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虱的防治
此篇内容会给广大农资人分析“书虱的防治”的内容进行诠释,期望对各位农友们有些许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据我所知,现在在除书虱上也没有什么最新的方法,一般的药水对书虱都是没有用的,可能刚开始有用,但治标不治本的。家里有时太潮也可能有书虱存在。
书虱属常见的储粮害虫之一,个体微小,体色为白色至褐色,一个世代28~35d,一年发生3~6代。书虱一般生存于粮堆上层或表层,栖息在粮面以上的墙壁等部位,常在仓门、窗口、风机口、粮堆边角等部位**,具有繁殖快、生长周期短、**性强等特点。
书虱虽不属于蛀食性害虫,不会直接危害粮食,一旦在粮堆内形成了较大的密度,容易引起储粮发热。。
莱阳直属库位于胶东半岛,气候湿润,比较适宜书虱等害虫的繁殖。
十几年来,直属库始终对防治书虱工作不放松,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攻关小组,通过对磷化铝与敌敌畏混合熏蒸、单纯磷化铝熏蒸、敌敌畏空间熏蒸、敌敌畏附着物埋藏法等四种防治方法的试验应用,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对书虱的预防、检查、处理和善后等环节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研究。。
1磷化铝和敌敌畏混合熏蒸(混合法)。
按照药剂的使用规定分别计算用药量,在粮面和通风洞处放置磷化铝片剂,每个通风洞不超过2kg,其他药剂放置在粮面,仓内四周可适当增加投药。
然后,用敌敌畏稀释液喷洒在麻袋上,均匀悬挂在仓内空间。最初几天,不开启环流风机,约3天后,开启风机环流(此时磷化氢浓度基本达到最高值,而敌敌畏的有效成分基本挥发到空间)。
通过环流,使敌敌畏、磷化氢气体同时作用于害虫虫体,达到叠加增效的作用。此方法适用于书虱密度较大的情况。
2单纯磷化铝熏蒸法(熏蒸法)。
单纯使用磷化铝环流熏蒸。此种方法适用于书虱密度较小的情况。
将敌敌畏稀释液均匀喷布在麻袋或毯子等器材上,然后均匀悬挂于仓内空间,靠药剂的熏蒸扩散作用达到杀虫的目的。此种方法适用于书虱较多,且分布于粮面以上空间,而且没有其他害虫的情况。
4敌敌畏附着物埋藏法(埋藏法)。
将敌敌畏乳液直接喷洒于报纸团或砖块上,埋藏于粮堆中(粮面下10~30cm),定期取出,清理虫尸,重新喷洒药液,置于粮堆。此法适用于粮堆内书虱较多,且杂质较多不易渗透的情况,具有诱杀、预防的双重作用。
以上几种方法相比较,混合熏蒸杀灭书虱效果最佳,单纯熏蒸法次之,悬挂法、埋藏法较差。杀虫效果取决于药剂是否能与害虫虫体充分接触。和药剂对虫体是否保持有效、足够的作用时间。
书虱的一个世代为28~35d,因此要保持有效浓度40d以上,才能起到彻底杀虫的作用。磷化氢能够保持与虫体较长的作用时间(40d),但与敌敌畏相比,对虫体的有效**作用相对较弱(不敏感)。而敌敌畏可在短时间(3~5d)内有效**虫体,起到触杀、熏蒸的双重作用。
混合熏蒸正是找到了这两种药剂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杀虫效果较好。。
粮食水分(或粮堆内湿度)、粮堆温度、粮食杂质是影响书虱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水分(湿度)起主要作用。
做好书虱防治工作,改变书虱发生的环境因素,营造不利于书虱孳生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具体防治措施有如下几条:。
521在入库环节,做好杂质清理工作。。
522在低温季节,通过通风措施将粮温降至15℃以下(准低温),平衡各部位粮温及水分。高温季节适时做好除湿降温工作。
523在季节转换时,经常检查、翻动仓内四周、柱子、门口等部位粮食,避免发生结露。通风口、仓房门窗等冷热交换部位做好密闭隔热工作。。
书虱防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仓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勤加检查,严于防范,做到防早、防好、防彻底,切实达到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防治要求。
野生荸荠是一种以球茎繁殖为主的恶性杂草。再生能力强。
只要球茎还在,它就会不断产生侧枝。除草剂只能杀死地上的侧枝,难以杀死地下球茎。
那么如何控制这种杂草呢让我们了解一下。
荸荠种子发芽率很低,主要依靠球茎繁殖,发芽温度为12~40℃℃,12岁时℃零星萌发,25-30℃发芽率显著提高。
5-10cm土层发芽率最高,可达80%以上。菊芋寿命长,5年后仍能萌发球茎。
一个鳞茎在一个生长季内可繁殖109粒种子,经过11次刈割后仍有植株出现,增加了控制难度。
1、球茎为其出苗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移栽7d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剂对野生马蹄的防效较差。
2、对以球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莎草进行防治时,必须考虑药剂对球茎的防治效果。
建议水稻插秧后施用二甲基四氯二甲胺盐、乐果、苄嘧磺隆和甲基毒死蜱。以下是各种除草剂的介绍:。
(1)二甲基四氯甲胺盐:对荸荠、莎草、泽兰、慈姑、空心莲子草、莎草科等恶性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直播田:从3叶1心至分蘖末,定初(53%二甲基四氯二甲胺盐水)40-55ml/亩。移栽地:转绿至分蘖期,定初40-55毫升/亩。混用:丁楚+吡嘧磺隆、丁楚+苯达松或丁楚+五氟/五氟·赛氟磷/韩秋豪等。
(2)乐果:对菱角、三棱、毛竹等水田抗性阔叶草有特效。
一般在分蘖后期(移栽后30d左右)施用50~60g/亩。
(3)苯嘧磺隆·唑酮(oate)和吡唑啉·唑酮(PYRAZOLIN·azodone)对甜菜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降低了球茎产量,而且显著降低了球茎大小。
