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黑麦草纹枯病症状(小麦纹枯病危害症状)

2024-06-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047 次
黑麦草纹枯病症状(小麦纹枯病危害症状)

小麦出苗后,农户开始喷洒除草剂,其实喷洒除草剂也是一个技术活,因除草剂出问题,麦苗发黄的事例也有很多,打小麦除草剂,要避开这几个误区。1、小麦4叶以前和拔节后不打除草剂

大多数麦田除草剂都是4叶以后用药,到小麦拔节期停止用药。

4叶期以前小麦比较娇嫩,解毒能力和免疫力低,易产生药害;拔节期过后小麦进入孕穗期,也是一生中最脆弱最关键的时期,此时用除草剂极易产生药害。除了氯氟吡氧乙酸类除草剂在拔节后可以量减半使用外,其他除草剂最好不要去尝试!

2、日平均气温低于8度不用除草剂

除草剂在日平均气温8℃以上使用,易于药效的发挥,当气温过低时就容易出现药害。注意是连续几天的平均温度都要高于8℃,不仅仅是喷洒当天的温度。

除草剂和一些杀菌剂或者杀虫剂喷洒的时间也有不同,一般我们在用除草剂在晴天上午十点之后,到下午四点之前进行,这个时间段效果比较好。

3、小麦苗弱、根系裸露时不用除草剂。

一般冬小麦地都会进行秸秆还田,地块比较疏松,如果遇到天气异常年份(比如暖冬干旱),小麦的根系可能因土壤过于疏松而无法深度下扎,或一部分根系裸露,这样的小麦很容易造成冻伤和缺水,比较敏感脆弱,若此时打除草剂容易对小麦造成一定伤害。

4、小麦发生病害时不用除草剂。

近几年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种传或土传病害频发,生病小麦抗性极低,一旦发生药害,不容易恢复,所以小麦生病严重的地块一般不建议使用除草剂,先治病壮苗为主。5、大雨前后及冷空气到来前不要使用除草剂

6、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使用前、后7天不打除草剂

小麦田打过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等此类杀虫剂也至少需要间隔3-5天,才能使用除草剂,否则容易引起小麦发黄出现烧叶现象,因为有机磷类农药使小麦降解除草剂的能力降低,紧接着使用除草剂易导致药害。7、均匀喷雾,不随意混用

使用除草剂一定要均匀喷雾,若漏喷或少喷的地方,杂草受药不均,防效不好;其次切记不要重喷,会造成小麦发黄,容易引起除草剂药害;不随意和成分不确定的药剂混用,以免发生药害!

只要选对除草剂,掌握好以上7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比多用一遍,多花钱,效果好得多。

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茎叶除草剂

(1)精噁唑禾草灵,为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是脂肪酸合成抑制剂,具选择性、内吸传导性。其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无效,主要应用的作物有大豆、棉花、花生、菜心、小麦(需加安全剂)。

精噁唑禾草灵不能用于大麦、燕麦、玉米、高粱除草。用于小麦苗后除草时,在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2叶至分蘖期施药最好,注意长期干旱会降低药效,且制剂中不含安全剂不能用于小麦田。某些小麦品种施药后可能会出现叶色变浅现象,7~10天恢复,施药后5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2)炔草酯,为含氟、具光学活性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防除小麦、黑麦、黑小麦等谷物田禾本科杂草,尤其用于防治看麦娘和野燕麦等难治杂草。

炔草酯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好,施药对小麦苗龄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在小麦2叶1心期至拔节之前,杂草基本出齐、处于2~4叶期时施用。草龄增大后适当增加用药量,田间杂草耐药性较强时也应适当增加用药量。但纯药用量不宜超过9克/亩,否则会对麦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唑啉草酯,为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亦属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类除草剂,主要用于谷物田的多种重要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大穗看麦娘、燕麦属、黑麦草属、藕草属和狗尾草属等重要禾本科杂草,尤其对一些恶性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黑麦草、硬草和茼草的防效接近100%。

它对小麦和大麦安全性高,施药适期宽,从麦苗2叶1心期至孕穗期均可施用,最佳施用时期为田间大多数禾本科杂草3~5叶期。

(4)甲基二磺隆,为磺酰脲类内吸传导性除草剂,可被杂草的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传导,抑制敏感植物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造成敏感植物生长停滞,茎叶失绿,逐渐枯死。一般情况下,施药2天后停止生长,4~7天后叶片开始黄化,随后出现枯斑,2~4周后死亡。防除对象主要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看麦娘、野燕麦、棒头草、早熟禾、雀麦、蜡烛草、节节麦,并可兼除部分阔叶杂草如荠菜、播娘蒿、牛繁缕等。

甲基二磺隆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不能用于渍涝、干旱、病害、碱性土壤等可能造成麦苗生活力下降、生长受抑制的不利环境下,药后不能出现大幅降温天气,否则小麦会出现矮化、褪绿等现象。注意小麦整个生育期最多使用一次,冬后小麦返青后拔节前施用,严禁在拔节后使用,使用的最佳温度是10~20℃。

