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芪种子

2024-06-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738 次
黄芪种子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的种子可以用于繁殖黄芪植株。黄芪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黄芪的生长发育和药材品质,因此选择优质的黄芪种子至关重要。

黄芪种子的特点

黄芪种子是一种小而硬的种子,颜色为棕色或深褐色。黄芪种子的皮薄而坚硬,易于保存,但也容易受到虫害和霉变的侵害。在收获和储存黄芪种子时需要注意保鲜和防虫。

选择优质的黄芪种子

选择优质的黄芪种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颜色:优质的黄芪种子颜色均匀,没有杂色或变色。
  • 大小:优质的黄芪种子大小均匀,形状规整。
  • 重量:优质的黄芪种子比较重,手感沉实。
  • 皮薄:优质的黄芪种子皮薄而坚硬,易于破壳。
  • 无虫害:优质的黄芪种子没有虫害和霉变。
黄芪种子的种植方法

黄芪种子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可以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前需要将黄芪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使种子表面的硬壳软化,有利于发芽。然后将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0-15天就能发芽。

拓展百科知识

黄芪,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黄芪根入药,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黄芪种子是繁殖黄芪的重要材料,也可用于制作种子糕点等食品。

参考文献: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相关问答拓展:


黄芪根怎么栽?

黄芪系深根植物,以种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细沙地或沙壤土地为宜,下潮地、重盐碱地不宜种植,否则易造成烂根,影响生长。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宜,土壤微酸性或中性为宜。

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4000kg,二胺15kg,磷肥40kg,生物钾肥5kg,均匀撒施,然后进行深翻,播种前一周进行覆膜,覆膜有利于地温回升,易于种子发芽。

黄芪的种植方法?

一、圃地选择黄芪适应性强,野外环境主要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黄芪生性喜欢干燥凉爽通风的生长环境,耐寒耐旱,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田地中,黄芪具有深根性,主根可垂直向下生长1米以上,所以在许多公路,铁路,山坡等防止水土流失也选择种植黄芪。

二、整地1、深耕:黄芪以根部入药,土层肥力和厚度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拿到土地后,先将杂草杂树清理一遍,然后施上一次底肥,土地结板的要多用农家肥,每亩用量4~6吨,以猪牛羊粪最好。最后才是耕地耙地,要求土壤细碎松软,没有大土块,不漏耕不漏耙。2、作畦:有浇灌条件的土地可以作畦培育,畦宽1.5~2米,长度10~30米之间,畦尾低,并且留排水沟。无浇灌条件的不作畦,但土地不可积水,地势要平坦,排水顺畅,将土地整平搂平。

三、醒种处理本身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就很高,不醒种也是可以的,但是经过简单的水泡催芽之后可以达到更高的发芽率,因此大家只需要在播种之前进行12小时左右的浸泡就可以了,这个是比较简单的

四、播种黄芪播种深度2~5厘米,可用机器条播,人工撒播,行距30~40厘米,注意疏密,旱季播种还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

五、苗期管理5~7天出苗,苗期主要以松土,除草两个工作,但黄芪小苗全部出齐后,需要间苗一次,拔出发芽迟的苗生长态势弱的苗,株距保持15公分一棵为宜,不可过多或过少。

东北黄芪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选地整地:喜凉爽的环境,耐旱、怕热、怕水涝、忌高温。浸种处理:将种子浸在50℃的温水中。适时播种:春播时间为3-4月份,秋播时间为10月上中旬。栽培管理:保持株距为10-15cm,出苗后要进行中耕除草,生长期间可施人畜粪水、磷肥、硫酸铵。适时收获:播种后2-3年可收获,收入约为1600元/亩。

space

一、选地整地

1、黄芪喜爱凉爽的环境,耐旱、怕热、怕水涝、忌高温,黄芪主根向***直生长,适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土壤种植。

