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麦子黄锈病打什么药 麦子上的黄锈病出穗了打农药可以吗
广东麦子黄锈病的防治方法
麦子黄锈病是一种常见的麦类病害,对麦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广东地区的麦子黄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一、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麦子时,应该选择抗病品种,这是预防麦子黄锈病的最基本方法。抗病品种可以通过品种筛选、繁殖和引进等方式得到。在品种筛选时,要根据麦子黄锈病的发生情况和病害类型,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品种。
二、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防治麦子黄锈病的关键。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施肥。麦子黄锈病喜欢高氮、低磷、低钾的环境,因此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2、及时灭茬。及时灭茬可以减少麦子黄锈病菌的数量和寿命,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麦子黄锈病喜欢潮湿、密闭的环境,因此要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麦子黄锈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化学防治中,可以使用三唑酮、丙环唑、噻菌酯等药剂进行喷洒。
以上是防治麦子黄锈病的几种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相关问题:
问题一:
麦子黄锈病是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病菌在患病的麦子上繁殖,随着风的吹动和麦田内部气流的流动,病菌会随着气流向周围传播。同时,病菌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的方式,通过人工、工具等方式传播到健康的麦田中。
问题二:
麦子黄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麦穗上长出***的锈病斑,叶片和叶鞘上也会出现***的锈病斑。受病害影响的麦子生长缓慢,产量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麦子死亡。
问题三:
在化学防治麦子黄锈病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药剂。要根据病害的类型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
2、控制药剂的使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药剂的使用量,避免药剂过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
3、注意药剂的使用时机。要根据麦子生长期和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时机。
问题四:
麦子黄锈病对人体无害。麦子黄锈病是一种植物病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问题五:
预防麦子黄锈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抗病品种。在种植麦子时,应该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要注意田间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
3、定期检查麦田。定期检查麦田,及时发现麦子黄锈病的发生。
问题六:
麦子黄锈病的防治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病害发生率。防治麦子黄锈病的效果可以通过病害发生率进行评价。
2、麦子产量。防治麦子黄锈病的效果还可以通过麦子产量进行评价。
问题七:
麦子黄锈病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同地区的麦子黄锈病发生情况不同,因此防治措施也会有所不同。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等方法都是比较普适的防治措施。
问题八:
提高麦子黄锈病的防治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麦子黄锈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2、加强科学研究。加强科学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
3、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减少农药残留。
问答拓展:麦子出现叶锈病,应该打什么药?
冬小麦一生中会发生多种病虫害。冬季是低温季节,病虫害受温度影响,没有发生的迹象。随着温度升高,小麦疾病和害虫立即发生。冬季应预防某些疾病,例如铁锈和白粉病。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从苗期开始。
小麦黄锈病被气流扩散,是一种可怕的流行病。只要满足条件,乎掘它就可以传播,并可以损害大面积的破坏,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损害整个麦田。它在约20°C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中非常活跃,并迅速扩散。推进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要综合控制,选择抗病品种,在适当时期播种,合理施肥,并加强田间管理。预防与治疗小麦锈病通常使用三唑类药物,例如戊丁康唑,二苯并呋喃唑,现在有些药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因此效果会更好,安全性也会更好。进入引导阶段后,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燥,则尽可能少浇水。
如果小麦已进入开花期并且出现了锈斑,是否仍可以喷洒?如果不可能打架,那是因为这段时间是小麦授粉的时期,而农药会冲走花粉并影响小麦的授粉。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喷洒,因为小麦的授粉时间很短。只要避免喷涂时间,喷涂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一般而言,小麦授粉需要三搭顷芦到四天,并且一块土地中小麦的生长可以快也可以慢。总体而言,开花结束要花一个星期。无论是三种预防喷雾剂还是各种疾病治愈剂,都最好在开知带花前一周喷雾。这段时间不仅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而且也不会影响小麦的授粉。例如,三唑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麦锈病。一些农民没有掌握适当的剂量,这将在开花期引起植物毒性并形成空的耳朵。在灌浆过程中,发现黄锈时,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但是喷药时要注意两个方面。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喷洒,其二是使用上述复合药物。
问答拓展:小麦防病打什么药
播种期:可用立克秀、三唑酮、烯唑醇、适乐时、甲拌磷、甲胺磷、戊唑醇、吡虫啉、噻虫嗪等拌种。
