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豇豆生长期打什么农药好 豇豆生长期打什么农药好些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88 次

豇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在豇豆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害虫和病原体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豇豆生长期常见害虫和病害

豇豆生长期常见的害虫有豆蚜、豆蝽、豆荚象等,它们会吸食豇豆的汁液,破坏豇豆的生长发育。豇豆的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豇豆的叶片发黄、枯萎、腐烂等现象。

豇豆生长期的农药防治

豇豆生长期的农药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防治害虫

在发现豇豆害虫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氧化乐果等。喷洒时要注意用药量的控制,以免对豇豆产生不良影响。

2.防治病害

在豇豆生长期,如果发现豇豆叶片出现发黄、枯萎、腐烂等现象,可能是豇豆受到了病害的侵袭。此时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常用的杀菌剂有硫酸铜、多菌灵等。喷洒时要注意用药量的控制,以免对豇豆产生不良影响。

3.综合防治

在豇豆生长期,可以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提高豇豆的品质。

注意事项

在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药剂

不同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

2.控制用药量

要根据豇豆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控制用药量,以免对豇豆产生不良影响。

3.注意安全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农药对身体造成伤害。

4.遵守使用规定

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守使用规定,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豇豆生长期的农药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保护豇豆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控制用药量、注意安全、遵守使用规定等,以免对豇豆产生不良影响。

问答拓展:地干豇豆苗长势不好该用什么农药?

豇豆苗长势不好,可用芸苔素。

豇豆(豆角)栽培技术

土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均匀、无盐碱、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保持3年以上轮作,100米内不能种其他品种的豇豆。按常规秋翻、秋施肥、冬灌保墒。

整地施肥

起垄前施基肥,起垄施肥时应加施农药以防有地下害虫。方法是每亩用40%至50%的辛硫磷乳油250至500毫升,拌土20千克,随后盖上朔料、麻袋等捂一昼夜。晚上撒遍繁种田,撒后随即翻入土中。4月末起垄,垄宽0.6米,高20至25厘米,沟宽0.4米。关于垄高,土壤若偏沙可矮些,反之则要高些。垄面一定要平整细碎,要随起垄随即覆上碰粗地膜。

以有机肥为主,适量加入速效化肥。有机肥一般每亩2000至3000千克,再配合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争取做到氮磷钾均衡施用。

适时播种

1、播种方式

豇豆采用直播方式种植。

2、播种要点

直播豇豆主根深、根瘤多、茎叶茂盛,播种宜在终霜期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不宜早播,要尽量避开晚霜。以4月底至5月初为好。播前1至2天在太阳下曝晒种子有利于苗齐苗全;然后用30℃温水浸泡5至6小时后播种。每畦种2行,畦面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至4厘米,每穴播2至3粒种子。

苗期管理

小苗长出第一对真叶到出现三出复叶时是间苗、补苗时期,拔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健笑段镇壮苗;田边地头由于通风透光,每穴可多留1棵苗。间苗时对缺苗处即可补苗,可用移栽的办法,把多苗穴的苗移来。移苗宜早,越早越容易成活。

出苗后期因土壤干燥出苗很差的地块,要及时灌水促使出苗,再不出者立即补种。在开花前如果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灌水;干旱时灌水也应灌小水。蔓生长豇豆在植株长到5至6片叶时,蔓长约50厘米要及时插杆,一穴一杆,然后把一垄两行之间相对的4至5根竹杆绑在一起,绑结点以1.5米左右为宜。竹杆的长度要求2.5米以上。

开花结荚期管理

第l花穗以后要促进结荚和籽粒生长。肥水管理要以促为主。灌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即在进入结荚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伏天时应在傍晚凉爽的时候灌水,每隔7至10天浇1次水。浇水的同时追施1次磷酸二铵20千克/亩,在开花结荚盛期应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共喷3至4次。以提高籽粒饱满度,采收燃陆后期早衰现象易出现,需追施尿素5千克/亩,延缓衰老,以达到提高后期产量的目的。

豇豆(豆角)种植时间春季是3月份左右种,夏季是6月,而秋季是9月。月份的具体要依据当地的温度来判断。

豇豆(豆角)要求高温,耐热性强,生长适温为20至25℃,在夏季3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冻,在10℃以下较长时间低温,生长受抑制。

问答拓展:每年的7、8月份,是豇豆病虫的易发期,如何防治病虫害?

夏豇豆一般在6月到7月初播种,采摘期在8—9月份,夏豇豆生产制造期内经常遭受持续高温、旱灾、风吹雨打等不好气温条件的危绝滑害。与此同时夏豇豆生产期处于持续高温、高低温的环境中,其病虫害产生叶较严重,因此提升豇豆种植的创新管理,尤其是病虫害的科学档山防治是夺得产量的最关键的重要环节。每一年产生4-5代。预防除用立即消除田里花落、落荚,切除遇害的干尖和豌豆集中化损坏外,

通常是选用药物预防。药物预防的策略是“治花不管荚”,则在豇豆始开花期第1次服药,之后间距7-10天1次,持续2-3次。打药时间以早上8时前花瓣儿伸开中为好,这时绦虫卵可充足触碰药水;药物可选用菊酯类以及混配中药制剂,如敌杀死、速灭杀丁、灭杀毙等。如在结荚后服药一定要在采收后打药,严禁采前打药,防止中毒了。农民必须对栽培技术执行加强,

并维持田里的透光率与透风性,保证栽种合理性,不必大批栽种与聚集栽种,那样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产生。除此之外,针对患病的枯叶应该及时消除,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在症状前期环节,农民也可选用药物方法,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根据匀称喷撒,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产生。豇豆一般在6月-7月初栽种,

栽种期内可能遭受持续并蠢腊高温或是干旱气候等因素影响,这时候的豇豆的病虫害产生也较为严重。大病田勿连种,最好是水旱轮作,至少也要引浸水田一段时间(20天以上)再翻耕栽种。主要有豇豆花叶病与豇豆黄花叶病。关键病毒感染病源是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和青瓜花叶病毒。主要表现叶上显黄点、黄绿相间与深绿色相间的斑点、畸型,很严重的植物偏矮,乃至不可以盛开以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