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蚕豆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2024-01-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02 次
蚕豆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本篇农资经验介绍“蚕豆什么时候种最合适”的内容进行周密介绍,但愿对农友们有所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蚕豆适宜每年春秋两季种植。播种时,需将颗粒饱满的种子直接播入土中,并覆以细土。

  播种后可将未受污染的河水浇入土壤,保持土壤湿润,后期养护时可将蚕豆长满的枝叶剪掉,帮助植株保存养分。

  蚕豆可分为春蚕豆和秋蚕豆。

  其中春蚕豆每年春季3、4月可播种,秋蚕豆每年秋季10月可播种。种植蚕豆时,还需要观察天气。

  最好选择晴天播种,有利于种子发芽和顺利生长。

  播种时,可选择粒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待十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均匀撒入肥沃疏松的土壤,在种子上方覆盖三厘米的细土。

  播种后,可将未受污染的河水灌入土壤,为种子提供湿润的生长环境。种子发芽后,还需要为它们提供富含矿物质的纯净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时要注意浇水量,以免土壤积水。

  蚕豆后期养护时,可对植株进行修剪。

  需要选择锋利的剪刀,用酒精擦拭消毒,然后将蚕豆长满或杂草丛生的枝叶剪掉,帮助植株保存养分。也可以剪掉蚕豆生长不良的枝叶,以改善株间的通风性。


好文探索:蚕豆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蚕豆的种植时间一定要严格控制,如果种的太早,植株就会早花,从而影响它的产量,而播种太迟的话,会影响第二年其它作物的种植时间。通常在霜降前后的5天进行播种,有的地方也可以春播,通常选在3-4月份。

  蚕豆在种植之前可以先适当催芽,这样更容易生根。由于它的种皮很厚,因此要浸泡一天半的时间,而且每3-4个小时就要淘洗换水,等泡到它饱胀的时候就可以结束浸种了。

  之后用棉布包裹起来,放到温暖处催芽。

  种植蚕豆之前,先要进行整地。

  这种植物喜湿但不耐涝,一定要种植在土质肥沃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先给土里施足基肥,通常用农家肥或磷钾肥,这样可以为其生长提供一定的养分,有利于种子生根发芽。


精选问答:


  1、蚕豆种植时间和方法?

   1、品种选择

    在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地区,应选用耐肥抗倒伏品种,以发挥增产潜力;在土壤贫瘠、施肥水平低的地区,选用适应性广、耐瘠的稳产品种。目前,我区主要品种有大粒青皮豆“2023-40”、“2023-44”和“79-6”、“735-6-3”等。

    2、种子处理

    蚕豆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3d,以提高发芽率。播种前,每667?用钼酸铵10g、福福锌50g拌种。先用温水把钼酸铵溶解,与种子拌匀,再与炭疽福美拌匀,现拌现播。

    3、播种时间

    适时播种是达到全苗、壮苗、夺取蚕豆高产的基础。播种过早,温度高,导致生长过旺、抗寒能力弱,易遭冻害,花荚期也易遇低温危害;若是播种过晚,因气温低而出苗时间长、出苗不齐,植株营养生长不良、分枝少、成熟迟,因此后期产量低。根据我区的气候特点,10月10日左右播种的田块一般能在花荚期、结荚期避过重霜,因而脱落较轻。

    4、整地

    采取200~267cm拉线起沟开墒,沟宽27cm、深27cm,净墒面173~240cm。沟与沟相通,排水不良田块的沟要挖深,墒面不宜过宽。采取起沟碎土后,打塘点播,然后用细粪或细土盖种,保证出苗。

    5、合理密植

    肥力条件好的田块可适当稀播,肥力条件差的田块应适当密植。田豆密度一般在7000~8000株/667㎡,株行距为40cm×40cm,每667㎡播3500~4000塘,播种量为8~10kg;播山地蚕豆密度在9000~株/667㎡,株行距为40cm×33cm,每667㎡种4500~5000株,667㎡播种量为10~12.5kg。

    6、施肥

    在每667㎡施农家肥1000~1500kg的基础上,于播种前每667㎡施普钙30~40kg、钾肥5~10kg,把两种肥料混合后施入塘中间,将豆种按在塘两边,将其与肥料分开,播种后盖细土或细粪。蚕豆3~4叶时,每667㎡用**素2~3kg、普钙10~20kg、钾肥5~10kg,将三种肥料混合,对水浇于根部。开花结荚期是蚕豆一生需肥的高峰期,氮肥占全生育期施肥总量的80%、磷占90%、钾占63%,一般每667㎡用**素3~5kg、钾肥5kg,对水浇施于根部。另外还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钾或钼肥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百粒重。

  2、最佳种蚕豆时间?

  最佳是3-5月份

  蚕豆是春季作物,适宜种植在气温较为适宜的3-5月份。此时气温温和、湿度适中,适合蚕豆种子的发芽生长。

   蚕豆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来稳健生长。在播种前,应该对土地进行深耕和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收成效果。同时,注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加强田间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