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本篇知识汇总会给网友们介绍一下“香椿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内容进行分享,期待对大家有一些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香椿闻起来像石竹烯、香牛苗烯、金合欢烯、丁香烯、樟脑等。香椿的特殊味道来自其特殊的挥发物,包括萜类、倍半萜类等物质。
它的气味可以通过蛔虫的表皮排出,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
好文探索:明明都有谜之气味,为什么还有香椿、臭椿之分?
臭椿与香椿一字之差,但它俩并不是一家人。
图片:Darkone/wikim**ia。
臭椿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的成员,而香椿则属于楝[liàn]科(Meliaceae)家族。不过,苦木科和楝科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所以臭椿香椿可以算是一对远房亲戚。
它们在叶、花、果实上都有很大区别。
臭椿的叶是奇数羽状复叶,香椿的叶则是偶数羽状复叶,偶尔会有例外。叶子揉碎后的味道是一臭一香,也有人认为都是香的或都是臭的,因人而异。
从小叶形态来区分两者是最准确的,臭椿小叶基部两侧会有1~2对明显的耳状粗锯齿,而香椿小叶边缘全缘或有微锯齿。
臭椿花序直立,花呈黄绿色,如果有机会近观,会注意到它的雄蕊较长、伸出花外。香椿花序**,花为白色,雄蕊不伸出花外。
臭椿的果实是翅果,不开裂。香椿的果实是蒴果,成熟后会开裂。在早春刚发叶的状态下,臭椿树上常常挂着大量前一年的干掉的果实,这也是易于识别的方法。
香椿:A。小叶近全缘。B。
花序**,白色。C。蒴果。
小叶基部有粗锯齿。E。花序直立,黄绿色。F。
图片:ArtemisiaLiu。
臭椿属约有十种,分布很广,从东亚、东南亚一直到大洋洲,多数种类都是常绿乔木,而且喜欢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森林地区,但其中有几个异类是落叶树种,臭椿就是典型。
它的祖先从热带地区向温带迁移,到达中国腹地,并且完全适应了温带的季风气候,冬天能抗冻,春天能耐旱,夏天还不怕炎热。 臭椿成为了在中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除了东北和西北,其他大部分省区都有它的身影。
山野中自生的臭椿。图片:ArtemisiaLiu。
臭椿的叶是大型奇数羽状复叶,可以长到半米以上,有6~13对小叶。
臭椿叶子揉碎后有明显的臭味,故得名臭椿。不过,与花的气味相比,叶子还是略逊一筹。
在春末夏初时,每一棵臭椿都会进入盛花期,在枝条顶端生出大型的圆锥花序,长可达30厘米。其花有雌雄之分,雄花序一般只长雄花,有10枚雄蕊,雌花序一般只有雌花,有1枚雌蕊和10枚**的退化雄蕊。
雌雄花都能够产生大量花蜜,所以花期会有成群蜜蜂围着臭椿花序团团转。不过,花蜜的味道并不太好,是在浓香之中透着一股淡淡的臭味,总之我觉得比叶子的味道还要难闻。
臭椿的雄花序。图片:ArtemisiaLiu。
图片:ArtemisiaLiu。
值得一提的是臭椿的雌花,它的雌蕊子房位置有五条棱,等授粉结束后,这五条棱会分离开来,变成五条翅,最终发育成五个翅果。一朵雌花理论上可以发育成五个翅果——当然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败育,一朵花长成2~5个翅果的情况都会发生——这样的果实类型称为“聚合翅果”。
臭椿的雌花。图片:ArtemisiaLiu。
图片:ArtemisiaLiu。
因为花序巨大,花量也大,臭椿的结果量相应也是很大的。每一个翅果都呈长圆形,种子正好生在翅的中间位置。
翅果经过秋天成熟后变干,在树梢上挂一冬天,春天时随风飘落。在山野之中有相当比例的臭椿植株,果实是很特别的红色,具有不错的观赏性,而且秋天叶子也会变红,与元宝槭、黄栌类似,这也为秋季赏“红叶”贡献了一部分力量。
臭椿的果序。图片:ArtemisiaLiu。
图片:ArtemisiaLiu。
臭椿的生长环境主要有两类。一是中低海拔山区的杂木林,它在森林里零星生长,尤其喜欢向阳山坡,在野外的山路上,也是路边常见的乔木树种。
另一种生境就是城市,臭椿的翅果可以随风飘散,在合适的地方生根发芽,再加上它的适应能力强,在各个房前屋后的角落,甚至路边都能找到自己的落脚处。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在城市中看到一棵棵高大的臭椿,成为杂草一般的存在。
城市中的臭椿树。图片:MarinaTorres/wikim**ia。
臭椿这个树种,一般来说对人类没有什么用处,在中国,它只是在山野或城市里自生自灭,游离在人们视野范围的边缘。
有一种专门吃臭椿叶子的蚕,叫做樗[chū]蚕(Samiacynthia),曾被人们饲养用来生产蚕丝,但是现在养殖和应用并不广泛。
图片:Kugamazog/wikim**ia。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认识了臭椿,当时称之为“樗”,《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这样记述:“我行其野,蔽芾[fèi]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臭椿的属名Ailanthus来自马六甲的本地土名ailanto(但马六甲并非臭椿的原产地),意思是“天空之树”、“天堂之树”,种加词altissima意思是“极高的”,表示它是高大乔木。
臭椿的英文名就叫“treeofheaven”,然而这种天堂之树在国外某些地方却成了当地的“地狱之树”。
图片:ArtemisiaLiu。
臭椿在18世纪被引入欧洲,进而再传至美国,然后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用作庭园树种或行道树。朝鲜、**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臭椿也是引自中国,而且引种时间很可能早于18世纪。但是好景不长,它难闻的气味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而且寿命有限,一般只有五六十年,大树死后倒掉,对周围的街道和房屋是很严重的威胁。
凭借着迅速扩散的本领,臭椿在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南部的城市乃至原野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甚至还能靠化感作用*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在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的一些州,臭椿已经被认定为入侵物种。
化感作用: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其周围植物生长的现象。
当臭椿被砍伐之后,如果“斩木不除根”,很容易就能从根部再生出萌蘖[niè](即新芽),不用几年又能长成大树。一个在原产地没什么用的树种,没想到走出国门后却会造成较大的问题,这也是当初的引种者不曾预料到的事情。
澳大利亚一处,臭椿生长之地显得有些荒凉。图片:Wonx2150/wikim**ia。
这也许是臭椿唯一能够不被人遗忘的理由了。对于这样一种杂草般的树木,就让它在山野和城市中自由自在地生长吧。
精选问答:
1、香椿芽发苦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香椿芽本身是一种带有苦味的食物,不管多么鲜嫩的香椿芽,其本身就带有一点苦味,是香椿芽特殊风味的构成,因此发苦的香椿芽咸菜是可以吃的。
但是越老的香椿芽苦味素含量越来越高,味道就会越苦,这种香椿芽是不建议食用的。
2、香椿的味道有多少种?
香椿味微苦,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香椿是楝科、香椿属乔木,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呈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叶两面均**,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香椿芽可作蔬菜食用,香椿则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
香椿的品种很多,根据香椿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
属紫香椿的有黑油椿、红油椿、焦作红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种。属绿香椿的有青油椿、黄罗伞等品种。
紫香椿一般树冠比较开阔,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红色,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绿香椿树冠直立,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