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甲丙环唑有什么作用 甲丙环唑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24-04-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698 次
甲丙环唑有什么作用 甲丙环唑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症状。

作用机理

甲丙环唑可以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阻止其生长和繁殖。它还可以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真菌死亡。

适应症

甲丙环唑可以用于治疗以下真菌感染:

  • 念珠菌感染
  • 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股癣、手癣等
  • ***和咽喉真菌感染
  • ***真菌感染
  • 肺真菌感染

用法用量

甲丙环唑一般为口服药物,每日1-2次,每次100-200毫克,疗程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对于皮肤真菌感染,也可以使用甲丙环唑外用药膏,每日1-2次,涂抹在患处。

注意事项

甲丙环唑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甲丙环唑可能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应在使用前告知医生已使用的药物。

甲丙环唑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在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关拓展:

问:苯甲丙环唑治水稻什么病,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通常可以用苯甲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黑星病、叶斑病、稻曲病、白粉病等病害,一般在水稻破口前5-7天以及齐穗期,每亩各使用1次30%苯甲丙环唑15ml兑水30-45kg,既能预防水稻穗期的多种真菌性病害,还能防止早衰,提高产量,也可在分蘖期用苯甲丙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能够阻止病菌侵染,促进水稻分蘖。

一、苯甲丙环唑治水稻什么病

1、能防治的***

苯甲丙环唑一般可以防治水稻纹枯病、黑星病、叶斑病、稻曲病、白粉病、早疫病、菌核病、锈病、根腐病、紫斑病等病害。

2、在水稻上如何使用苯甲丙环唑

(1)在水稻分蘖期,可以用苯甲丙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能够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促进水稻分蘖,阻碍病菌侵染。

(2)在破口前5-7天以及齐穗期,各使用1次30%苯甲丙环唑15ml/亩兑水30-45kg,不仅能够预防水稻穗期的多种真菌性病害,还能防止水稻早衰,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3)需注意,每季可以使用苯甲丙环唑3-7次,使用间隔期为7-14天。

二、苯甲桥仔枝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1、使用方法

(1)用在水稻上时,可以在水稻齐穗期,用苯甲丙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不仅能够增加水稻的结实率和戚芹千粒重,还能提高水稻的质量。

(2)用在香蕉上时,一般可以在发病初期,用苯甲丙环唑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

(3)敏敏用在西瓜上时,一般可以在膨大期,用苯甲丙环唑5000倍液防治蔓枯病,需注意,不宜在苗期和花期使用。

2、使用注意事项

(1)需要与其它药剂合理的轮用,以此来延缓抗药性产生的速度。

(2)不能与含铜药剂、有机磷农药混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严格控制用药量,保证施药安全。

问:苯甲丙环唑对虾有害吗?

苯甲丙环唑对虾当然有害。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配御败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拆含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应用技术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用于防治麦类病害、水稻恶苗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等。具体防治如下:
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1000至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至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20%EC)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20%EC)5000倍喷雾。
防治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4000倍喷雾
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20%EC)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至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为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均有抑制活性,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防治对象有麦类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等。制剂为敌力脱25%乳油。
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大麦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于孕穗期亩用25%乳油32至36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麦根腐病,种子处理,按种子重量0.12%至0.16%拌药,田间施药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35至40毫升,对水喷雾,必要时隔7至10天再施药一次;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亩用30至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至20天,共喷3至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作保护性防治,则对水稀释倍喷雾,间隔期为半个月左右;作治疗性防治,则对水稀释5000倍喷雾,间隔期一个半月;防治培颤水稻恶苗病,用1000倍液浸种2至3天,直接催芽播种。

问:甲环唑与丙环唑有什么区别?

苯甲丙环唑是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复配剂,没有什么好与坏,在不同作物上的适用性及用药时间很是关键。若从药的活性来讲丙环唑活性强,药效好,但抑制作物生长较严重,而苯醚甲环唑很。从防治病害和作用机理方面基本一样。

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是什么药剂?

苯醚甲环唑系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极强的内吸性,可有效阻止真菌生长,对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葡萄黑痘病、瓜类蔓枯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效。丙环唑也属三唑类杀菌剂,对作物病害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叶枯病,香蕉叶斑病,果树炭疽病,蔬菜白粉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具有极强的杀灭效果。这两种杀菌剂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

问:苯醚甲唑酯是什么农药

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作用方式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的C14脱甲基化作用,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甾醇滞留于细胞膜内,损坏了膜的生理作用,导致真菌死亡。

苯醚甲环唑性能特点:

1、杀菌谱广,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胞属、刺盘孢属、球座菌属,茎点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白粉菌、锈菌和某些种传病害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施药后2小时内,即被作物吸收,渗透作用强,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

2、药效久且耐雨冲刷,黏着在叶面的药剂耐雨水冲刷,从叶片挥发极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表现较持久的杀菌活性。

3、剂型多,安全性高,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乳油等多种剂型。

4、可与多种杀菌剂混配使用,苯醚甲环唑可与丙环唑、嘧菌酯等多种杀菌剂混配使。在施用前需做混配试验。不要与含铜药剂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