双唑和曲唑酮在水稻中后期施用。水稻移栽20-25天左右,直播田播40天左右。
用水喷洒10公斤水和30公斤水。
(4)甲基毒死蜱磺隆:对荸荠、三棱、乌头等鳞茎发达的杂草有理想的防除效果。
苗期前可进行封土处理,苗期后可进行茎叶处理。苗期后茎叶处理每亩可施用75%毒死蜱磺隆水分散粒剂4-5g,敏感杂草可切根。
以上是关于稻田野生荸荠的防治。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避免中午高温,以免对水稻造成危害。
好文探索:我国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的种类与防效及推广应用建议
天然产植物源农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避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苦皮藤素(celastrusangulatus)是一系列从卫矛科植物苦皮藤中提取的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类化合物,对其杀虫抑菌作用机理、残留降解特性、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等已有较多报道与论述。
其中,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完成的“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还获得202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苦皮藤素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趋避、拒食等作用,自21世纪初期开始商品化推广,被列入我国A**和**绿色食品均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我国批准登记的苦皮藤素农药种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农药登记制度,未经批准登记的农药,不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苦皮藤素与其他农药一样,也必须履行农药登记法定程序。2023年,陕西秦丰农化有限公司在我国临时登记首个苦皮藤素产品——0.23%苦皮藤素乳油,随后,苦皮藤素母药和多个单剂、复配剂产品相继获批登记。
截至2023年9月30日,我国共有8个产品获得登记并处于有效状态(见表1)。
从表1看出,苦皮藤素农药目前在我国登记的产品剂型共4种,除母药外,制剂中以水乳剂最多(5个产品),其次为乳油和烟剂(各1个产品)。登记作物共12种(类),涉及粮食、蔬菜、果茶、林木等,分别为水稻、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甘蓝)、黄瓜(保护地)、韭菜、辣椒、芹菜、豇豆、葡萄树、猕猴桃树、茶树、槐树、松树。防治对象共11种(类),分别为鳞翅目的稻纵卷叶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卷叶蛾、菜青虫、尺蠖、松毛虫、半翅目的绿盲蝽,鞘翅目的黄条跳甲,同翅目的白粉虱,双翅目的韭蛆。施药方式共3种,分别为喷雾、灌根、烟熏。
另外,曾有企业临时登记苦皮藤素微乳剂产品,用于防治仓储原粮储粮害虫,但登记证已过期,未能转入正式登记。
二、苦皮藤素对我国农林作物害虫和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近年研究发现,除以上已获得登记的防治对象外,苦皮藤素对于其他多种农林作物和储粮害虫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刘国定等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苦皮藤素对稻飞虱具有明显防效,但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防治效果有较大影响,以使用量40~50mL/667m2,施药时间72小时后综合防效最佳。
马铁山等科研人员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苦皮藤素乳剂防治三化螟的适宜浓度为40mL/667m2,校正防效可达82.1%,与常规杀虫剂15%阿维·唑磷效果相当,且对天敌的影响很小,建议替代高毒农药推广施用。
刘雨晴等科研人员以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混配新型环保杀虫剂,探索该杀虫剂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分别以乙醇和甲醇为溶剂提取,获得天然苦皮藤素和花椒素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质量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杀虫剂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有良好的防效。
王肃等科研人员采用叶片载毒饲虫法,测试了苦皮藤素等3种杀虫剂对金针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4%)的3种药物中,苦皮藤对金针虫的杀虫效果最好,12小时内杀虫效率可达98%以上。在不同浓度的苦皮藤素中,4%的苦皮藤素杀虫效果最为突出,8小时即达93%,而2%的苦皮藤素在12小时内杀虫效率也可达90%以上。
黄四平等科研人员采用叶片载毒饲虫法,用苦皮藤素等3种药物对蟋蟀进行了杀虫试验。
结果表明,2%的3种不同杀虫剂对蟋蟀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在10小时蟋蟀的死亡率均达100%,考虑到3种药物对环境的影响,最终采用植物源苦皮藤素作为优选杀虫剂。
