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氟唑菌酰胺作用特点 氟唑菌酰胺防治什么病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197 次
氟唑菌酰胺作用特点 氟唑菌酰胺防治什么病

氟唑菌酰胺:有效防治茄疮病的新型农药

氟唑菌酰胺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属于二氢咪唑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病菌DNA的**和转录过程,从而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效地防治茄疮病等作物真菌**害。

氟唑菌酰胺防治茄疮病的特点

茄疮病是一种常见的作物真菌**害,主要危害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该病害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水渍,逐渐扩大并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果实畸形等。氟唑菌酰胺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效防治

氟唑菌酰胺可以有效地防治茄疮病,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研究表明,氟唑菌酰胺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比传统的防治方法效果更好。

2.安全环保

氟唑菌酰胺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它对环境和人体无毒无害,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易于使用

氟唑菌酰胺使用方便,可以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只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经济实惠

氟唑菌酰胺的价格相对较低,使用起来经济实惠。同时,它的防治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农民的防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氟唑菌酰胺防治什么病?

氟唑菌酰胺主要用于防治茄疮病,这是一种常见的作物真菌**害,主要危害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除了茄疮病以外,氟唑菌酰胺还可以防治其他作物真菌**害,如番茄早疫病、黄瓜白粉病等。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氟唑菌酰胺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A:氟唑菌酰胺可以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需要根据作物、病害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使用方法。一般来说,氟唑菌酰胺的用量为每亩50-75克,使用方法为喷雾或浸种。

Q2:氟唑菌酰胺对人体有害吗?

A:氟唑菌酰胺对人体无毒无害,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Q3:氟唑菌酰胺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A:氟唑菌酰胺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同时,需要将其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避免误食。

参考文献

[1]茄疮病的防治技术和杀菌剂选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2024.

[2]氟唑菌酰胺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农业科技创新.2024.

释义拓展:氟唑菌酰胺

氟唑菌酰胺是由BASF公司开发的新的活性成分(有效成分),用来防治广谱真菌病害。氟唑菌酰胺属于羧酰胺类化学品,其作用方式是对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I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靶标真菌的种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生长。

问答拓展:氟唑菌酰羟胺防治什么病,防治对象和作用机理

防治病菌:葡萄孢菌、核盘菌、棒孢菌以及镰刀菌。防治病害: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黄瓜白粉病、西瓜白粉病、叶斑病、褐斑病、恶苗病。防治对象:小麦、油菜、黄瓜、西瓜、玉米、大豆、花生、干豌豆、果树等。

一、氟唑菌酰羟胺防治什么病

氟唑菌酰羟大局袭是一种新型吡唑羧酰胺类杀菌剂,可以有效杀死葡萄孢菌、核盘菌、棒孢菌以及镰刀菌,主要用于防治腊桥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黄瓜白粉病、西瓜白粉病、叶斑病、褐斑病、恶苗病等病害。

1、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刚刚开始扬花时,每亩地使用50-65ml的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兑水30kg喷洒,可视病情隔7天后继续喷洒一次,重点喷洒小麦的穗部。在小麦收获前14天不能喷洒,每季最多使用2次。

2、油菜菌核病:在油菜刚开花时,每亩地使用50-65ml的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兑水30kg喷洒,重点喷洒油菜的茎秆部位。在油菜采收前21天不能喷洒,每季最多使用1次。

3、黄瓜白粉病:在发现病害后,每亩地使用40-50ml的200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兑水45kg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次,重点喷洒黄瓜叶片的正反面。在黄瓜采收前3天不能喷洒,每季最多使用2次。

4、西瓜白粉病:滚兄发现病害后,每亩地使用40-50ml的200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兑水45kg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次,重点喷洒西瓜叶片的正反面,在西瓜采收前14天不能喷洒,每季最多使用2次。

二、氟唑菌酰羟胺的防治对象和作用机理

1、防治对象:小麦、油菜、黄瓜、西瓜、玉米、大豆、花生、干豌豆、果树等。

2、作用机理:氟唑菌酰羟胺主要通过干扰呼吸链复合体Ⅱ,来阻碍能量的合成,从而抑制病菌的生长。

3、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时,避免与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混合使用;喷洒时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下午;一般在作物病发前或者是发现有零散的病斑时就开始使用,每季喷洒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

问答拓展:请问氟吡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区别

1、产品研制公司不一样。

氟吡菌胺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

氟吡菌酰胺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

氟唑菌酰胺是由BASF(巴斯夫)公司开发。

2、英文名称不一样。

氟吡菌胺英文名称为fluopicolide。

氟吡菌酰胺英文名称为fluopyram。

氟唑菌酰胺英文名称为Fluxapyroxad。

3、化学式不一样。

氟吡菌胺化学式为C14H8Cl3F3N2O。

氟吡菌酰胺化学式为C16H11ClF6N2O。

氟唑菌酰胺化学式为C18H12F5N3O。

4、主要作用有区别。

氟吡菌胺主要应用在各类蔬菜和葡萄作物上,防治黄瓜霜霉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由于药剂能够经叶面快速吸收,所以耐雨水冲刷,为雨季蔬菜防病提供可靠保障。

氟吡菌酰胺用于葡萄、梨树、香蕉、苹果、黄瓜、番茄等蔬菜及大田作物等上的斑点落叶病、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等的防控,还可以在多种作物上登记用于防治多种线虫。

氟唑菌酰胺用于多镇则种作物(谷物,豆类蔬菜,油料种子作物,花生,梨果,核果根和块茎类蔬菜,果类蔬菜和棉花)的叶面喷施及种子处理。

5、作用机理有区别。

氟顷旅派吡菌胺具有系统传导性和较强的薄层穿透力,对病原菌各主要形态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为新叶、茎干、块茎、幼果提供全面和持久保护。

氟吡菌酰胺抑制靶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当线虫经氟吡菌酰胺处理后,虫体僵直成针状,活动力急剧下降。氟吡菌酰胺有选择地抑制线虫线粒体中的呼吸链的复合体Ⅱ。

氟唑菌酰胺属于羧酰胺类化学品,其作用方式是对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I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靶标真菌的种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雀贺体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氟唑菌酰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氟吡菌胺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根结线虫防治新药剂-氟吡菌酰胺

问答拓展:农药,巴斯夫,建攻都治疗什么病

巴斯夫公司好悔生产的健攻主要成分是**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5%)和琥珀酸脱氢酶类杀菌剂氟唑菌酰胺(7%),主要局袜庆防治白粉病、黑星病、锈病、叶斑病、靶斑病、桐握叶枯病、早疫病、叶霉病等高等真菌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