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如何种植
这一篇内容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一下“香蕉如何种植”的内容进行诠释,希望对广大农友有些许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香蕉可以播种种植、块茎种植、吸芽种植、分株种植。播种繁殖前先将种子放到温热水中泡,如此能促进更快发芽。
通常种子要泡24-48小时左右,等种子吸取充足的水分含量,表皮变的软后再从水中取出,晾干水分含量。播种最好用沙土,准备好后将香蕉种子直接均匀的播种在土壤层表面,紧接着覆盖薄土,适度喷洒水份保湿,并温度控制在15℃左右,如此大概一个多月种子就能长出新芽。
香蕉具有清热润肠的功效,适量吃香蕉可以缓解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还能增进肠道蠕动,因为不建议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以免加重腹泻症状引起脱水。香蕉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大量糖,是高血糖指数的食物。
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应尽量避免吃香蕉。虽说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增进肠道蠕动,但它也富含单宁酸。
未成熟的香蕉含量较高。如果你不小心吃了它,它会加重**。
好文探索:种香蕉是怎么培育苗木的?三大常见育苗方式,轻松种出高品质果品
香蕉是南方热带水果,在北方是不能种植结果的,所以我国北方大部分国民朋友都不知道香蕉是怎么进行繁殖的,可能有人会认为跟常见的桃树、梨树一样是采用嫁接方法进行培育繁殖苗木。这样想就错了,因为香蕉与常见的南北方都能种植的这些果树是不一样的,包括树体生长结构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说繁殖方法就有很大的区别。
下面就主要以香蕉常见的三个育苗方式进行解析。香蕉有吸芽苗、块茎苗和组织培养苗等三个方法培育苗木来作为种苗,但目前生产上几乎全部采用组织培养苗,可以快速、高效、大批量同时进行培育繁殖,不仅保证质量,还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就跟着小果一起来详细的了解香蕉的三种常见育苗方式吧。
吸芽苗应选择球茎粗大充实、幼叶展幅狭小的剑芽,或由剑芽长成的高1.2~1.5米、根多、幼叶未展开的健壮吸芽苗,不宜采用假茎细弱、远离母株、叶片早展开的大叶芽。
春植可选缕衣芽(过冬笋芽),夏秋植可选2~5月长出的“春笋”(“红笋”)、“夏笋”或从已采收的蕉头抽出的健壮大叶芽。种苗应从品种纯正、无病虫的蕉园选取。
若在线虫疫区取苗,必须经过消毒,即吸芽苗挖出后剪除根系,然后在53~55℃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
缕衣芽根系较多,定植后先长根后出叶,生长迅速,结果早。
“春笋”定植后先出叶后长根,只要季节合适,均容易成活。
吸芽苗的优点与缺点:吸芽苗在种植第一造就可获得较高产量。缺点是容易带病原菌,植株间一致性较差。
株龄6个月以内、距离地面15厘米处茎粗15厘米以上的吸芽,均可取块茎作种苗。取苗时将假茎留10~15厘米高切断,挖起块茎即可。
块茎苗的优点是:运输方便、成活率高、生长结果整齐、植株矮、较抗风。但高温多雨季节块茎切口易腐烂,应少伤害母株,必要时对块茎进行消毒。
切块时间最好在11月至翌年1月。
块茎苗切割方法:将地下茎挖出后,切成120克以上的小块,大的地下茎可切成8块,小的切成2块,每块留1粗壮芽眼,切口涂草木灰防腐。
按株行距15厘米,把切块平放于畦上,芽朝上,再盖一层薄土、覆草,长根、出芽后施肥。到5~6月苗高40~50厘米可移植。
块茎的第一代苗的产量稍低于吸芽苗。
组织培养苗是以特定营养成分的无菌培养基,从香蕉芽的顶端分生组织诱导不定芽,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增殖和诱导生根,成为试管苗。
试管苗转移到温室苗床上,经过2~3个月培育,株高15厘米、12片叶时即可作种苗。
生产组培苗前,香蕉外植体可经脱毒处理并经病毒检测,培育无病无毒苗。
组培苗的优缺点:运输方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期一致、采收期集中等。缺点是初期纤弱、易感病虫害,需特别保护。我国香蕉试管苗年生产规模超过1亿株,香蕉试管苗在主产区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作为主流的苗木培育方式,组织培养苗的要求是:长势健壮,高度和叶片数整齐一致,根系新鲜无褐化,无矮化、徒长、花叶、黄化、畸形等变异,无病虫害。
新植苗的发育状况介于大叶芽与剑芽宿根苗之间。
长新根前,新植苗从球茎吸取养料。不过,第一代吸芽不受母株控制,其营养生长期(从定植到抽蕾)比宿根剑芽短约20%,果穗小20%~40%。
以上介绍的三个香蕉育苗方法,各有各的优势与缺点,一般大型的育苗培育机构不仅要保证繁殖效率,更要考虑到苗木的安全性、健康性,故采用组织培养苗木便成为了主流的香蕉育苗方法。
精选问答:
1、香蕉如何种植?利润和市场前景如何?
