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如何彻底根除地里的锈病 如何彻底根除地里的锈病虫害

2024-06-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430 次
如何彻底根除地里的锈病 如何彻底根除地里的锈病虫害

如何彻底根除地里的锈病?这是一个困扰农业生产者的严峻问题。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会导致植物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病斑、变形、萎缩、凋萎等症状,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为了彻底根除锈病,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土壤管理,提高植物免疫力

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土壤中入手,加强土壤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要做好土壤消毒,清除土壤中的病原菌。要使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数量。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

二、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

不同的作物品种对锈病的抵抗力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作物品种。例如,在湿润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耐湿的作物品种,如水稻、草莓等。

三、合理防治病害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防治措施。例如,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化学防治剂等,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防治。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病叶,避免病害扩散。

四、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避免病害扩散,我们需要定期检查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锈病等病害,就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

通过加强土壤管理、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合理防治病害和定期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根除地里的锈病,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拓展问题:


一、如何判断作物是否感染了锈病?

通常情况下,感染了锈病的植物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病斑,同时叶片会变形、萎缩、凋萎等症状。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剂?

选择生物防治剂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害选择不同的生物防治剂。例如,对于锈病,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拮抗菌的生物防治剂,如木霉菌、链格孢菌等。

三、如何预防锈病的发生?

预防锈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土壤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二是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三是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四、如何处理感染了锈病的植物?

如果植物已经感染了锈病,需要及时清除病株、病叶,避免病害扩散。同时,可以使用化学防治剂或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

五、如何避免化学防治剂对环境的污染?

使用化学防治剂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同时,还要选择无毒、低毒的化学防治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问答拓展:锈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发病期喷敌锈钠400倍液或0.2~辩旁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农业防治秋末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尤其对单主寄生的,不在宅旁栽培松柏,不给转主寄生的病菌提供条件。选用抗锈病的品种。

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栽激指培。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露地栽培要及时排出积水,室内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湿度。经常检查,发现病叶和病枝及时剪除烧毁。

在园林设计栽培时,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是防止转主寄生的锈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为了预防海棠锈病,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要避免海棠和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如因景观需要必须一起栽植,则应考虑将桧柏类针叶树栽在下风向,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明灶配,且不能清除,则不宜用做梨园。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选用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速保利)等拌种,立克秀(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敌力脱(丙环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洒,或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洒。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晚播、消灭田间菌源、加强田间管理等。

一、化学防治

1、拌种和包衣

(1)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g,拌种50kg;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g,拌种50kg。

(2)选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

2、农药喷洒

(1)秋季和早春,每亩可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若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2)其他药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都有一定的防效。

二、农业卜纤防治

1、合理选用抗锈病良种

(1)种植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余悔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烟农19、23等系列品种。

(2)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防止品种单一化。

2、播种地块的选择及播种

(1)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以型毁仿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2)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1500-2000kg有机肥,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cm以上。

(3)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3、适期晚播

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

4、消灭田间菌源

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问答拓展:有锈病!用什么药防治?稻秀

水稻孝握颂赤枯病(水稻铁锈病)以预防为主。1、移栽前,每亩地使用50kg草木灰,15-20kg石灰,中和田中的硫化氢以及有机酸。2、对于发生水稻赤枯病的田块,将水排干,同时结合防治一代螟虫,每亩地使用2g的0.136%赤·吲乙·芸苔和20ml的30%甲霜·恶霉灵兑水50kg稀释喷雾。

一、水稻锈病用什么药防治

水稻赤枯病(水稻铁锈病)以预防为主:

1、在秧苗移栽之前,每亩地使用50kg草木灰,15-20kg石灰,对田中的硫化氢以及有机酸进行中和,改善秧苗的生长环境。

2、施加底肥的时候,注意氮、磷、钾的比例,避免偏施氮肥,每亩地施加7.5-kg氯化钾,1.5-2kg硫酸锌。

3、对于发生水稻赤枯病的田块,将田中的水排干,浅水勤灌,同时结合防皮兆治一代螟虫,每亩地使用2g的0.136%赤·吲乙·芸苔和20ml的30%甲霜·恶霉灵兑水50kg稀释喷雾。

4、在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的时候,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500-600倍液,每隔15天喷洒一次。

5、收获之后,进行耕翻,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

二、水稻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原因

水稻锈病主要是因为土壤之中缺少磷、钾等元素或者是硫化氢、有机酸、沼气等有毒物质导致水稻中毒引起。

2、症状

(1)缺钾型:染病植株矮小,生长速度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软弱,下部叶片从叶尖处沿着叶缘往基部扩展,变为黄褐巧郑色,并且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叶片从叶尖往下呈赤褐色枯死。根系为黄褐色。

(2)缺磷型:刚开始时,下部叶片的叶尖出现褐色小斑,然后逐渐往内黄褐干枯,叶片中肋黄化。根系变成黄褐色,同时伴有黑根、烂根现象。

(3)中毒型:染病植株矮小,分蘖少,返青速度慢,叶片中肋黄白化,后续随着病情发展,周边也逐渐黄化。病情严重时,叶鞘同样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并且叶片从下往上呈赤褐色枯死。根系为深褐色或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