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淡水虾养殖 淡水虾养殖技术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23 次
淡水虾养殖 淡水虾养殖技术 淡水虾的生态特点

淡水虾是一种活泼、耐寒、适应性强的动物,它们喜欢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澈的环境中生长。淡水虾的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是一种非常适合养殖的水产动物。

淡水虾的养殖环境

淡水虾的养殖环境需要保证水质清澈、氧气充足,水温适宜。一般来说,淡水虾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0℃-30℃之间。淡水虾对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保证水质清澈、无毒、无异味,同时需要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

淡水虾的养殖方式

淡水虾的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池塘养殖,另一种是笼式养殖。池塘养殖的优点是成本低、投入少,但是池塘的水质难以控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笼式养殖的优点是养殖密度高、养殖效果好,同时也容易控制水质,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淡水虾的饲料

淡水虾的饲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饲料,另一种是自然饲料。人工饲料的优点是成本低、营养全面,但是容易造成水质污染。自然饲料的优点是不会产生水质污染,同时也可以增加淡水虾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淡水虾的**防治

淡水虾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要表现为虾尾变白、虾体抖动等症状。针对这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加强饲料管理等。同时,如果淡水虾出现了**,我们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影响养殖效果。

淡水虾的市场前景

淡水虾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水产动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淡水虾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淡水虾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业,但是也需要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认真对待,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

1.《淡水虾养殖技术》

2.《水产养殖实用技术》

3.《淡水虾养殖管理技术》

相关拓展:

问:淡水虾养殖技术

淡水虾养殖技术如下:

1、池塘准备。

养虾池塘面积以1000-5000平方米为宜,有效深度1.5-2.0米,池底平坦,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性好,四周坡度较大,同时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2、清池消毒。

虾苗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3、水草栽培。

池塘消毒后在池塘四周塘坡70厘米的水位线上种植空心菜、水花生、苦草等植物形橡厅成草带,草带宽约1米,株距0.2米,约占池塘总面积的15-20%。

4、苗种放养。

虾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投放虾苗,梁弊隐最好放养经过温室或暖棚进行中间培育后规格在1.5厘米以上、成活率75%以上的幼虾,放养量2-2.5万尾/亩。

5、饵料投喂

罗氏沼虾食性为卜森杂食偏动物性,故饵料投喂应以粗蛋白含量为35-40%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并适当搭配投喂部分切碎的小杂鱼、螺肉、蚌肉等鲜活饵料。

6、水质管理

虾池要注意水质管理,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8,溶氧不低于1毫克/升,若水质偏酸,可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

7、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虾的吃食、蜕壳、生长等活动,注意水质、水温的变化,及时捞出水中残饵、杂物等,做好巡塘记录,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8、适时捕捞

罗氏沼虾饲养至9月份时大部分沼虾达60尾/千克即可分批捕捞上市,为了不损伤小虾,可以采用网目30-32厘米的拉网捕大留小,一般亩产成虾200千克以上。

问:淡水虾的养殖需要哪些条件

淡水虾养殖条件如下:

养殖河虾应该选择3-5亩面积的淡水水域,水深1.5到2.5米,水质无污染,河底最好选择沙质地,也可以选择池塘或虾池。河虾放养前一段时间应该在虾池中投放基础饲料。河虾在放养的第一个月可以不用投喂食物,它可以使用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植物的。

后期可投放鱼类贝类等作为食物。要定期的换水,保证水质的干净,无污染。盯拆可以用白石灰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改善水质,保证虾的成活率。确定养殖品种,购入健康、污染的虾苗。还要经常观测淡水龙虾的摄食和活动生长、脱壳等情况。

淡水虾种类

淡水虾有青虾、草虾、中国对虾、罗氏沼虾、枝埋幽灵虾、白虾等品种。青虾:是在中国广泛栖息的沼虾属中的一种,由于是一种纯淡水虾,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河北白洋淀地区、江苏太湖一带所产最为有名。

草虾:学名斑节对虾,又称黑壳虾,属对虾科。因喜欢栖息于水草场所,故称为草虾。中国对虾: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虾种类之一,其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凯搭枣。幽灵虾:是一种小型淡水虾类,因其全身完全透明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内脏而得名

中国最著名的太湖白虾,亦称脊尾白虾,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之说。罗氏沼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别称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等,原产于东南亚,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高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

问:淡水虾怎么养殖,那种虾更适合农田

淡水龙虾较适合农田养殖。
  淡水龙虾的基本习性: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

  稻田养殖淡水龙虾:
  稻田养淡水龙虾一般每亩的产量可达400~500公斤,产量高时可达600公斤。稻田养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仅节省了除草的劳动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蝇。并且虾在稻田里不停地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选择稻田养淡水龙虾要选择水源充足、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质虽然比较贫瘠,水温比较低,但如能有较长流程或穿过不养虾的稻田,再流入养殖虾稻田,其水温将会增高,也适宜养虾。
  2、稻田的改造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日常投饵,一般以排水渠间区域为一个养殖区块。距四周边埂内侧0.6米处挖深0.5~0.6米、宽1.0~1.2米的环流缓冲沟,并把土全部翻到边埂上,使边埂达到0.8~1.0米高、顶宽0.6~0.8米。边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同时在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栏地上高度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进排水口要设立防逃网。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或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面积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或内“田”形,沟的宽和深分别以0.3~0.4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1.0米见方深0.8~1.0米。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养殖过程中进排水时均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逃虾。

问:淡水虾怎么养殖


1、养殖淡水虾的时候要选择健壮的虾苗,人工饲养的和野生的最好分开养,避免出现相互打斗的现象,会影响产量。池塘深度要求在1-1.5米之间,边缘有坡度,水源质量好。还要注意做好防逃措施。
2、平时投喂的时候要注意定时定量进行,勤巡塘,发现不对情况及时处理。还要注意水质方面。

问:四川适合养淡水虾养殖吗?


基围虾可以在四川淡水养殖。基围虾俗称沙虾,属广温、广盐性虾类。耐温范围10~37℃,最适温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对虾强。一般亩产可达80~150公斤,其养殖注意如下事项:一、池塘条件与清理。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二、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三、虾苗放养。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