蕉园经翻犁风化后,按株行距开定植穴。山地蕉园的定植穴适当加深加大,宽、深各约1米,施足腐熟基肥,与表土充分混合。平地蕉园也要开好定植穴,宽、深各约0.5米。水位较高的平地蕉园,可整成略高出地表的蕉畦或小土墩,然后开穴定植。
种植的深度,以比吸芽种苗原来的深度稍深1~2厘米为宜。种植过深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山地比平地稍深些,秋植比春植略深些。定植过浅,易露球茎,不利于蕉株的生长。定植后覆盖细土,用脚踩压实,然后浇足定根水。秋植或旱季种植,宜在蕉头附近盖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香蕉试管苗的定植(营养杯苗),开坑(植穴)要与施入基肥同时进行,植穴宽60厘米×长60厘米×深40厘米,基肥以腐熟土杂肥为主,每株约20~25千克,每亩加入过磷酸钾50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要与土杂肥拌匀堆沤半个月,以上才能使用,香蕉试管苗定植宜在晴天,由于苗很幼嫩,最好先在施足基肥的穴中中盖一层薄瘦土,因为试管苗初期不能承受过重肥量。然后把苗放入穴中,小心用刀割破营养杯塑料袋(应尽量避免伤根),用碎土填平后稍压实,埋土不宜这深,约8~10厘米左右,在假茎的基部与长根之间,以不露宜,最后淋足定根水,以后应定期浇水或叶面**,保持土壤湿润,直到长出两片新叶。浇水是重要一关,应在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以勿过量为好,否则易烂根死苗。如天气干旱,太阳强烈,最好用树叶等物遮阴,或用稻草覆盖坑面。
蕉苗按种苗大小分级种植,丛植的每丛须先大小较一致的种苗,以防定植树后长得参差不齐,强苗抑制弱苗。吸芽苗种植时种苗的伤口,蕉鼻要同一方向,方便管理。
不用人工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栽培方法叫做香蕉的有机栽培法。其目的是生产"有机食品"(我国称为"绿色食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和安全的需要,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趋势。从生产者的角度看,有机栽培法比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栽培法困难得多,对生产者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高得多。首先是生产者的观念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对生产出来的香蕉果品不只是考虑可接受的最低产量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品质指标尤其是农药和化学物品的残留。 要达到最低产量要求,生产者必须对香蕉的生长发育特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天然肥料和天然农药资源有较深刻的了解,懂得在香蕉最需宴的时间加以应用。第三,生产者还必须具有在不用人工药物的栽培技术下可能给产量带来的风险意识。一般的蕉农生怕管理失误造成损失,往往是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我国许多香蕉产区为了增大蕉果,提高产量,普遍应用的蕉果"膨大剂",看来在国际香蕉市场上也是不能被接受的。香蕉的有机栽培不但包括采前管理,还意味着采后处理中也要减少或不使用任何的防腐剂。
(一)香蕉有机栽培中树体管理的原则
首先是最大限度地促进蕉株的早生长和快生长,形成最大量的叶片和叶面积;合成最多的光合产物,并且保证光合产物最大量地分配到蕉果形成中去;其次是促进最大量地形成蕉果。这两点在香蕉栽培中完全是和谐统一的。
(二)有机栽培中的天然管理方法与风险
假如树体管理是以经济和食物供应来评估的,那么,保证蕉果年度间的稳定高产和优质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就因为担忧达不到这个目标,蕉农才普遍而大量地使用人工杀虫剂和化学肥料,甚至宁愿多付出一些代价,才感到心安理得。
采用天然方法进行香蕉生产的蕉农可能具有不同的生产目标,其重点更多地放在不含化学残留及与自然栽培相关联的品质指标上。甚至于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接受较低和较不稳定的产量以达到此目标。因此他们要冒一定的金融风险。实行有机栽培的蕉农采用风险管理方法是有益的。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确定要冒什么样的风险。必须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质量和什么样的产量才是可以接受的。根据你的财政目标、你面临的市场和你希望采取的栽培技术的不同,上述指标可能是变动的。 实行自然或有机栽培的蕉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大自然能够提供多少就接受多少;二是把目标设定在其技能限定的范围内。后者面临的挑战就大得多;他们比那些依靠人工杀虫剂和化学肥料的蕉农更需要掌握栽培管理技能。
