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荸荠的种植技术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27 次
荸荠的种植技术

荸荠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荸荠的种植技术对于荸荠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荸荠的种植技术。

土壤选择

荸荠生长需要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荸荠不喜欢酸性土壤,所以宜选择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荸荠生长需要水分,但是不喜欢过湿的环境,所以土壤的排水性也非常重要。

肥料施用

荸荠生长期间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在种植荸荠的过程中,需要适当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保证荸荠生长所需的养分。但是要注意,肥料的施用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荸荠生长不良。

种植方式

荸荠的种植方式有两种:插秧和直播。插秧是将荸荠幼苗插入土壤中,直播则是将荸荠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壤中。两种种植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种植方式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选择。

病虫害防治

荸荠生长期间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荸荠蚜虫、荸荠螟虫、荸荠锈病等。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在种植荸荠的过程中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荸荠的种植技术对于荸荠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土壤、适时施肥、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以及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都是种植荸荠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关百科拓展

荸荠(bíqí)是荸荠科荸荠属的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荸荠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蛋白质、钙、铁等,具有清热解毒、利**通便等功效。荸荠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药材。

氮、磷、钾(nìtǎng、lín、jiǎ)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分别对应着植物生长的三个阶段。氮元素主要促进植物生长,磷元素主要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花果生长,钾元素则主要促进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荸荠蚜虫是一种危害荸荠的害虫,它会吸取荸荠的汁液,导致荸荠凋谢、枯萎。荸荠蚜虫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出现,需要注意及时防治。

相关问答拓展:

种植马蹄如何管理?

土壤:马蹄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多数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的生长。

光照:充足的阳光能使它的球茎生长得更好。

温度:它比较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在20℃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长。它比较怕冷,冬季的时候要注意防寒。

水分:潮湿的环境更适合它的生长。在种植时,可以将它种在水田或者池沼之中。

马蹄怎么种植?

选地

种植马蹄,马蹄喜欢肥沃疏松、光照充足、的水田,而且要保证水田的水源要充足,排灌方便。选好良好的水田后,施入适量的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做基肥,保持土壤肥力,再用钉耙将其和土壤混合均匀,同时也疏松土壤。

2、育苗

马蹄使用球茎进行繁殖的,繁殖前选择个头大、饱满无破损、表皮光滑、芽头粗壮的球茎作育苗种。种植前可用消毒灭菌药剂浸种10-24小时,捞出晾干,合理的控制株行距,将其芽头向上按入淤泥中即可。播种后覆盖稻草或凉席,保湿保肥,以利出苗,播种后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另外浇水要小心,不要将球茎上的土壤冲掉。出苗后要慢慢的揭开凉席和或稻草,使幼苗适应高温强光环境。

3、适时定植

一般早水马蹄在苗龄45-70天定植,而晚水的在苗龄一月左右定植,定植时要控制株行距30×60cm。主茎株丛苗和分株苗即可作为定植苗,定植深度以栽稳为宜,定植时如果幼苗过高,则要割掉一部分的梢头,只留取25-30cm即可,这时为了避免过高易折断或者受风力原因而倒伏。

4、肥水管理

马蹄的肥水管理极为重要,首先要水层的管理,早水马蹄在初期水位要控制在2-3cm,随着它逐渐生长,加深水位至7-10cm。而晚水马蹄在定植后要了解灌水到6-8cm,而到了结球期,则要降水位到3-5cm,到了冬季要保持1-2cm的浅水位越冬。到了生长期时,要多追加化肥溶氧,促进马蹄的根茎部生长,到了生长后期,则要不定期的追加有机肥,但是不宜过多,以免植株徒长。

马蹄怎么种?

  马蹄适宜无霜期生长,全生长期刊10~240天。马蹄的栽植时期较机动,在长江流域自4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以播种育苗,但以早栽为宜,使植株能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期间发生分蘖和分株,入秋以后结荠。一般小满至芒种栽植的称“早水马蹄”,立冬前后采收;小暑到大暑栽植的称“伏水马蹄”,冬至前后采收;立秋前后栽植的称“晚水马蹄”,采收期可延至翌年清明。华南地区无霜期长,可以适当迟栽,但最迟应在处暑栽植。  马蹄不宜连作,连作则球茎不易膨大,病害较多,产量低。一般需实行2~3年的轮作。

马蹄留多长苗种植最好?

? 马蹄密度高的育苗一般在栽种前20~25天开展,苗龄数最多不超过30天,实际育苗时间根据前作获得早晚而定。前作是早稻的,一般分配在“小暑”前后左右育苗,前作是席草田或红花草子留种地的可提前育苗。

在马蹄育苗前,需先选定、整一下苗床。马蹄苗床应挑选水资源充裕、提灌便捷的树荫下面或瓜棚下,便于遮光防晒隔离,屋边的室外场所也能作苗床,但务必用草苫或树枝搭棚遮光,用篱笆墙围牢,避免 鸡、鸭、鹅和别的禽畜、牲畜糟踏。苗床要整平,底土不漏水,床宽100~130公分,长短可因地貌和用种量而定,苗床四周筑一条10~15厘米高的小堤,床内不需要土壤。在整一下苗床后便可排种,应留意采用种形完满,单独很大且匀称一致,无害虫伤害,没有人为机械设备外伤的健硕马蹄排种。选定的马蹄种可立即排于苗床,还可以先催牙后排座种。

马蹄催芽的具体做法是:将马蹄种放置冷水中浸泡2~3夜,再装进竹筐,每日洒水3~5次,维持湿冷,待种芽萌发泛白时排种。1亩街边用种量为65~70KG,单独球茎大的需种量大,相反需种量少。排种从苗床一端逐渐,一个紧靠一个,但种球不相互之间重叠,种芽朝上,放置稳就可以。排净种球后,盖紧一层细黄土层或筛粉的富饶菜园子土,薄厚以吞没荠顶就可以,如能盖一层拌了人粪**的火土灰,更有益于培养旺苗。马蹄排种后苗床应常常注水,维持其潮湿,避免停水旱灾。注水要当心,不必将种球上的细土冲走,在马蹄小苗栽种前5~7天,慢慢解开荫棚炼苗,使其融入高温强光照自然环境,这类育苗法因苗龄较短,小苗靠消化吸收种球内的营养物质得到生长发育,不需使用化肥。但全部育苗环节要留意避免 耗子和麻雀鸟伤害。