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环丙唑醇小麦赤霉病 丙环唑嘧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

2024-05-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579 次
环丙唑醇小麦赤霉病 丙环唑嘧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

环丙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产量的降低和品质的下降。

环丙唑醇的作用机理

环丙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阻止病菌的生长和繁殖。环丙唑醇还能够促进植物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对病菌的抵抗力。

环丙唑醇的使用方法

环丙唑醇可通过喷洒或灌溉的方式施用。在小麦赤霉病高发期,每隔7-10天喷洒一次环丙唑醇,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同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引起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环丙唑醇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农药,环丙唑醇具有以下优势:

  • 广谱杀菌,可有效控制多种病害;
  • 作用快速,能够迅速抑制病菌的生长;
  • 安全环保,对环境和人体无毒副作用。

环丙唑醇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病害防治中。

注意事项

在使用环丙唑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药剂的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
  • 避免在高温和强光下使用,以免药效降低;
  • 在使用过程中应戴好防护用具,避免接触药剂;
  •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喷洒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残留污染。

环丙唑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杀菌剂,能够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拓展:

问:小麦赤霉病,向粉病,啥药效果好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初穗期至齐穗期叶面喷洒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或苯菌灵或戊唑醇或百菌清或福美双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唤李唑进行防治。
小麦白粉病,用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吡唑醚菌酯、和备迟嘧滚灶菌酯、腈菌唑等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问: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种植淮麦20、扬麦4号等抗病品种,培育无病种子田,播种前深耕灭茬,清洁田园,种植期间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

药物防治:播种前,用20%克福种衣剂做包衣处理(药:种=1:50),或用2.5%咯菌腈种子剂进行拌种(药:种=1:500),抽穗期亩用4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一、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比如淮麦20、扬麦4号、扬麦18号、徐麦856等。

(2)培育无病种子田,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

(3)适当早播,避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后遇到阴雨天气。

(4)种植期间,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

2、药物防治

(1)药物拌种

①用20%克福种衣剂进行包衣,药物和种子的比例为1:50。

②用50%福美双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

③用40%拌种灵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④用2.5%咯菌腈种子剂拌种,药物和种子的比例为1:500。

⑤用75%萎锈灵250克拌麦种100公斤,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100公斤。

(2)喷洒药剂

①小麦抽穗期,亩用4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或28%烯肟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克,或28%井岗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10毫升,或30%多·酮可湿性粉剂110克,或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230毫升)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②小麦扬花初期,亩用40%多菌灵·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或70%福·甲硫磺可湿性粉剂130克,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克,或多菌灵·福美双·硫磺可湿性粉剂250克,或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125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③病情比较严重时,可在小巧培茄麦灌浆初期亩用25%氰烯菌腈悬浮剂11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5毫升,或25%戊唑醇乳油80克,或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

1、产子囊壳的作物秸秆(玉米、稻谷、小麦等)经粉碎还田后会增加赤霉病病原菌的数量,加大了下茬作物发生赤霉病的风险。

2、种植了对赤霉病较敏感的小麦品种,比如淮麦、烟农、济麦等。

3、过量使用中磨氮肥,导致小麦后期的生长密度孝察过大、田间的透光通气性较差、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同时也为赤霉病病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4、扬花期遭遇连绵阴雨,田间湿度过高。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土壤偏黏重的地块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

三、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规律

1、小麦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主要与小麦生育期、气候条件、菌源等因素有关,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性最大。

2、病菌一开始主要侵染花药,其次为颖片内侧壁。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进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结实。

3、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小麦扬花期感染率最高,特别在齐穗后20天内最易感病。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雨日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若阴雨日数超过50%,则病害就可能流行,超过70%就可能大流行,40%以下为轻发生。

4、当病原菌大量存在时,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3天以上(或遇到大雾、露水较重的天气),气温保持在15℃以上,就有可能严重发生赤霉病。

问:小麦赤霉病,氰烯菌脂加己唑醇还是戍唑醇好

小麦赤霉病,氰烯菌酯加戊唑醇比较好。防治小麦赤霉病,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齐穗在防治一次。
小麦赤霉病防治牢记三句话:
晴天见花打;
阴天见穗打;
雨天抢前打。

问:防治小麦赤霉病特效药

防治小麦赤霉病特效药是多菌灵。

一般每亩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120克,或80%的多菌灵可湿粉1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有效成份要达到70克),都可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且效果很好。如果有多菌灵超微粉或多菌灵胶悬剂,最好用超微粉和胶悬剂,其效果比可湿性粉剂好。

小麦赤霉病可从苗期开始发病,病原主要来自于土壤,因此防治小麦赤霉须从小麦开始种植就开始,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对产量的影响。小麦种植选择抗病品种较好的麦种,麦种播种前使用乙蒜素等拌种剂进行杀菌,今年的行情,可酌情考虑使用适量的芸苔素促进麦种的萌芽和发育。

小麦的田间管理

小麦种子的出苗速度与温度湿度有关,如果播种环境都比较适宜的话,一般6~10天就能够出苗的。不过出苗的速度也与小麦的品质有关系,越是好的小麦种,出苗速度越快。在小麦抽穗的时候,就是它一生中需水量的巅峰,如果水量不足则会影响小麦抽穗以及后期的产量。

此时如果田间的水分不足,一定要适当的进行人工补水,将田间的土壤湿度保持在70%左右为宜。当然水量也不能过多,如果降雨过多,还要适当的清沟排渍,排出多余的水分。小麦所需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钾元素,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锰锌硼钼等,在施肥的时候,主要以氮肥为主,氮素在小麦的籽粒中所占的干重为2.2%,是小麦所需最主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