ,苏丹红Ⅰ,苏丹红Ⅲ,可根据每种苏丹红的回收率作出判断.苏丹红Ⅱ,苏丹
红Ⅳ的回收率较低表明氧化铝活性偏低,苏丹红Ⅲ的回收率偏低时表明活性偏高.
4.9氧化铝层析柱:在层析柱管底部塞入一薄层脱脂棉,干法装入处理过的氧化铝至3cm高,轻
敲实后加一薄层脱脂棉,用10mL正己烷预淋洗,洗净柱中杂质后,备用.
4.105%丙酮的正己烷液:吸取50mL丙酮用正己烷定容至1L.
4.11标准物质: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纯度≥95%
4.12标准贮备液:分别称取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及苏丹红Ⅳ各10.0mg(按实际含量折
算),用乙醚溶解后用正己烷定容至250mL.
5仪器与设备
5.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GB/T—2024
2
5.2分析天平:感量0.1mg
5.3旋转蒸发仪
5.4均质机
5.5离心机
5.60.45μm有机滤膜
6样品制备
将液体,浆状样品混合均匀,固体样品需磨细.
7操作方法
7.1样品处理
7.1.1红辣椒粉等粉状样品
称取1g~5g(准确至0.001g)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10mL~30mL正己烷,超声5min,过滤,用10mL
正己烷洗涤残渣数次,至洗出液无色,合并正己烷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mL以下,慢慢加入氧化铝
层析柱中(4.9),为保证层析效果,在柱中保持正己烷液面为2mm左右时上样,在全程的层析过程中不
应使柱干涸,用正己烷少量多次淋洗浓缩瓶,一并注入层析柱.控制氧化铝表层吸附的色素带宽宜小于
0.5cm,待样液完全流出后,视样品中含油类杂质的多少用10mL~30mL正己烷洗柱,直至流出液无色,
弃去全部正己烷淋洗液,用含5%丙酮的正己烷液60mL(4.10)洗脱,收集,浓缩后,用丙酮转移并定容
至5mL,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待测.
7.1.2红辣椒油,火锅料,奶油等油状样品
称取0.5g~2g(准确至0.001g)样品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正己烷溶解(约1mL~10mL),难溶解
的样品可于正己烷中加温溶解.按7.1.1中"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过滤后待测"操作.
7.1.3辣椒酱,番茄沙司等含水量较大的样品
称取10g~20g(准确至0.01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10mL~20mL水将其分散成糊状,含增稠剂的样
品多加水,加入30mL正己烷:丙酮=3:1,匀浆5min,3000rpm离心10min,吸出正己烷层,于下层再
加入20mL×2次正己烷匀浆,离心,合并3次正己烷,加入无水硫酸钠5g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
蒸干并保持5分钟,用5mL正己烷溶解残渣后,按7.1.1中"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过滤后待测"
操作.
7.1.4香肠等肉制品
称取粉碎样品10g~20g(准确至0.01g)于三角瓶中,加入60mL正己烷充分匀浆5min,滤出清液,
再以20mL×2次正己烷匀浆,过滤.合并3次滤液,加入5g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后于旋转蒸发仪上蒸至
5mL以下,按7.1.1中"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中……过滤后待测"操作.
7.2推荐色谱条件
7.2.1仪器条件
色谱柱:ZorbaxSB-C183.5μm4.6mm×150mm(或相当型号色谱柱)
流动相:
溶剂A0.1%甲酸的水溶液:乙腈=85:15
溶剂B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丙酮=80:20
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苏丹红Ⅰ478nm;苏丹红Ⅱ,苏丹红Ⅲ,
苏丹红Ⅳ520nm;于苏丹红Ⅰ出峰后切换.进样量10μl.梯度条件见表1.
7.2.2标准曲线
吸取标准储备液0,0.1,0.2,0.4,0.8,1.6mL,用正己烷定容至25mL,此标准系列浓度为0,0.16,
0.32,0.64,1.28,2.56μg/mL,绘制标准曲线.
7.3计算
GB/T—2024
3
按公式(1)计算苏丹红含量
R=C×V/M(1)
R—样品中苏丹红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由标准曲线得出的样液中苏丹红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样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表1梯度条件
流动相
时间(min)
A%B%
曲线
02575线性
10.02575线性
25.00100线性
32.00100线性
35.02575线性
40.02575线性
GB/T—2024
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苏丹红标准色谱图
————————————
min035
mAU
0
1
2
3
4
VWD1A,Wavelength=476nm(SUDAN4\0.D)
5.752
10.506
15.517
21.870
SudanI
SudanIISudanIII
SudanIV
问:无公害食品辣椒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有哪些?
(1)感官标准属于同一品种规格,色鲜,果实圆整、光洁,成熟度适中,整齐,无烂果、异味、病虫和明显机械损伤。(2)卫生标准根据国家制定的无公害食品(蔬菜)标准规定绝念(GB.1—2024),无公害食品辣椒产品应符合以下卫生标准:
①重金属及有害物质限量。见表15。
表15蔬菜重金属及有害物质限量项目指标(毫克/千克)铬(以Cr)计≤0.5镉(以Cd)计≤0.05汞(以Hg)计≤0.01砷(以As)计≤0.5铅(以Pb)计≤0.2氟(以F)计≤1.0亚硝酸盐(NaNO2)计≤4.0硝酸盐≤600(瓜菜类)≤1200(根菜类)≤3000(叶菜类)
②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见表16。
表16蔬菜农药最大残留量标准通用名称商品名称毒性最高残留限量(毫克/千克)马拉硫磷马拉松低不得检出对硫磷一六零五高不得检出甲拌磷三九一一高不得检出甲胺磷—高不得检出久效磷纽瓦克高不得检出氧化乐果—高不得检出克百威呋喃丹高不得检出涕灭威铁灭克高不得检出六六六—中0.2滴滴涕—中0.1敌敌畏—中0.2乐果—中1.0杀螟硫磷—中0.5倍硫磷百治屠中0.05辛硫磷肟硫磷低0.05乙酰甲胺磷高灭磷低0.2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中0.5奎硫磷爱卡士中0.2
表16蔬菜农药最大残留量标准}(续)-1通用名称商品名称毒性最高残留限量(毫克/千克)敌百虫—低0.1亚胺硫磷—中0.5抗蚜威辟蚜雾中1.0甲萘威西维因,胺甲萘中2.0二氯苯醚菊酯氯菊酯,除虫精低1.0溴氰菊酯敌杀死中0.2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中0.2氟氰戊菊酯保好鸿,氟氰菊酯中早码0.2三唑酮粉锈宁,百理通低0.2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低0.5百并睁困菌清Danconi1287低1.0噻嗪酮优乐得低0.3五氯硝基苯—低0.2灭幼脲灭幼脲三号低3.0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