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参考文献 草莓白粉病适宜温度
2024-04-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664 次
草莓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一些关于草莓白粉病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1.《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该文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撰写,详细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防治方法等。对于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草莓白粉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该文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撰写,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3.《草莓白粉病的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该文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撰写,对草莓白粉病的化学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总结,为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4.《草莓白粉病的生态防治研究》
该文献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人员撰写,探讨了草莓白粉病的生态防治方法,如利用生物防治剂、调整种植结构等,为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5.《草莓白粉病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该文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撰写,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是一些关于草莓白粉病的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了解和防治草莓白粉病有所帮助。
相关拓展:
问:草莓白粉病拿敌稳兑水比例
敌稳兑水比例为1:100。原液1份(200ml),加水ml是最优比例。敌稳在室温下水中溶解度为10g/L,具有挥发性,用来防治棉蚜等农业害虫,也用来治疗草莓白粉病等。纯品为无色至琥珀色液体,有芳香味。相对密度1.42。沸点74℃(133.32Pa)。折光率1.4523。问:草莓白粉病存活多久会死
草莓白粉病病原:
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aphanis(Wallr.)Braun,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果实,而在果梗、叶柄和葡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原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和花蕾受侵害后,花萼萎蔫,授粉不良,幼果被菌丝包裹,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果实后期受害时,果面裹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杜克拉、图得拉、卡尔特1号、宝交早生、哈尼等品种抗性较好;清理棚内或田间的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杂草后再定植;不要过量施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发现病枝,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
(2)药剂防治:
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100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盖苫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米处。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米处设置1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此种方法对蜜蜂无害,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一旦发病,新型药剂有4%四氟醚唑(朵麦可)水乳剂每亩50—70毫升,或50%醚菌酯(翠贝)干悬浮剂每亩10—15克,对草莓安全,防效好,翠贝对灰霉病还有很好的抑制与预防作用。常用的药剂还有世高、仙圣、粉锈宁、腈菌唑、福星、农丰灵、乐必耕、武夷菌素等药剂防治:,但药量不要过大,以免产生药害。由于白粉病用药次数多,最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病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上一篇:绿化树苗种类大全 下一篇:百菌清价格会上涨吗 百菌清价格越来越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