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除草技术 生姜除草技术
生姜除草技术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料和药材,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防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生姜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除草方面。那么,生姜除草技术究竟是怎样的呢?
生姜除草的原理
生姜的除草原理主要是利用生姜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姜黄素,它可以抑制植物生长的关键酶系统,进而抑制杂草的生长。生姜还含有挥发性油脂,可以产生一定的药效,对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生姜除草的方法
生姜除草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生姜水浸泡
将生姜切成小片或者切碎,放入水中浸泡1~2天,待水变黄后,过滤出姜汁,将其均匀地喷洒在杂草上即可。此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杂草防除。
2.生姜水煎液
将生姜切成小片,加水煮沸,再小火煎煮20~30分钟,直到水变**,过滤出液体,将其均匀地喷洒在杂草上即可。此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杂草防除。
3.生姜粉末喷洒
将生姜晒干或烘干,磨成细粉,均匀地喷洒在杂草上即可。此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杂草防除。
生姜除草的注意事项
1.生姜除草剂使用前应将其稀释,避免过度使用。
2.生姜除草剂对不同的杂草防除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3.生姜除草剂使用时应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误食。
4.生姜除草剂使用后应进行清洗,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姜除草技术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同时对环境也没有污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姜除草剂不应过度使用,否则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生姜除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合理使用。
相关百科知识
姜黄素(jiānghuángsù):一种**的天然化合物,是生姜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等多种生物活性。
挥发性油脂(huīfāzhìyóu):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油脂,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防腐、抗菌、解热镇痛等多种作用。
参考来源:
《生姜除草技术及应用研究》
《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相关拓展:
姜(姜科姜属植物)释义:
姜(拉丁学名:ZingiberofficinaleRoscoe),别名生姜,是芭蕉目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姜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柄,叶舌膜质。穗状花序球果状,苞片卵形,淡绿色或边缘淡**,顶端有小尖头。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耐阴而不耐强日照。根茎供药用,干姜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生姜主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又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该类植物分布于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亚洲热带地区。
其根茎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C15H26O),姜烯(Zingiberen,C15H24),莰烯,水茴香烯,龙脑,枸橼醛及按油精等。此外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C17H2403)及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C11H14O3)等。
问:生姜地里除草,用什么除草剂?
生姜地里除草,可用精喹禾灵。但最好用人工拨除。精喹禾灵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牛筋草、狗尾草、看麦娘、野燕麦、雀麦、马唐、画眉草等。提高是药剂量可以防除狗牙根、白茅、芦苇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无效。
使用作物:大豆、棉花、芝麻、油菜、花生、白尘指陪菜、西瓜等。
注意:喷药后2小时降雨对药效影响不大,不必补喷,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作物叶片可能会出现药害现象,但不会影响产量。
生姜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伤根。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1至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无公害生姜生产,最好不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逗虚土等方法防除杂草。
浇水
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浇水,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期虽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夏季勤浇水,可降低地温,以早、晚浇水为好,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至80%。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贮藏。
追肥与培土
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幼苗期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应追一次“壮苗肥”,每亩随水冲施腐熟人粪**1000千克,或**素10千克。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派蠢追施“转折肥”,可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并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15至20千克。9月上旬前后,姜的根茎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补充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
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黑暗、潮湿,需要进行培土。一般于立秋后结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至3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表。
采收留种
姜不耐寒,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获。收后自茎杆基部削去地上茎(保留2厘米至3厘米茎茬),不需进行晾晒。
采收
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
⑴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
⑵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
⑶种姜的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至5片叶片时,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
留种
留种用的姜块,最好另设留种田进行栽培,在生长期间多施钾肥(草木灰等),少施氮肥(如**素等)。采收时晾晒数天,降低种块水分进行贮藏。也可在大田生产中选择植株健壮、姜块充实、无病虫害感染、不受损伤的姜块,进行晾晒后,贮藏作种。
问:生姜苗后用什么除草剂
目前姜田普遍推广使用除草醚杀草,主要采用喷雾法或毒土法进行土壤处理。喷雾法是:每亩用0.75~1千克除草醚,先加入少量水调和均匀,然后再加水稀释至足量,一般每亩加水100升左右,配成药液,于生姜播种后昌纤,趁土壤潮湿时,将药液均匀地喷在美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注意要倒退操作,防止脚踏地面破坏土表药膜,影响杀草效果。喷药后应保持全面湿润,杀草效果一般可达答迅郑清颂85%以上,对姜苗安全无害。毒土法是:每亩用0.75~l千克除草醚,先将药剂撒在少量(2~25干克)细土上,使土与药充分混匀,或者先将除草醚溶于少量水中,再将药液喷在少量细土上,混合均匀,然后再扩大土量,通常每亩用预先筛过的半干半湿的细土15~25千克,充分混匀后,堆放10~14个小时,让药剂被土充分吸收。于种姜播种后,将毒上均匀撒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即可。在施药过程中,同样应倒退撒毒土,以防破坏药膜。
问:大姜使用什么除草剂最好?谢谢
目前姜田普遍推广使用除草醚杀草,主要采用喷雾法或毒土法进行土壤处理。喷雾法是:每亩用0.75~1千克除草醚,先加入少量水调和均匀,然后再加水稀释至足量,一般每亩加水100升左右,配成药液,于生姜播种后,趁土壤潮湿时,将药液均匀地喷在美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注意要倒退操作,防止脚踏地面破坏土表药膜,影响杀草效果。喷药后应保持全面湿润,杀草效果一般可达85%以上,对姜苗安全无害。毒土法是:每亩用0.75~l千克除草醚,先将药剂撒在少量(2~25干克)细土上,使土与药充分混匀,或者先将除草醚溶于少量水中,再将药液喷在少量细土上,混合均匀,然后再扩大土量,通常每亩用预先筛过的半干半湿的细土15~25千克,充分混匀后,堆放10~14个小时,让药剂被土充分吸收。于种姜播种后,将毒上均匀撒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即可。在施药过程中,同样应倒退撒毒土,以防破坏药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