(三)香蕉有机栽培的主要措施
1.选择最适宜的生态地理区和小气候环境温度、降水的平均值、极端值和年内分布及湿度、风力等都影响到香蕉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发生的强度。这就是说,所有香蕉品种都应该在最适合的气候区进行商品性栽培。山地条件还应选择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把香蕉种植在最适宜的生态环境无疑会大大降低有机栽培的风险。
2.注意适宜的土壤类型、前造作物及周围植物类型即土壤的化学构成和物理性状,尤其是土壤的元素含量与缺素状况(最好是高钾土壤)及土壤的排水能力,它们极大地影响到香蕉的长势和生长周期,而香蕉的产量与植株大小直接相关;生长速度快慢则影响到一定时间内蕉果的生产量。肥沃、含有机质丰富的粘壤土,土壤肥力基础好、保水保肥力强,不需要频繁地施肥。规划中的蕉园周围如有较多的前科植物可大大增加香蕉感染花叶心腐病的机率。前作为水田作物或甘蔗,将大大减少发生线虫病的机会。这些都涉及到香蕉栽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及管理的成本核算。
3.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如金手指蕉,抗叶斑病、巴拿马病和环沟线虫病等三种主要病害,如果再提高抗象鼻虫和抗束顶病的能力,通过利用清洁的繁殖材料、注意蕉园卫生、轮作等措施,完全有可能做到减少品种本身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
4.实行轮作,减少病虫基数如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围田区采用香蕉与甘蔗轮作的方法,每栽种2~3造香蕉,改种一造甘蔗,有助于克服土传巴拿马病和枯萎病的影响。在旱地,香蕉与甘蔗轮作还可减少根结线虫病的为害程度。
5.施用含氯、钾丰富的天然有机肥如畜禽粪肥,种植绿肥作物有机肥能缓慢释放营养元素提**香蕉植株吸收和利用,并改善土壤中营养的有效性,这正好可以满足香蕉持续生长的需要和克服热带**带气候下化肥大量淋失及污染地表水的矛盾。有机肥还能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蕉株对灌溉的需要。有机质能改善土壤通气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控制土壤线虫。有试验表明,砂质土施用有机质肥可大大地减少线虫密度。
6.少用农药或应用天然植物性农药,保护蕉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如澳大利亚正在试验用油菜属植物作绿肥及作为天然的杀线虫剂,经深翻埋土后,防治香蕉根线虫病。我国用作农药的天然植物种类更多,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7.采后处理过程中,减少或不用杀菌剂这首先在于采前高水平的管理、生产出不带菌的优质蕉果。 绝大部分香蕉是用于鲜食的水果,在市场上周年可以售卖和**,一般不用保藏很长时间。因此有可能减少或不用杀菌剂,以保证消费者食用健康的蕉果食品。
2、香蕉如何繁殖?
吸芽繁殖是香蕉种植比较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使用香蕉剑芽和褛衣芽进行繁殖,剑芽一般在上年11月长出,在立春后气候变暖后露出地面,色呈红色,一般在春季3-5月将其挖出种植。而褛衣芽一般在秋季8-10月长出,在干旱低温时间会临时变枯,一般在春季2-3月时挖出种植。
2、块茎繁殖
块茎繁殖在生产上一般用来培育大量的芽苗,将尚未开花的植株或大吸芽的地下茎为材料,将其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要求每块上要带有1-2个芽眼。切好之后将伤口涂抹草木灰,放置阴凉处晾干,再在育苗地上按株行距15厘米平放在畦面上,将芽眼朝上,覆土盖草即可。一般11-12月种植,来年春季1-2月份即可发芽,待5-6月时生长到40-50厘米时即可挖出定植。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也是用吸芽进行繁殖,在吸芽生长到40厘米以上时可以将其分株,留作下一代的母株或者种苗。分株是将吸芽旁的土壤挖开,用工具将其和母株分离开,挖出后,将过长和受损的根系剪除,涂抹草木灰后置于阴凉处阴干,就可以栽种了。
4、组织培养
一般用来培育无病苗木和大量育苗,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它采用组培快繁技术,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活动的大量的幼苗,还能脱去花叶病等病害,对产量有明显提高作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