2、播种前可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3000-4000kg,磷肥25-30kg,耙耱平整后起垄,垄宽为40-45cm,垄高为15-20cm,行距为40-45cm。

space

二、浸种处理

1、黄芪种皮坚硬,播种后不易发芽,播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可将种子浸在50℃的温水中搅动,等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涝出洗净放在湿毛巾上,再盖1块湿布催芽,等待裂嘴出芽后播种。

2、也可以在种子中放入2倍的河沙搓揉,擦伤种皮,也能迅速发芽,然后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分钟后,迅速放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可播种,发芽率高达90%以上。

space

三、适时播种

1、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14-15℃,春播时间为3-4月份,秋播时间为10月上中旬,可选择条播,在垄面上开1.5-2cm的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将种子盖严。

2、然后在两垄沟的沟田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等待15天就会出苗,平畦种植也可以,但发病比较多,根形不如垄栽的好。

3、一般常用育苗移栽,将直播苗在春季,按照20×40cm的株行距边起边栽,沟深为10-15cm,将苗顺放于沟内,播后覆土,每亩用苗量为1.5万株左右。

space

四、栽培管理

1、间苗定苗

直播苗高度为5-7cm时,需要及时间苗定苗,株距为10-15cm。

2、中耕除草

出苗后需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注意向土垄培土,使土垄保持原来的宽度,一般可除草2-3次。

space

3、追肥

间苗定苗后需要进行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kg或尿素5kg,施后浇1次水,在6月中下旬进行中耕除草后,施堆肥1000kg、磷肥30kg、硫酸铵5kg,混合于垄上开浅沟施于其中,然后覆土浇水。

4、防治病虫

黄芪主要的病害为白粉病,一般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紫纹羽病会为害根部,导致烂根,植株自上而下黄萎,严重时整株死亡,需要拔除病株烧毁,病窝用石灰粉消毒,同时需要加强其它虫害防治。

space

五、适时收获

1、一般播种后2-3年可收获,在秋季9-11月或春季越冬萌芽前都可采收,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

2、收获后去净泥土,趁鲜切下芦头,晒至半干将根理直捆成把,再晒或烘干就成为了生黄芪,每亩收入大约在1630元。

黄芪好种植吗?

好种植,1)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各省区均适宜种植黄芪。

(2)黄芪为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种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

.成本投入

(1)种子费用:一般每亩地大约需要2.5公斤种子,种子价格为100元/公斤,需要250元。

(2)土地租金:每亩600元。

(3)肥料费用:一般每亩地需要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每亩需要400元左右。

(4)人工费用:浇水、种植、采挖、管理等费用,按每亩500元计算。每亩总成本约1750元。

2.收入分析

黄芪亩产干品350~400公斤,目前黄芪市场销售价格是18~23元/公斤,每亩收入可达6300~9200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为4550~745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果种植户自己留种种植,效益将更高。

黄芪的种植方法及条件?

黄芪是一种中草药,其种植方法和条件如下:

1.选择合适的土壤:黄芪适合在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中种植。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

2.光照条件:黄芪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日照时间至少应达到6-8小时。

3.温度要求:黄芪喜欢温暖的气候,毛茸茸的叶片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寒冷气候的伤害。种植温度应在10-25摄氏度之间。

4.种子处理:黄芪的种子种植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使用硫酸浸泡法,将种子浸泡在0.1%-0.2%的稀硫酸中,浸泡12-24小时,然后取出晾干。

5.播种和育苗:把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培养箱中,用肥沃的土壤覆盖种子,然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适宜的温度可促进种子发芽。

6.移植和管理:黄芪苗期一般需要3-4个月,当苗木长到约10厘米高时,可以移植到固定的种植床或花盆中。每株黄芪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保持土壤的湿润,并定期除草和松土。

7.肥料施用:黄芪生长期需要较多的养分。在生长季节,可每隔30-40天施用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

8.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黄芪植株,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9.收获和储存:黄芪的根部通常需要种植3-4年才能收获。在收获时,将黄芪根部挖出,清洗干净,晾干后储存。

以上是黄芪的基本种植方法和条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理条件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参考当地的种植经验和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