曲绍轩等科研人员开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50mg/L的处理下,1%苦皮藤素乳油对食用菌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0%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丁伟等科研人员研究表明,苦皮藤素乳油有效成分30mg/kg对柑橘潜叶蛾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柑橘秋梢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李慧玲等科研人员进行室内药效试验表明,采用浸梢法,1%苦皮藤素乳油750倍液对茶丽纹象甲的速效性稍差,但药后7天的校正死亡率仍可达77.28%,与化学农药唑虫酰胺相当。
秦宝福等科研人员研究表明,苦皮藤素能有效控制玉米象等储粮害虫的危害,适合于开发成新型谷物保护剂。王晶磊等研究表明,苦皮藤素对赤拟谷盗、玉米象、谷蠹、嗜虫书虱和嗜卷书虱5种储粮害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嗜虫书虱的防治效果优于硅藻土。
程亚樵等科研人员开展的6种杀虫剂对东亚飞蝗的田间笼罩药效试验表明,1%苦皮藤素乳油300mL/hm2药后12天处理的平均防效达90%以上,与中毒农药0.4%氟虫腈油剂和低毒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效接近,而优于低毒化学农药90%马拉硫磷乳油。姚小波等科研人员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得出,1%苦皮藤素对**飞蝗平均防效为87.34%,对环境影响小,对作物、对天敌安全,是蝗灾持续控制的理想药剂。
花爱梅等科研人员研究表明,选用1%苦皮藤素乳油,运用弥雾机喷雾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药后3天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达到了有效控灾的目的。
**等科研人员研究表明,用自制的苦皮藤素药签,对杨树和桃树蛀干害虫的总防治率达72.14%。
其中桑天牛的死亡率最高,为82.76%,云斑白条天牛次之,为78.18%,星天牛的死亡率为77.50%,光肩星天牛的死亡率为73.33%,桃红颈天牛的死亡率为73.08%。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苦皮藤素与烯唑醇采取适当比例混配,对玉米弯孢霉菌具有增效作用。
三、苦皮藤素农药推广应用的改进措施。
苦皮藤素已在我国商品化20余年,但总体使用范围还比较狭窄,广大植保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知晓率和接受率不高。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针对苦皮藤素目前在登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在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绿色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力度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加快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扩展登记步伐。
积极鼓励引导有关生产企业进一步拓展苦皮藤素登记的作物和防治对象范围,在取得合法审批登记手续后,加大在农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同时,鉴于苦皮藤素具有杀菌活性,应继续开展其作为杀菌剂的研究开发。
由于目前登记的苦皮藤素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普遍偏低,登记使用量最高达1800mL/hm2,而农民实际田间单位使用商品量可能更大,由此造成大量溶剂和包装物的浪费,也增加了药剂运输成本。
下一步,需尽可能登记开发更高含量的制剂产品,降低单位使用量,以适应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施药器械的发展。
苦皮藤素作为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尽管总体残留风险不高,但仍需对其加以重视。
精选问答:
1、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杀书虱吗?
能,顺式氯氯菊酯制剂有3%、5%、10%乳油,5%可湿性粉剂(卫生害虫用),1.5%、5%悬浮剂(卫生害虫用)。
顺式氯氰菊酯的应用范围、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作用机理与氯氰菊酯相同,但其杀虫效力约为氯氯菊酯的1–3倍,因而单位面积用药量更少。对人畜毒性比氯氯菊酯高2–3倍,使用时注意安全。
(
2、冬天有地暖后书虱还能存活吗?
您好,一般情况下,地暖系统会通过地面的辐射热量来加热室内空气,地暖能够提供比较舒适的温暖环境,并且地暖的温度较高,通常能够达到杀灭书虱的温度要求。
如果房屋中安装了地暖系统并且正常运行,冬天地暖可以有效地防止书虱存活。 如果地暖系统运行不正常或者温度不够高,书虱仍然有可能存活。
另外,地暖只能杀灭书虱在地面上的部分,如果书虱已经寄生在床上、家具上等其他表面,地暖并不能完全消除它们。
在使用地暖的同时,仍然需要进行其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书虱问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