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纹枯病杂交玉米品种
品种来源
JS×JS,参试名称“金玉107”
特征特性
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绿色,子叶匙形,叶缘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总叶片数19片左右,成株叶色深绿,颖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19.2天,比对照苏玉29短3.2天。株高259厘米,穗位高101厘米;穗长18.8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1.5厘米,每穗16.8行,每行36.1粒;千粒重285克,出籽率86.3%;空秆率1.9%,倒伏倒折率5.9%。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腐霉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感纹枯病;高感南方锈病。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24年检测:容重754克/升,粗蛋白8.49%,粗脂肪3.88%,粗淀粉73.93%,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
对照苏玉29增产11.7%。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1.9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4.2%。2024~2024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南春播省农科院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33.8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6.4%。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9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一般春播4月上中旬播种。
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
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纯氮一般每亩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玉米螟、粗缩病、南方锈病等的防治工作。
适宜地区
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连彩糯1607品种来源
LN207×LN199
特征特性
中熟鲜食糯玉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7片左右;花药黄色,颖壳淡绿色,花丝淡绿色;果穗锥形,穗轴白色,籽粒花(紫白)色。
省区试平均结果:出苗至采收鲜穗80.7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短0.9天。株高219厘米,穗位高92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5厘米,每穗15.4行,每行33.2粒;千粒鲜重326克,鲜穗出籽率66.8%;空秆率0.3%,倒伏倒折率0.7%。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南方锈病;高感腐霉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
江苏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6.6分。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0%。
产量表现
2024~2024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鲜穗906.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3.0%。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808.0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根据上市时间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播种须保证土壤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500株左右,注意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3、加强肥水管理。有机肥与氮、磷、钾合理搭配,每亩施肥总量一般不低于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15公斤。肥料分配一般为基肥40%,苗肥20%,穗肥40%。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粗缩病、大斑病等。5、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2天采收青穗。
适宜地区
适宜在江苏省各地种植
苏科糯1702
品种来源
T2×JSW
特征特性
中熟鲜食糯玉米。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花药红色,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穗轴白色,籽粒白色。
省区试平均结果:出苗至采收鲜穗81.6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长0.1天。株高222厘米,穗位高97厘米;穗长18.8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1.5厘米,每穗14.4行,每行35.0粒;千粒鲜重338克,鲜穗出籽率70.1%;空秆率0.3%,无倒伏倒折。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高感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
江苏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7.3分。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9%。
产量表现
2024~2024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43.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5.2%。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39.1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根据上市时间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
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
3、加强肥水管理。有机肥及氮、磷、钾搭配合理,每亩施肥总量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15公斤,基肥占40%,苗肥占20%,穗肥占40%,注意防涝防旱。
4、注意病虫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粗缩病、小斑病、纹枯病等。
5、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1~23天采收青穗。
适宜地区
适宜在江苏各地种植。
苏蔬甜糯918品种来源
Y161×Y381,参试名称“江玉糯901”
特征特性
鲜食甜糯玉米。出苗整齐,叶片绿色,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果穗锥形;籽粒白色。
省区试平均结果:出苗至采收鲜穗81.2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短0.3天。株高219厘米,穗位高96厘米;穗长18.0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2厘米,每穗15.2行,每行33.3粒;千粒鲜重284克,鲜穗出籽率61.4%;空秆率0.5%,无倒伏倒折。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腐霉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
江苏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7.0分。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5%。
产量表现
2024~2024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92.3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1%。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70.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8.6%。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根据上市时间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
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
3、加强肥水管理。有机肥及氮、磷、钾搭配合理,每亩施肥总量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15公斤,基肥占40%,苗肥占20%,穗肥占40%,开好田间一套沟,做到三沟配套,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雍根培土以防倒伏。
4、病虫害防治。用高效低毒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5、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5天采收青穗。
适宜地区
适宜在江苏省各地种植
虞珑糯1612
品种来源
da11×wd11y
特征特性
鲜食糯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成株叶色深绿;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转深红色;果穗锥形,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
省区试平均结果:出苗至采收鲜穗81.5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短0.1天。株高214厘米,穗位高89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长1.2厘米,每穗14.0行,每行34.9粒;千粒鲜重305克,鲜穗出籽率65.4%;空秆率0.4%,倒伏倒折率0.4%。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瘤黑粉病;高感腐霉茎腐病、南方锈病。
江苏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8.8分。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4%。
产量表现
2024~2024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94.3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0%。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43.0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根据上市时间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
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200株左右。
3、加强肥水管理。有机肥及氮、磷、钾搭配合理,每亩施肥总量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15公斤,基肥占40%,苗肥占20%,穗肥占40%,开好田间一套沟,做到三沟配套,注意防涝防旱。结合肥料及时中耕,做好壅根培土以防倒伏。
4、病虫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腐霉茎腐病等。
5、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3天采收青穗。
适宜地区
适宜在江苏省各地种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