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蓟马科是什么目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78 次
蓟马科是什么目

蓟马科是什么目?蓟马科(Thripidae)是昆虫纲、翅目、蓟马亚目、蓟马科的一个目,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害虫,如烟草蓟马、棉铃虫等。这些害虫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蓟马科的研究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蓟马科的生态特征

蓟马科是一类非常小的昆虫,体长只有0.5-5mm不等,身体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色彩多为淡黄、浅棕或黑色。蓟马科的生活史非常短暂,通常只有2-4个星期,但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它们能够进行多次繁殖和寄生,因此对于蓟马科的防治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蓟马科的危害特征

蓟马科的害虫主要以植物为食,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蓟马科害虫的危害表现为:1、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黄化、萎缩、叶片弯曲等;2、寄生病毒,传播病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3、在植物上产卵,繁殖后代,导致植物受到更严重的危害。

如何进行蓟马科的防治

针对蓟马科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病虫害等;2、选用耐蓟马的品种,减少害虫的繁殖;3、利用天敌,如甲虫、蜘蛛等,进行生物防治;4、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拓展百科知识

1、蓟马科的昆虫主要以植物为食,但也有一些蓟马科昆虫会吃其他昆虫,起到天敌的作用。

2、蓟马科昆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只蓟马科昆虫可以在一个月内繁殖出上千只后代。

3、蓟马科害虫的危害不仅限于农业生产,还会对城市绿化、花卉种植等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2、《昆虫分类学》(第二版)

3、《农业昆虫学》(第二版)

相关问答拓展:


黑色细长尾巴尖往上翘的小虫?

是榕管蓟马。

榕管蓟马是马属缨翅目、管蓟马科的昆虫,其成虫、若虫危害榕树等植物的嫩芽、嫩叶。其寄主有榕树、无花果、龙船花等。

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江西、上海,随苗木、盆景调运传播到北方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温室内。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西班牙、北美、墨西哥、埃及、阿尔及利亚。

氟酰脲对蓟马效果?

不杀蓟马。氟酰脲是新型含氟昆虫生长调节剂,可阻止昆虫生长过程中蜕皮阶段的几丁质合成,鳞翅目(O型)影响昆虫蜕皮,使害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的表皮,虫体呈现畸形而死亡。对于某些害虫还能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抑制蜕皮变态,抑制害虫的取食速度,具有很高的杀卵活性。在低剂量时,显示对鳞翅目(斜纹夜蛾、小菜蛾、苹果蠹蛾等)、甲虫目(马铃薯甲虫)、半翅目(粉虱)、潜叶虫等害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主要用于棉花、马铃薯、柑橘、玉米、苹果及十字花科甘蓝及茄果类作物番茄、茄子等农作物。

大葱根部有小白虫怎么办?

大葱根部有小白虫,有三种情况,要区别对待

1、葱斑潜蝇

斑潜蝇是危害大葱叶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叶片内,蛀食二层表皮内叶肉组织,呈曲线状或乱麻状隧道,破坏叶的绿色组织,严重影响大葱生长。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清除病叶残体。在葱生长期,发现有被幼虫蛀食的叶子应带出田外深埋,收获后,清理残株落沤肥或烧毁,可减少虫源,并深翻土壤,冬季冻死越冬蛹。(2)化学防治。成虫盛发期喷洒灭杀毙4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幼虫危害期可喷洒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速杀丁1500倍,18%杀虫双600倍,7.5%鱼藤氰乳油1200倍,10%烟碱乳油800倍,均能起到较好防效。发生量大时,一般每7天用药1次。但在大葱收获前15天停用,以防农药残留超过允许标准。

2、蓟马

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危害大葱和葱蒜类其他蔬菜。虫体很小,成虫善跳跃。若虫和成虫均刺吸葱叶汁液,严重时伤面形成密布灰白色小斑点,使葱叶寿命缩短、光合能力降低。蓟马1年发生6~10代,5~9月均有危害,夏季高温干燥天气危害严重。发生期每5~7天喷布40%乐果乳油600倍液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显著。地面撒施老炕灶土,亦可驱虫并有追肥作用。

3、葱蝇

葱蝇又叫韭蛆,幼虫危害葱蒜类蔬菜。春秋季节在假茎靠近地面处产卵,孵化出幼虫潜入叶鞘基部,食幼叶和生长点。成虫产卵期喷布40%乐果乳油600倍液或20%杀灭菌酯乳油2000倍液杀灭成虫。栽植时剔除受害葱苗,把尚未受蛆害的葱苗用以上农药浸泡假茎下部,杀死可能潜伏在内的幼蛆。

茄子叶上有***虫子是什么虫子?

茄虱子,

学名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体长6毫米,半球形,黄褐色,体表密生***细毛。前胸背板上有6个黑点,中间的2个常连成1个横斑;每个鞘翅上有14个黑斑,其中第二列4个黑斑呈一直线,是与马铃薯瓢虫的最显著区别。卵长约1.2毫米,弹头形,淡黄至褐色,卵粒排列较紧密。幼虫共4龄,末龄幼虫体长约7毫米,初龄淡***,后变白色,体表多枝刺,其基部有黑褐色环纹。蛹长5.5毫米,椭圆形,背面有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防治方法:

在幼虫分散前及时喷洒下列药剂: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5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注意重点喷叶背面。

葡萄上吃幼果的是什么虫?

葡萄蓟马

又称烟蓟马。属于瘿翅目,蓟马科。主要危害幼果、花蕾、嫩叶和枝蔓。在我国各个葡萄产区已有广泛的分布,近年来对葡萄的为害有日益增长之势,特别是在葡萄花期为害尤为严重。目前是5月份,葡萄基本进入花期,此时正是防治蓟马的关键时期,蓟马虽小,却为害巨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