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的来历?

此篇农资文章会给全国农资人介绍一下“汉江的来历?”的内容进行详尽剖析,期望对农友们有几分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
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汉江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
汉江,全长1577千米,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657千米,湖北境内长920千米,总落差1964米。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在研究制订新中国第一部《水文测站规范》前,曾由水利部水文局专门组织讨论水文测站水位观测的高程表达方法与国家水准基面统一标准的应用问题。由于全国各河流应用高程基面尚未统一,若干水文测站尚未接测国家水准点而仍采用假定基面,各站水准点高程数据经检查复测后又往往需要变动,致使前后水位数字(水尺读数加基面高程)不相连续。
经反复研究后规定:测站一经设置,使用的任何基面均须冻结,以维持实测水位值前后一致,是为水文系统使用的“冻结基面”。
精选问答:
1、武汉三镇的由来是什么?
武汉三镇由来是在1926年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克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后合并成武汉市的,三镇被长江和汉江相隔,互相隔江相望,之前都是独立的市镇,合并后称为武汉市,先行的行政规划中已经用13个区取代了三镇,但是由于三镇分界线明显,加上历史上三镇一直是分立的,所以现在习惯上仍然用汉口指长江以西,汉江以北为汉口,长江以东为武昌,长江以西,汉江以南为汉阳。
2、汉城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汉城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它位于汉江畔,而“城”则是地名常用的后缀。
“汉城”字面意义是“位于汉江畔的城市”。
汉城这个名称在历史上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但在20世纪初,**殖民时期,这个城市的名字被改为“京城”,在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改回了“汉城”。
现在,随着韩国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汉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亚洲城市,并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