(5)环吡氟草酮,是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江苏清原农冠杂草防治有限公司独家登记。其通过抑制HPPD的活性,使对羟基苯基丙酮酸转化为尿黑酸的过程受阻,从而导致生育酚及质体醌无法正常合成,影响靶标体内类胡萝卜素合成,导致叶片发白。环吡氟草酮可以有效防除抗性和多抗性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棒头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试验证明其对冬小麦不同品种的安全性高,与当前小麦田常用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不存在交互抗性。

(6)啶磺草胺,为磺酰胺类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三唑并嘧啶胺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通过抑制杂草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使靶标植物无法合成支链氨基酸,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杂草细胞分裂,造成杂草停止生长、黄化、最后死亡。其对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硬草等恶性禾本科杂草防效优异。

注意啶磺草胺小麦起身拔节后不得施用,不同小麦品种间安全性存在差异,弱苗田、低温积水田药害风险大。与甲基二磺隆存在交互抗性,部分甲基二磺隆、二磺·甲碘隆多年广泛使用区域,啶磺草胺抗性风险高。

(7)三甲苯草酮,属肟类除草剂,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抑制剂,药物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可传导至分生组织,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分裂。受害杂草先失绿,后变色枯死,一般施药后3~4周完全枯死。三甲苯草酮能有效防除小麦和大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硬草、早熟禾、棒头草、野燕麦、多花黑麦草等多种禾本科杂草。

该药剂对后茬作物安全,对小麦安全性也很高,即使加倍量施药也不会对小麦造成药害。推荐在冬前小麦苗期施药,一般在杂草2~4叶期每亩用40%三甲苯草酮水分散粒剂80~120克,春季草龄大时要适当增加用量至240克/亩。

(8)异丙隆,属于取代脲类除草剂,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光合作用,让杂草白化而死。可以防除一年生的杂草,比如马唐、早熟禾等,并且对防除看麦娘效果不错。经常用于旱田中除草,尤其是小麦田间。

注意异丙隆应在“冷尾暖头”施药,寒流前2~3天应停止施药,小麦会生长可能暂时受抑制。如果施药后遇霜冻,可产生冻药害。

(9)绿麦隆,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脲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根系吸收,并有叶面触杀作用。施药后3天,杂草开始表现中毒症状,叶片褪绿,叶尖和心叶相继失绿,约10天左右整株干枯而死亡。其用于防治看麦娘、早熟禾、野燕麦、繁缕、牛繁缕、舌草、狗尾草、马唐、稗草、苋、铁苋草、马齿苋、附地菜、藜、苍耳、婆婆纳等一年生杂草。

注意该药需要在小麦3叶期前施用,3叶期后施用容易导致药害,并且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低温天气,否则容易对小麦造成“冻药害”。

为什么禾本科杂草称为恶性杂草

①禾本科杂草苗期与小麦苗相似不易分辩,用药防治比较困难。

②禾本科杂草分蘖较多繁殖力很强危害很重。

③通过春化阶段后抗药性很大,春季不易治死。

为什么要在冬前秋季防治

①小麦播种后到11月15日左右小麦进入了3叶期,此时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大部分已经出齐,杂草种类多、苗龄小、抗性小、防治效果高,是用药的最佳时期。

②春季刮风天气多,适宜喷药的时间较短,杂草苗龄日趋增大、抗药性增高,而且用药浓度增加容易发生药害,春季用药效果不好。

基于上述因素麦田杂草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小麦3叶期以后秋季防治。河北省一般在11月15-25日之间防治。如果冬前没有用药应在小麦起身期抓紧用药,只能对杂草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不易彻底杀死。

如何对症用药

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看麦娘、雀麦、野燕麦和节节麦等,杂草种类不同所用的药剂不同,当前还没有一种药剂能同时防治禾本科所有杂草。应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选择用药。

①以看麦娘为主的麦田

应选用炔草酯、啶磺草胺、精恶唑禾草灵等除草剂

②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

应选用“甲基二磺隆”成分的系列除草剂。

③以雀麦、野燕麦为主的麦田

应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等除草剂

④杂草混生的麦田

应选用混合制剂或单剂混合使用,也可间隔数日分别喷施单剂分别治草,预防混用品种过多发生药害。建议最多混用两种除草剂。根据麦田杂草种类合理混配上述对症药剂。

秋季除草注意事项

①防治麦田杂草最好在小麦3叶期以后尽早用药

②春季防治应在平均气温10度以上用药

③田间杂草品种较多时,要分清主次,以控制主要杂草为主,不要把所有要用的除草剂同时加入喷雾器,以防浓度过高发生药害,也可间隔几日分次喷雾防治。

④喷药应在无露水时进行,大风天不要喷雾。

⑤用药量不能随意加大,要先配成母液再到入喷雾器搅拌均匀后喷雾。

⑥不能重喷和漏喷,剩余药液要妥善处理。

来源:龙池农业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