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病
此篇总结会给全国农友们介绍一下“牛口蹄病”的内容进行说明,希望对农友们有点帮助,下面开始阅读吧!
口蹄病又称阿夫他热,是一种侵犯牛、羊、猪等有蹄类家畜的病毒性烈性传染病。对家畜危害甚大。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黏膜、蹄部和**皮肤发生水疱性疹。偶尔传染给人,使人发病。
根据有接触患病家畜病史。手足**出现水疱、溃疡及发热等症状,可以诊断。
该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畜的水疱液、乳汁、**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
本病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牛的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痕。
病畜大量流涎,少食或拒食。蹄部疼痛造成跛行甚至蹄壳脱落。本病在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在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锁。
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
1、**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病变处。
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
3、**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
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得了口蹄疫要尽早治疗,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传染到其他的牛。
如果小牛得了口蹄疫,可能会激发感染其他**,从而突然死亡,所以要赶紧治疗。
牛: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
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疱,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疱。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或**,严重的死亡。
犊牛的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较高。。
口蹄疫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三型各型不能互相免疫病畜水泡中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病毒多由于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以牛最易感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不喜饮水,闭口呆立,开口时大量流涎病畜**粘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发生水泡或糜烂起初水泡只有婉豆到蚕豆大,继而融合增大或连成片状,1~2天破溃后,形成红色烂斑。
指导意见:病初,即**出现水泡前,用血清或耐过的病畜**治疗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及蹄部要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1:豆)每天涂搽3~4天,用大酱或10%食盐水也可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紫药水)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对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10天左右能自愈。
为使病牛早日康复,可进行对症治疗。。
(1)肌肉注射青霉素油剂300万单位。
每天一次,连续3~5天。。
(2)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1%~3%明矾或者硫酸铜溶液清洗**。
每天2~3次。**内腐烂面涂碘甘油(碘酒、甘油各一半),或者撒上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8克,混合研末)。
(3)对于蹄部的病变,可用3%来苏儿水洗净,擦干后涂紫药水或松馏油、鱼石脂软膏、青霉素软膏,再用绷带包扎好。也可用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糜烂部分,然后涂以碘甘油或者抗生素软膏。
**上病灶涂紫药水或消炎软膏。。
(4)黄柏6克,防风6克,黄连6克,花椒3克,白矾10克,硼砂3克,冰片6克,青黛6克,甘草6克,共研为粗末,煎沸待温后用蜂蜜调成糊状,缝入有系绳的布袋内,把药袋噙在病牛口中。
每天更换2次,痊愈为止。。
(5)冰片15克,硼砂15克,芒硝18克,研末,撒于创面。
(6)青黛3克,雄黄6克,冰片、白矾各9克,硼砂15克,共研末,吹入口中。每天吹2次。
(7)贯众15克,木通、桔梗、荆芥、连翘、大黄各12克,赤芍、天花粉、丹皮、甘草各9克,生地6克,共研成细末,加蜂蜜250克,水煎服。
得了口蹄疫要尽早治疗,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传染到其他的牛。
如果小牛得了口蹄疫,可能会激发感染其他**,从而突然死亡,所以要赶紧治疗。
1、牛口蹄疫是一种在猪牛羊之间传染的病毒**,发现有患病的牛要赶紧隔离,然后对还没有得病的牛注射疫苗预防,处于潜在感染的牛群使用天健牛康肽做紧急预防。
2、要对牛场用生石灰消毒,牛场工具用消毒液消毒。
3、注意心脏活动技能,适时应用强心剂,同时注射口蹄疫高免血清天健牛毒清,以解热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
4、使用血清天健牛毒清在配合绿健先锋连续用上两天,一天注射一次,就可以见到疗效。
严重的要用三天,同时给牛消炎,可以用01%高锰酸钾冲洗水泡或溃烂部后,再涂50%碘甘油,以防继发感染。也可用成品(冰硼散)吹入牛口内,每天3次,来给牛消炎。
最后希望:发现得了口蹄疫不要想着它可以自愈,病情越拖越严重,它是一种传染病,应赶紧治疗才能降低损失。
天健牛毒清--(牛口蹄疫特效药)肌肉注射。
每1000kg注射本品100ml,预防减半。
根据病情可连续使用1-2次。免疫保护期14日治疗方案。
1:消毒消炎,01%高锰酸钾冲洗水泡或溃烂部后,再涂50%碘甘油,以防继发感染。
也可用成品(冰硼散)吹入牛口内,每天3次。
2:注意心脏活动技能,适时应用强心剂,同时注射口蹄疫高免血清。
3:辅助治疗,黄芪多糖注射液能提高动物体内抗体。
4:退热,体温升高的动物可适时使用中药清瘟解毒散,或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以解热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
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清洁吃易消化食物,可以迅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磷酸钠30毫克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即可。
1、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可达7天左右,病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大至核桃大的水疱。
此时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完全停止。
2、在**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然后逐渐愈合。
若病牛衰弱管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糜烂部可能继发感染化脓、坏死、甚至蹄匣脱落,**皮肤有时也可能出现水疱,而且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3、有时当水疱病变逐渐愈合,病牛趋向恢复健康时,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虚弱、肌肉震颤、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称为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4、犊牛患病时特征性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牛口蹄疫疫苗应进行肌肉注射,并且需要刺入一定的深度,皮下注射或脂肪层注射均会影响免疫效果。
常见的牛口蹄疫疫苗用量一般为大牛2毫升,小牛1~2毫升,但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口蹄疫疫苗在用量上可能有所差异,这一点大家严格按照说明用量就可以了。
疫苗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充分摇匀,以免疫苗有效成分沉淀造成免疫效果不一,疫苗开封后应在12小时内使用完。
首次使用牛口蹄疫疫苗时,应先小群注射观察1~2天,无严重不良反应时再大群注射。
牛口蹄疫疫苗只适用于健康牛,患牛、瘦弱牛、初生犊牛及临产母牛应谨慎注射,不然则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发病等。
患牛应等其病症好转后再予以补注,瘦弱牛则需要进行调理增膘才可以注射,初生牛犊需要达到4月龄以上再注射口蹄疫疫苗。
疫区或受口蹄疫威胁的牛犊可提前至2月龄,怀孕母牛可注射口蹄疫疫苗但保定和注射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影响胎儿,防止因粗暴操作造成母牛**,临产母牛则最好不要注射口蹄疫疫苗,以免使其出现**及影响犊牛健康。
另外新引进牛在不确定是否患有口蹄疫(潜伏期)的情况下,特别是从疫区引进的牛,应等7~10天牛没有问题再予以注射口蹄疫疫苗,或者先注射口蹄疫血清进行紧急预防等牛稳定后再注射口蹄疫疫苗,如果牛处于口蹄疫潜伏期贸然注射疫苗会加快发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