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菌唑对小麦白粉病 腈菌唑治小麦什么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会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异常,减少产量和品质。针对这种病害,农业专家们研究出了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使用腈菌唑。
腈菌唑的特点
腈菌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够有效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包括小麦白粉病。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阻止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与其他杀菌剂相比,腈菌唑具有以下优点:
- 作用广谱,能够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 效果持久,能够保护植株长时间免受病害侵袭
- 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腈菌唑的应用方法
腈菌唑可以通过叶面喷雾或土壤施用的方式进行防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叶面喷雾
在小麦生长期间,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雾,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白粉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腈菌唑溶解在水中,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调配
- 将溶液倒入喷雾器中,调整好喷雾器的喷雾角度和压力
- 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喷雾,避免高温时喷雾
- 将喷雾器对准小麦叶面,均匀喷洒药液,确保每片叶子都被覆盖到
- 喷雾后,注意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土壤施用
土壤施用腈菌唑可以预防和控制小麦白粉病,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将腈菌唑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溶解在水中
- 将药液均匀地倒在小麦根部周围的土壤上
- 用锄头轻轻松土,使药液能够渗透到土壤深处
- 施药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总结
腈菌唑是一种有效的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能够广谱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同时还具有持久、环保等优点。在使用腈菌唑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配比和使用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相关拓展:
问:腈菌唑对小麦白粉病怎么样?价格
效果一般,小麦白粉病,高温,田间湿度大,发病严重,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防治,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小麦白粉病严重的可以用50%醚菌酯20克加30%苯甲·嘧菌酯30克喷施。
问:腈菌唑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好吗?
防治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目前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做好赤霉病的防治,是小麦获得丰产丰收的前提和保障。经查询,目前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共有411个,有单剂也有复配制剂,在这些众多的药剂品种中,那个药剂对赤霉病效果最好呢?
1、三唑类
三唑类杀菌剂是目前登记最多的品种,主要有戊唑醇、己唑醇、丙硫菌唑、叶菌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等。从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看,活性最高,效果最好的的就是戊唑醇,戊唑醇不仅对小麦赤霉病有较高的防效。还能显著降低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提升小麦品质;丙硫菌唑与叶菌唑虽然也有很好的防效,目前制剂登记企业较少;氟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也不错,同时还可兼治纹枯病和叶枯病,登记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多。
2、抗生素类
抗生素类杀菌剂有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四霉素,这些药剂对赤霉病病菌活性不高,但能诱导小麦产生抗性。还能抑制赤霉病菌产生毒素。在生产上需要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铜盐、福美双等杀菌剂混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苯并咪唑类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主要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丙硫唑,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起效,与多菌灵相比,内吸性和持效性更好,防效也高于多菌灵。但是由于多菌灵长期单一的重复使用,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不断上升。还会显著刺激病菌产生DON毒素,影响小麦品质。在赤霉病发生严重地区,或病菌抗药性较高的地区不提倡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及其复配剂。
咪唑类
咪唑类杀菌剂主要有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及咪鲜胺铜盐,咪鲜胺具有保护和铲除双重作用。还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效,但咪鲜胺安全性差,容易发生药害。目前登记用于赤霉病防治的咪鲜胺单剂较少,咪鲜胺锰盐、咪鲜胺铜盐的杀菌活性比咪鲜胺更高,锰盐、铜盐还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改善代谢、增加糖分、提高品质的作用。但是不能兼治小麦的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有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肟菌酯、烯肟菌酯等。这些杀菌剂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具有保护、治疗、渗透和传导作用,除了对病菌的直接作用外,还能提高小麦对氮肥的吸收,调节小麦生长,提高产量。但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单独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还可促进赤霉病病菌产生DON毒素,提高小麦的毒素污染水平,一般需要与三唑类杀菌剂混合使用,不仅能提高防效,还能降低DON毒素合成。
氰基丙烯酸酯类
氰基丙烯酸酯类目前登记的只有氰烯菌酯,氰烯菌酯不仅对小麦赤霉病具有高防效,还能大幅降低籽粒中DON毒素含量。研究表明,使用氰烯菌酯可以将赤霉病指数和真菌毒素水平降低80%以上,保障了食品安全。但是该药剂属于转化型杀菌剂,杀菌谱狭窄,仅对镰刀菌有效果,对小麦上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基本无效,且作用位点单一,选择性强,存在一定抗药性风险。价格也比较贵,因此在生产上多使用复配剂。
酰胺类
酰胺类杀菌剂目前登记的只有萎锈灵、氟唑菌酰羟胺。萎锈灵是第1个酰胺类杀菌剂,由于多年使用,病菌抗药性强,常与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混配使用。氟唑菌酰羟胺是2024年在我国登记上市,该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突出,并能大幅降低小麦籽粒中DON毒素含量,明显提高小麦产量;缺点是残效长,价格昂贵,使用时可与其他药剂品种混配,减少其用量。
多靶标位点类
多靶标位点类杀菌剂主要有福美双和百菌清,这两种药剂均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作用于赤霉病病菌多个靶标,不易产生抗性。但这类杀菌剂无内吸性,以保护为主,单独使用难以有效控制赤霉病,常与其他农药混配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