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白粉病如何治疗 白青稞是什么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655 次
青稞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青稞的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质,严重影响青稞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以下介绍几种治疗青稞白粉病的方法。
1.化学药剂治疗
化学药剂治疗是目前治疗青稞白粉病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杀菌剂,如三唑酮、咪鲜胺等。在使用化学药剂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按照药剂说明书正确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 避免使用过期药剂
- 注意药剂的喷洒时间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2.生物制剂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来控制病害。对于青稞白粉病,可以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如拮抗细菌、真菌、细菌等。生物制剂治疗的优点在于对环境和人体无害,但是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弱,需要多次使用。
3.防治措施
除了使用药剂和生物制剂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预防青稞白粉病的发生: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气
- 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菌扩散
- 选择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易感品种
- 注意施肥,保证植株养分均衡,提高植株免疫力
治疗青稞白粉病需要综合考虑药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和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病害。同时,也需要注意药剂使用的安全和环保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相关拓展:
问:青稞白粉病用什么农药?
青稞白粉病可以采用百分之十五的三唑酮、百分之二十五的丙环唑乳油和百分之十二点五的烯唑醇等喷洒。烯唑醇,又名速保利;为三唑类除菌剂,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除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从而起到除菌作用。
烯唑醇特点及使用
作用特点:属三唑类除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引起麦角甾醇缺乏,导致真菌细胞膜不正常,最终真菌死掉,持效期长久。对人畜、有益昆虫、环境安全。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除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如锈病、黑粉病、黑星病等有特效。
另外,还对尾孢霉、球腔菌、核盘菌、菌核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有良效。
剂型
12.5%超微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防治花卉、草坪草锈病,白绢病等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防治梨黑腥病3500至4000倍液。防治小麦白粉病、稻田纹枯病用量32至64克/亩。
注意事项
施药过程避免药剂沾染皮肤;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施药后,对少数植物有抑制生长现象。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问:葡萄叶子白粉病怎么治?
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早定梢,梢距合理,保持通透。
白粉病菌接触到叶片即可生根发芽,一旦过了潜伏期,爆发只是机会问题,在病害发生初期进防治十分重要。
白粉病的常规防治多用唑类杀菌剂。
白粉病爆发期需要加大***量,喷药时先将叶面全部喷湿,如果是大棚,就要考虑大湿度是否会引发其它的病害。
勤施肥,施用沃叶水溶肥可以提高抗性,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上一篇:小麦黄锈病怎样防治 下一篇:锈病用戊唑咪鲜胺怎么样 戊唑嘧菌酯治锈病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