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高湿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病(高斯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病)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170 次
高湿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病(高斯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病)

近期天气情况:华南等地暴雨持续,华北黄淮继续高温炙烤。

水稻物候期:早稻处拔节~孕穗期,局部地区已进入破口抽穗期;中稻或一季稻处播种~三真叶期。

本次南方强降雨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

南方:24日至26日,华南、江南南部和东部、贵州西部、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为50~150毫米,局地可达200~350毫米。

北方:24日至25日,华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35℃~37℃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温度可达37℃以上。

南方暴雨,降水强度较大,加之雨日偏多、光照偏少,部分地势低洼田块出现渍害,同时,适温高湿的气象条件也利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南方早稻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需要做好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

三大病害的共同特征:

1、只要条件适宜,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2、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需趁早。

3、防治不当,均可造成巨大损失。

稻瘟病:

俗称火烧瘟、嗑头瘟。

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

发病条件:水稻稻瘟病菌借助气流传播,发病蔓延快,发病流行与气候、品种、肥水管理、病原菌生理品种变异等有密切关系。

①插秧过晚,密度大,田间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有利于病菌孢子扩散和蔓延。

②施氮肥过多、过晚,使田间生长旺盛,贪青晚熟,无效分蘖增多,抽穗不整齐,助长了病害的发展和蔓延。

③长期深水灌溉或干旱。

防治适期:防治叶瘟,发现发病中心要立即用药;预防穗瘟,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施药,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在齐穗期再用药一次。

水稻白叶枯病:

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水稻白叶枯病,不论是早稻、晚稻还是一季稻,都会有发生,根据田间不同的情况,发病严重程度会有差别。

在水稻苗期时,表现症状不是很明显,或者发病情况较少,等到拔节期时,发病开始严重,有些田块发病会比较晚,在孕穗期或破口期时才开始发病。

发病条件:水稻白叶病属细菌病害。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分蘖期病害开始发展。

①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白叶枯病病菌的存货能力比较强,一些地方能存活1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所以上季作物残留该病菌越冬。

②长时间不晒田的地块、种植密度过密的地块等,都会加重白叶枯病的发生。

③品种的抗病性差、种子带菌。

防治适期: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施药防治,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喷药保护。

水稻纹枯病:

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枯病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病,一般情况下,在孕穗至灌浆期时发病最严重。

发生条件: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

纹枯病发生喜高温高湿环境,早稻分蘖初期,气温不高,田间通风透光性好,不利发病。

水稻封行以后,田间荫蔽,基部通风透光性差,湿度大,此时气温渐高,有利菌核萌发菌丝,侵染叶鞘发病,并横向、纵向扩展蔓延,孕穗期尤盛。

①当地处于高温高湿的天气。田间过于密封,空气不流通,通光性也较差。

②长期深灌水的田块,或者是晒田不好的田块。

③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

防治适期:分蘖末期-齐穗期。

要特别注意纹枯病,现在南方的早稻处拔节~孕穗期,纹枯病马上要进入一个发病的高危时期。

推荐阅读

柑橘“颜值”保卫战|高温高湿易爆发!这个小虫子可要防好了

玉米到底出了啥问题?高清图片,准确告诉你!(附防治技术)

10种情况“禁止”使用尿素!

化肥为什么被称为“土地鸦片”?真相曝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