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小培土复合肥用多少

此篇文章会给网友们分解“大姜小培土复合肥用多少”的内容进行细致讲授,期望对各位网友们稍微有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30-40大姜小培土kg高钾复合肥可在离根约10厘米处施用,防止根发热、熏叶等现象。土壤过厚容易引起根系呼吸困难,不利于生姜的生长,一般土壤培养约4厘米。
每亩应用80-100英亩kg菌肥能补充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有助于姜的生长。
精选问答:
1、大姜种植,姜种栽培深度,多深最为适宜?
大姜作为一种集营养,调味和保健于一体的特色蔬菜,我国南北都有种植。不过对于栽培深度确说法不一,有的说要10厘米,有的说要5厘米?我认为都不合适?
大姜我们通常又称之为生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但是生产上多做一年生栽培,其块根是我们需要收获的食用器官。生姜的块根是茎基部膨大形成的地下根状肉质根茎,农户又称之为姜块,是由多个分枝基部膨大形成的姜球组成,包括种姜和次生姜。种姜播种后掖芽形成新苗,然后茎基部膨大形成姜母,之后姜母的腋芽又长出幼苗即我们常说分枝,然后其茎基部又形成新的子姜,然后子姜腋芽又萌发生长并形成新的姜块,如此往复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上市**的生姜。
生姜的根为浅根系,由纤维根和肉质根组成,主要分布在半径30-40厘米范围的土传内,具体深浅一般还要看土壤类型,通常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分布浅,土壤松软透气性好分布深些。不过一般土表10厘米内根系数量占总根量的60-70%所以,总体来说根系分布还是比较浅的。其中纤维根是幼芽基部长出的不定根形成的,是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供应生姜茎叶生长的,而肉质根则是着生在姜母和子姜的茎节上,比较粗短,不分杈,基本没有根毛,主要负责支撑植株保持直立和存储养分的作用。因此就生姜不发达的根系来说,生姜不仅不能栽种过深,而且需要土表浅层内水肥充足才能利于高产。
生姜虽然根系浅,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透气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生姜则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因此栽种时一般在地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时,将催好芽的种姜掰成70-80克,上面并保留1-2个肥胖幼芽的小种块,其他幼芽抹去,按照行距50-55厘米左右,开挖10-13厘米深的播种沟,然后播种沟施肥浇水后,及时将种姜按照株距20厘米左右进行逐一排放沟内,随机盖厚4-5厘米的细土即可,当然也有先盖一层薄土,然后覆盖有机肥,在进行覆细土2厘米左右,以后当发芽出苗生长后,再通过进行2-3次培土扶垄的方式,将生姜培成18厘米左右的土埂,这样通常都是可以亩产5000-6000斤姜块的。如果播种过浅或播种过深通常都会对产量造成影响的。
我们高产生姜栽培种中通常都是挖沟播种后覆细土4-5厘米,待出苗生长后再培土形成18厘米左右土埂种植的,你们都是栽种多深,或是其他栽培方法的我们可以进行交流讨论。
2、大姜用钾肥,硝酸钾好,还是硫酸钾好?
大姜根系属肉质根,吸收肥的能力较弱,喜少施勤施,"多餐少食"一般按如下规律施肥: 第一次 三叉期前结合浇水冲施纯氨基酸2kg,补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第二次 三叉期结合浇水冲施巨能钾(N 23.5% P2% K25%氨基酸8%)12-16kg.提苗促根; 第三次 第二次施肥后25天左右结合浇水冲施巨能钾(N 23.5% P2% K25%氨基酸8%)12-16kg.培育壮苗; 第四次 立秋前25天左右结合小培追施50%硫酸钾20kg.利于茎块膨大; 第五次 立秋结合培土追施有机生物肥50kg(N P K25%以上、有机质25%以上);50%硫酸钾20kg; 第六次 培土后30天左右冲施高氮高钾复合肥30kg;硫酸钾(K2SO4)含氧化钾48%-52%,易溶于水。为生理酸性肥料,同硫酸铵一样长期施用残留的硫酸根会使酸性土酸性增加、石灰性土可能引起板结,不宜长期在保护地作物上运用。可作基肥或追肥,但钾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一般多作基肥或早期追肥,开沟、开穴深施至根系大量分布层,以提高肥效。硝酸钾肥 硝酸钾肥由硝酸铵、磷酸铵、硫酸钾或氧化钾等组成。养分含量一般为10-10-10(S)等形式,是三元氮、磷、钾复合肥料。它是在制造硝酸磷肥的基础上,添加硫酸钾或氯化钾制成。生产时可按需要选用不同比例的氮、磷、钾。硝磷钾肥呈淡褐色颗粒,有吸湿性,磷素中有30%-50%为水溶性,50%-70%为枸溶性。不含有氯离子的硝磷钾肥,如现在山东推广的12-12-17(S)-2(其中2为2%的镁),已成为果树产区的专用肥料,作为果树基肥和早期追肥,增产和提高品质的效果显著,公顷用量1500-3000公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