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葫芦霜霉病的防治方法(玫瑰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2024-06-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723 次
葫芦霜霉病的防治方法(玫瑰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一、霜霉病

1、症状识别幼苗期发病,子叶

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浸状、淡绿色小斑点,正面不显,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变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2、发生规律黄瓜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別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3、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早晨在室外温度允许的情况下,放风1小时左右,以排除湿度;上午密闭棚室,将温度提高到2832℃(但不超过35℃);中午、下午放风,将室内温度降至2025℃和65%70%的空气相对湿度,保证叶片上无水滴;夜间不通风,前半夜温度在1618℃,后半夜到1112℃,有利于黄瓜生长,有利于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2)创造一个隔绝霜霉病孢子进入温室大棚的环境,不开下风口,通风只限于顶风,防止雨水进人温室大棚。

(3)坚持经常性用药预防。每15kg水(普通喷雾器)中加入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30g,尿素50g,米醋150g,白糖150g。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棚等,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4)爆发期要突击用药。70%三乙膦酸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氰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b恶霜灵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500倍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5)对适宜的品种采用高温管理。温度高于32℃不利于霜霉病的发生,有的黄瓜品种适宜高温管理,既有利于结瓜,又有效预防霜霉病。

(6)高温闷棚。黄瓜霜霉病发生后高温闷棚是控制病害发展的有效措施。即3月下旬以后,选晴天中午,于早晨先浇1遍水,提高空气湿度,以防龙头被灼伤,接着封闭棚室,使内部温度达到45℃左右,连续保持1.52h,利用高温杀死病菌,然后打开天窗慢慢降温,使植株恢复正常生长。闷棚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高温闷棚后要加强管理,进行叶面追肥,促进黄瓜恢复正常生产。二、细菌性角斑病

1、症状识别苗期子叶染病,发病初始时呈水浸状小圆斑,稍凹陷,后成黄褐色。叶片染病,先侵染下部老熟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淡黄色至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环。空气湿度高时,叶背病部产生乳白色混浊黏液,称菌脓,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症状。空气干燥时,叶背菌脓脱水形成白痕,病部质脆,破裂造成穿孔。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叶片,使叶片干枯卷曲脱落。

果实染病,果皮初现水浸状小斑,扩大后病斑淡褐色,凹陷。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呈不规则形,病部产生大量乳白色混浊黏液,即菌脓,

老病斑干枯呈灰白色,形成溃疡状裂口。发病严重时可侵染果肉组织,使果肉变色,并侵染种子,使种子带菌。幼果染病,常造成落果或出现畸形果。2、发病规律种子带菌,种子萌发时即侵染子叶,而后,通过溅水、昆虫等传播再侵染。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通过溅水侵染叶片、茎蔓和果实。发病和流行的温度是2224℃,相对湿度70%以上,低温高湿有利于此病的大发生。

3、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可用50℃温水浸种20min,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2)茬口轮作。提倡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3)加强田间管理。在温室大棚栽培黄瓜,应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通风换气,肥水管理易轻浇勤浇,浇水施肥应在晴天上午,并及时开棚通风降湿。在温度不低于12℃的阴雨天,仍需坚持每天适度通风换气。

(4)清理田园。在病害盛发期及时摘除病老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收获后清理田园,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减少再侵染病菌源。

(5)降湿控病。清理沟系,防止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和棚内湿度,控制发病环境。化学防治。以防为主,入冬后,当遇到23个阴天,日平均温度低于12℃时就要突击用药,每35天喷1次,连用23次,可有效控制其发生。在发病初期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喷药34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47%春雷霉素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倍液、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30%DT杀菌剂倍液、农用链霉素倍液、新植霉素2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