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磷肥和钾肥能一起用吗

2024-01-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07 次
磷肥和钾肥能一起用吗

  这一篇农资知识会给全国农资人说明“磷肥和钾肥能一起用吗”的内容进行周详说明,但愿对广大农资人有所收获,赶紧收藏吧!

  磷肥和钾肥可以一起使用。磷肥的使用可以提高作物的结果率和果实的甜度,主要作用于花果。钾肥的使用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作物的早期结果,提高作物的抗寒性和抗病性。


精选问答:


  1、钾肥 磷肥的配制浓度?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氮是每个作物活细胞的组成部分;磷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钾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由于氮磷钾的重要性和作物的大量需求,氮磷钾也被称为大量元素。

  追肥

  氮肥、磷肥、钾肥按照2:1:1的比例进行配比,即:50斤**素+25斤磷酸二铵+25斤硫酸钾,搅拌均匀,亩用量在60斤左右。农户也可根据往年常规亩产量计算用量,每增加50公斤产量,如上年产量为500公斤/亩,今年产量预计为550公斤/亩,则需增施2公斤氮肥、1公斤磷肥和1公斤钾肥。如遇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则反之。

  如果只追肥一次,可以把50斤的**素更换成大颗粒**素或者缓释**素,延长氮素释放期限,使氮元素不会中途缺失,避免农作物后期脱肥,从而导致减产。如果追肥两次,第一次追肥只用25斤**素即可,不需要加磷钾肥,因为作物前期只进行营养生长,只追施氮肥即可。第二次追肥在作物中后期,按照氮磷钾2:1:1的比例配比,亩用量60斤左右,完成作物生长期内全部追肥过程。

  底肥

  针对土地的重茬连作、土传病害严重或土壤问题多发的情况,可以在亩施60斤氮磷钾配方肥的基础上增加40斤的有机肥或微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细菌,促使土壤中养分均衡,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增产

  氮磷钾的施入主要是为了培肥地力,如果要使农作物获得高产,除了氮磷钾的施入,还要注意补充不同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比如小麦、水稻、玉米对缺钼高度敏感;白菜、甘蓝、果树对缺硼高度敏感;花生、番茄、高粱对缺铁高度敏感,一旦缺失就会影响作物生长,影响产量。

  2、膨果期钾肥和钙肥可一起冲施吗?

      膨果期钾肥和钙肥不可一起冲施,不建议大家把钙肥和钾肥混配使用的,原因是钙肥和钾元素在吸收过程会出现拮抗作用,相互抑制吸收,效果不佳,要分开使用。  也就是说,在叶面喷施叶面肥时,不是都可以混用,要分清叶面肥所含元素的性质,合理复配。例如,硼元素和钙元素可以相互促进吸收,因为硼肥缺乏,可以阻碍蔬菜对钙肥的吸收。同时,不建议大家一次性混配多种叶面肥,有时会影响效果或者起反应,失去原有的功效,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两种。  为了提高冲施肥的效果,做到效果快、用量少、效率高,根据以上肥料施用原理和中外的施用经验,总结以下冲施肥的技术问题。  要想很好的使用冲施肥,首先要掌握冲施肥的种类和性质,冲施肥大概分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大量元素类,包括氮肥、钾肥、磷肥、钙肥、镁肥、硫肥等单一肥料,也可以是复合肥,复混肥和配方肥等,但都必须可溶于水,一般亩使用量为十几公斤到几十公斤。  第二类、大量元素加微量元素类,即在上述肥料的基础上添加锌肥、硼肥、铁肥、锰肥、铜肥、钼肥、氯肥等,也可以是几种的复肥,它们同样均溶于水,且不可起反应,不能产生沉淀,亩施用量在十几公斤至几十公斤。这类冲施肥比单独大量元素肥料效果好,补充了微量元素,对于增产和改善品质效果更好。但此类冲施肥在复配时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要采用配合技术和鳌合技术,避免沉淀问题和肥料的拮抗问题。  第三类、微量元素类,以锌肥、硼肥、铁肥、锰肥、铜肥、钼肥、氯肥为主的微量元素冲施肥,一般为几种混合复配,且加一定的鳌合剂,增加植物对它们的吸收,减少被土壤吸附和固化,一般亩施用量在几百克到几公斤之间。这类肥料对缺植物施用,对于缺少某种元素补某种元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第四类,氨基酸类,是以多种氨基酸为主要原料,一般用工业副产物氨基酸,或有毛发、废皮革水解制造的氨基酸,为提高效果,一般加入多种微量元素,由于其酸性较强, 施用于一般酸性不太强的土壤。亩施用量一般为十几到几十公斤。施用于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效果更好。  第五类、植腐酸类,是以风化煤为主要原料经酸化、碱化而提取的一种肥料。为增强效率,一般添加大量元素,由于其碱性,施用于偏酸性土壤。亩使用量一般为几公斤到几十公斤。此类肥料对于改善土壤,增加植物抗旱性效果较好。  第六类、其他类,包括甲壳素类、海藻类、其他有机质等、工业发酵肥类、菌肥类等,它们均有增产效果,可作为冲施肥。尤其是菌肥类,该类肥料不仅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改善一些作物的品质、增强抗逆性,还可以改良大棚土壤理化状态,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有益菌群数量和种类,减少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