分蘖期至拔节期:可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氰烯菌酯、阿维菌素等防治条锈病、纹枯病等。
孕穗期:可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环唑等防治多种病虫害。
孕穗期-灌浆期:将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混配防治病虫害。
一、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是预防和控制小麦多种病虫悉庆害的有利时机,主要防治小麦纹枯病、黑穗病、全蚀病、病毒病、黄矮病、丛矮病以及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应根据防治的对象来选择合适的种子拌种剂或包衣剂。
1、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条锈病:可选用种子重量0.1%-0.15%的2%立克秀,或种重0.15%的20%三唑酮乳油,或种重0.12%的12.5%禾果利(烯唑醇)拌种。
2、小麦全蚀病:可选用2.5%适乐时100ml,加1.5-2kg水,拌麦种50-100kg,晾干后播种。
3、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可选用75%甲拌磷乳油100-150ml,加3-4kg水,拌麦种50kg,拌匀后堆焖12小时播种。
4、针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选用40%甲胺磷或50%辛硫磷乳油50g,加4-5kg水,拌麦种40-50kg。
5、在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种菌唑等杀菌剂与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6、药剂包衣或拌种时,可适量加入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一起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出苗盯陆慎、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提高小麦植株抗逆能力。
二、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3月份)
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主要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挑治苗期蚜虫和麦红蜘蛛。
1、小麦条锈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丙唑·戊唑醇等药剂防治。
2、小麦纹枯病: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药剂防治。
3、小麦茎基腐病: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噻呋酰胺、氰烯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等防治镰刀菌的药剂防治,注意加大水量,并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效。
4、蚜虫、麦红蜘蛛:早期可利用保护天敌控制,当平均33cm行长螨量达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
5、叶片发黄、分蘖不好:可适当增加100g磷酸二氢钾,亩用芸苔素内酯10g。
三、小麦孕穗期
小麦孕穗期主要预防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以及促进小麦孕穗健壮,可加入适量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咪鲜胺·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来预防。
1、小麦白粉病:可使用三唑酮、烯唑醇等单剂或复方制剂进行叶片喷雾。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或25%丙环唑乳油,或40%多·酮可湿性粉剂,兑水均匀喷雾。
2、小麦赤霉病: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药剂。在赤霉病重发区,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药凯敬。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四、小麦孕穗期-灌浆期
小麦孕穗期-灌浆期重点防控麦穗蚜及中后期多种病害、干热风。
1、穗蚜、吸浆虫:当孕穗初期早晨或傍晚手扒麦垄看到1-2头成虫在飞时,应及时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呋虫胺等杀虫剂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连续用药2次,以确保防效。当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2、中后期多种病害: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苦参碱等。杀菌剂有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生长调节剂有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等。
3、防止干热风:叶面喷施高含量磷酸二氢钾是防御小麦干热风的重要手段。
问答拓展:小麦枯萎发黄打什么药?
1、小麦黄矮病:黄矮病主要的症状是叶片鲜黄,叶脉绿色,看上去是黄绿相间的条纹,这种病苗一般较矮,冬前发生的病苗很难过冬,即便是能过冬也会继续生病,出现矮化、枯死的症状。防治黄矮病前期要进行药剂拌种,后期发病时可喷施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
2、小麦土传花叶病:花叶病主要的症状特征为麦苗发黄、叶尖变紫,进入拔节期后长出的新叶也会出现相同症状、防治花叶病的方法跟黄矮病相同,前期要进行药剂拌种,后期发搜宴埋病时可喷施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
3、小麦锈病:
锈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杆锈病三种,其中条锈的症状为长有鲜***、呈条形排列的病斑,这种病害也是今年我们国家发生较多的小麦病害。防治条锈病前期主要是通过药剂拌种,后期发病时可喷施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腈菌唑乳油等药剂。
4、麦蚜:麦蚜是小麦田间较为常见的害虫,这种世蚂虫子个头很小但是数量巨大,被吸食过的麦苗长有***斑点,发生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叶片发黄、植株枯萎的情况,同时麦蚜可以传播大量的黄矮病病毒,引发黄矮病。防治蚜虫前期适宜选择抗病祥首品种进行栽培,虫害发生时前期可以喷施啶虫脒乳油,中后期可喷施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5.其它原因:
小麦枯萎当然也可能不是病虫害,而是由于前期的栽培不当,后期的施肥不足等原因引起。例如播种密度过大,生长较弱的麦苗在肥水***不足时,会出现枯萎发黄的情况;又或者是土壤贫瘠,施肥不足,进入拔节期小麦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也会出现枯萎发黄的情况;在一个处于地边位置的小麦,一般水分和肥料不到位,会出现个别枯萎发黄的现象。
关于“小麦枯萎发黄打什么药?”,我的建议是先找到枯萎发黄的原因,和具体的发病中心,然后再进行喷药或者是补充肥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